• 追忆康有为/追忆与铭记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贾鸿昇编 新华正版
  • 追忆康有为/追忆与铭记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贾鸿昇编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追忆康有为/追忆与铭记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贾鸿昇编 新华正版

19.9 3.5折 56.8 全新

库存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贾鸿昇编

出版社泰山出版社

ISBN9787551906708

出版时间2022-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99页

定价56.8元

货号411_9787551906708

上书时间2024-06-19

凡凡图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南海康先生传 梁启超 

章  时势与人物

第二章  家世及幼年时代

第三章  修养时代及讲学时代

第四章  委身国事时代

第五章  教育家之康南海

第六章  家之康南海

第七章  康南海之哲学

第八章  康南海之中国政策

第九章  人物及其价值

南海先生七十寿言 梁启超 

公祭康南海先生文 梁启超 

记南海先生出险事 梁启超 

康有为向用始末(节选)  梁启超 

南海康先生传 张伯桢 

附:读《南海康先生传》  徐一士 

追忆康有为

戊戌前后之万木草堂(节选)  张伯桢 

南海先生四上书杂记 徐 勤 

康有为构乱始末 胡思敬 

柏岩感旧诗话(节选)  赵炳麟 

南海康君墓表 王树枏 

凌霄一士随笔(节选)  徐凌霄 

蜷庐随笔·康有为 王伯恭 

《康南海先生事略》序  金天羽 

兴中会史要(节选)  陈少白 

三、在本之活动 

五、保皇党之占领横滨学校 

八、党与保皇党交涉之经过 

十、再与康梁等之交涉 

逸史(节选)  冯自由 

戊戌前孙康二派之关系 

戊戌后孙康二派之关系 

关于戊戌之新史料 王 照 

康有为传 夏敬观 

康有为次来桂讲学概况(节选)  廖中翼 

三、来桂讲学之原因 

四、康有为到桂初况 

五、讲学之纲目与及门之姓氏 

目 录

六、康有为之学说一 

七、康有为之学说二 

八、桂山讲学的实录 

九、龙应中回忆讲学之函述 

十、康氏游桂之遗痕 

十一、康有为游桂之题咏 

十二、次来桂程途与回粤时间 

康有为第二次来桂讲学概况(节选)  廖中翼 

四、康有为第二次来桂旅况 

五、重游桂林之今昔 

六、桂省圣学会之发起及筹备 

九、圣学会成立盛况及会员名录 

十、《广仁报》之创刊 

十一、广仁学堂之设立 

十二、康氏第二次讲学纪概 

十三、康有为在桂之游兴 

十四、康有为在桂之交游一 

十五、康有为在桂之交游二 

十六、康氏来桂讲学之目的与结束 

十七、各方对康氏来桂讲学之所见 

十八、康氏游桂之琐谈一 

十九、康氏游桂之琐谈二 追忆康有为

二十、康有为二次来桂讲学之影响一 

廿一、康有为二次来桂讲学之影响二 

回忆康南海史实 康同璧 

万木草堂忆旧(节选)  卢湘父 

康简知名 

初游康门 

草堂徒侣 

草堂学风 

轮值书藏 

公祭陈曹 

辅仁精庐 

庆吊定例 

讨张弘范 

著书被议 

妇孺韵语 

满城风雨 

南海先生传(上编) 陆乃翔 陆敦骙 等 

章  绪言

第二章  家世及幼学时代

第三章  修学时代

第四章  居游著述时代

第五章  上书讲学时代

第六章  维新变法时代

第七章  蒙难时代

第八章  遍游各国立党开会时代

第九章  康南海为政治家

第十章  康南海为教育家

第十一章  康南海为家

第十二章  康南海为哲学家

第十三章  结论

跋 

内容简介:

康有为的一生充满传奇彩,也充斥盾之处本书分为五个部分:部分由康有为诸弟子撰写,第二部分以传记、墓碑文、祭文、为主;第三部分记述康有为早年讲学活动;第四部分以戊戌变法为主体;第五部分乃是对康有为晚年讲学、出游与常生活的追忆。

精彩内容:

    先生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乃归讲学于粤城。岁辛卯,于长兴里设黉舍焉。余与先生之关系,实始于此。其时张之洞实督两粤,先生劝以开局译本书,辑万国文献通,张氏不能用也。乃尽出其所学,教授弟子。以孔学、佛学、宋明学为体,以史学、西学为用。其教旨专在激厉气节,发扬精神,广求智慧。中国数千年无学校,至长兴学舍,虽其组织之完备,万不逮泰西之一,而其精神,则未多让之。其见于形式上者,如音乐至兵式体诸科,亦皆属创举。先生讲学于粤凡四年,每在讲堂者四五点钟。每论一学,论一事,必上下古今,以究其沿革得失,又引欧美以比较证明之;又出其理想之所穷及,悬一至善之格,以进退古今中外。盖使学者理想之自由,以发达;而别择之智识,亦从生焉。余生于学界稍有所知,皆先生之赐也。
    后又讲学于桂林,其宗旨方法,一如长兴。先生又以为凡讲学莫要于合群,盖以得智识交换之功,而养团体亲爱之。自近世严禁结社,而士气大衰,国之孱,病源在此。故务欲破此锢,所至提倡学会,虽屡遇反对,而务必达其目的然后已。其见忌嫉于当世,此亦一原因也。甲午败后,遂开强学会于京师,一时张之洞、袁世凯之流,皆赞成焉。不数月,为所禁。然自是学会之风遍天下,一年之间,设会百数,学者不复以此为大戒矣。强学会之开也,余与其役。当时创议之人,皆赞此举,而惮会之名号,咸欲避之,而代以他字,谓有其实不必惟其名也。而先生断断持之,不肯迁。余颇怪焉。先生:“吾所以办此会者,非谓其必能成而有大补于今时也,将以破数百年之网罗,而开后此之涂径也。”后卒如其言。先生之远识大胆毅力,大率类是。乙未、丙申以后,先生所欲开之学风,渐萌芽浸润于矣。
    第四章委身国事时代
    先生经世之怀抱在大同,而其观现在以审次第,则起点于爱国;先生论政之目的在民权,而其揆时势以谋进步,则注意于格君。自光绪十五年,即以一诸生伏阙上书,极陈时局,请及时变法以图自强,书格不达。甲午败后,又联合公车千余人,上书申前议,亦不达。世所传公车上书记是也。自此以后,四年之间,凡七上书,其不达也如故,其频上也如故。举国俗流非笑之唾骂之,或谓为热中,或斥为病狂。先生若为不闻也者,无所于挠,锲而不舍。其结果也,为今上皇帝所知,召对特拔,遂有戊戌维新之事。
    戊戌维新,虽时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新中国史开宗明义章也。凡物必有原动力以起其端,由原动力生力,由力复生其力,反反相衔,动动不已,而新世界成焉。惟戊戌之原动力,其气魄雄厚,其潮势壮阔,故生力速而剧,仅百间,挫跌一无所存。而力之雄厚壮阔,亦与之相应,其之点,极于团匪之祸,神京蹂躏,朝列为空。今者力之力又起矣。自今以往,中国革新之机,如转巨石于危崖,遏之不可遏,必达其目的地而后已。此事理所必至也。然则戊戌之役,为败乎?为成乎?君子成也。
    p6-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