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宗棠 全新修订珍藏版(1-2)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张鸿福 新华正版
  • 左宗棠 全新修订珍藏版(1-2)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张鸿福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左宗棠 全新修订珍藏版(1-2)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张鸿福 新华正版

43.5 4.8折 90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鸿福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5486905

出版时间2016-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772页

字数641千字

定价90元

货号704_9787535486905

上书时间2024-06-19

凡凡图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1.收复了国陆地面积1/6多的新疆(对待分裂,坚决打击)2.对外坚决抵抗(抗俄击法,从不妥协)3.在当今十面埋伏的国际形势下,我们需要左宗棠这种为了民族和主权的大无畏精神(改革自强,敢打必胜)

目录:

《左宗棠 1 步封疆》

章 陶澍激赏左季高 柳庄施粥顾灾民001

第二章 遇伯乐湘江夜谈 惊天变林公荐才017

第三章 张亮基求贤若渴 左宗棠临危入幕030

第四章 守长沙宗棠献策 贪军功向荣失机044

第五章 军机处议办团练 曾侍郎受命练军060

第六章 辞亮基意回柳庄 佐秉章再入湘幕077

第七章 涤生大意失靖港 湘军初战取湘潭093

第八章 季高微服访湘潭 剔减漕弊用良策106

第九章 润之贺喜促和睦 官文巡湘驳小人122

第十章 左师爷永州查案 樊兵武昌告状139

第十一章 官制台恶状构陷 骆巡抚苦心营救155

第十二章 左季高因祸得福 樊军门辞官明志169

第十三章 楚军首战获三捷 咸丰托孤安后事182

第十四章 慈禧弄权获垂帘 宗棠义援得皇恩197

第十五章 动军法震慑洋人 识诈降收复杭州208

第十六章 困粮饷财神献计 系民政戴福划策221

第十七章 巧交道台好借力 义释恶痞种善因233

第十八章 曾左结怨不为私 雪莲丧命报大恩248

第十九章 福州观舰意振兴 京师请训为船政262

第二十章 舌战群儒终枉然 倔强请命事竟成274

第二十一章 三顾频繁计船政 义释刺客成良缘291

第二十二章 赖长献策定军纪 宗棠巧戏辨英雄308

第二十三章 穆将军自讨没趣 戴知县筹兴水利320

第二十四章 戴福蒙冤归黄泉 季高设计讨公道331

第二十五章 弃前嫌致哀曾相 愤西事谋复新疆347

第二十六章 海塞起争执 倭仁宗棠主西征362

第二十七章 困粮饷西征无着 借洋债大军出关377

《左宗棠 2 帝国砥柱》

章 叛锦棠统军 复新疆两宫行赏001

第二章 懦崇厚辱命误国 弱朝廷亡羊补牢016

第三章 左宗棠抬棺出征 曾纪泽索还伊犁028

第四章 倭相府宗棠致哀 养心殿两宫恩赏042

第五章 宗棠直言兴整顿 太监传旨讨赏钱057

第六章章怡委婉道曲直 左相智斗威妥玛070

第七章 东太后离奇暴崩 胡财神钱通鬼神087

第八章 派德榜治理河工 帮少荃奏办电报102

第九章 鸿章偷鸡反蚀米 宗棠外放倒成真116

第十章 慈禧御批警少荃 升善妙拟治淮案133

第十一章 宗棠乐助曾后人 走马观花巡上海147

第十二章 斗洋人护卫出手 计务处心积虑162

第十三章 左制台忧心屏藩 袁世凯智朝乱178

第十四章 定军心景嵩访越 斩法酋永福划策196

第十五章 电报兴倾囊相助 越事起和战两难211

第十六章 黑旗力战拒法酋 慈禧贪权易中枢229

第十七章 少荃存私挤季高 左相为国入军机244

第十八章 议和事又生波澜 备战事上下生隙261

第十九章 船政遭毁巾帼泪 马江惨败臣子恨276

第二十章 布方略督师福建 选良将急援台湾290

第二十一章 守国门德榜驻军 谋歼敌子材用计303

第二十二章 冯军门巧计诱敌 镇南关大败法军318

第二十三章 李鸿章借刀杀人 胡雪岩屋漏逢雨330

第二十四章 钱庄起风遭暗算 财神归天猕猴散345

第二十五章 勇将自刎慰忠烈 贤相寿终归福州359

内容简介:

左宗棠是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有名的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他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成为清朝有名大臣。一生经历了定太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定陕甘之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目前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简介:

张鸿福,山东省作协会员,济南市作协。著有小说李鸿章(全三册)袁世凯(全三册)林则徐(全两册)。曾在山东文学时代文学青年文学广西文学文学世界中国西部文学等发表中短篇小说五十多万字,部分作品被小说月报选载。

精彩内容:

    章  陶澍激赏左季高  柳庄施粥顾灾民
    清道光二十四年,也是1844年的夏天,湖南醴陵县城,两位衙役沿着热闹的街道走来,一一叮嘱各商铺店主——两江督陶大人要到醴陵来,县令刘大人吩咐,各店务必仔细洒扫,保持内外清洁雅观。若有违令,关铺封店,决不宽容。这一命令顿时给喧嚣的街头增添了些许紧张的气氛,几家商铺已忙碌起来,打扫门头,擦拭门窗。
    县衙内也是一片忙碌,衙役仆从们或洒扫庭院,或整理桌案,或修剪花木。知县从早晨忙到现在,连擦把汗的工夫也没有。他一边走出签押房,一边吩咐他的长随道:“走,跟我到驿馆去看看。”
    按说两江督管不着他这湖南的官,他又何至于如此看重呢?原来,这个两江督陶澍在当朝是个的人物,他是嘉庆、道光两朝的名臣,在任上盐务、漕运、水利,样样都办得漂亮,官声极好。特别是他手下出了不少有才能的官,比如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在他手下干过江苏布政使,亏他极力才一路升上去的。
    陶澍是湖南安化人,前些子因到江西阅兵,特请旨回家看看。从江西过来,当然要走醴陵,醴陵这位刘知县并不是擅长钻营之人,相反倒有几分书生气,因为他敬仰陶澍,如此忙得天昏地暗,也实属心甘情愿。
    驿馆在城东门内,大凡过境多在此食宿。驿馆因为经常接待往来,收拾得十分干净,刘知县大可放心。他特意请人写了几副对联,向陶督表示敬意。只不过等他看过这些对联后却大失所望,摇着头道:“门上的勉强一些也罢了,这正堂上的对联无论如何也要精致些才是。”
    他在屋里踱来踱去,转了好几圈,后才下决心道:“走,跟我到书院去见左山长。”
    醴陵城北靖兴山腰建有渌江书院,山长是湘阴人,姓左名宗棠,字季高,为人高傲,但是很有才气。刘知县开始很不喜欢这个人,但交往几次后觉得此人天文地理都懂,并非一般腐儒可比。
    渌江书院很穷,薪酬微薄,时常找不到合适的先生。前任抚台左宗棠来当山长,虽说离家几百里,只挣几十两银子,但他似乎并不太在意,教得非常认真。每天落时他将大门下锁,检查功课,每月初一、十五都要进行小,差的本月膏火银被扣去,奖给好。教了不到一年,学子们大有长进。刘知县起初只是佩服他的才学,现在更佩服他的人品了。
    长随紧跟在刘知县屁股后面道:“一个穷山长,何劳大人亲自前去,小人去传一声是。”
    刘知县笑而问道:“你请得动他?”
    长随无言以对,他当然请不动。
    刘知县来到书院,左宗棠正在讲书,显然他已看到了知县大人,但是依然旁若无人,继续讲书。长随看不下去了,要去招呼一声,刘知县却阻止道:“不必了,我们先看看这院子里的竹子岂不是很好?”
    足足看了一刻钟,左宗棠好像才看到他们似的道:“哎呀!知县大人到了!失敬!失敬!”他嘴里说着失敬,眼皮子却耷拉着,并无多少敬意。
    “季高老弟,帮帮忙吧?”刘知县对此不以为意,忙说明来意。
    左宗棠一摊双手道:“在下一个穷山长,哪能帮上知县大人的忙?”
    刘知县说明来意,左宗棠想了一会儿才应道:“噢,这是要拍督大人的马屁啊?这种事情在下本是极不愿做的,不过这位陶督官声还可以,而且学问也很好。在下这有一套皇朝经世文编,是他编撰的,读之受益匪浅呢!这马屁值得一拍,在下帮你一把吧!笔墨侍候!”
    屋里只有三人,笔墨侍候当然是吆喝知县和他的长随。知县哪有为一个山长侍候笔墨的道理,即便是知县的长随也一百个不情愿。为此,刘知县不得不又说了一遍:“给左山长侍候笔墨。”长随没办法,只好去磨墨铺纸。
    “这拍马屁的文章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你要一下拍到他的心上,拍到他的得意处。否则,只堆砌谀辞那俗不可耐了。”左宗棠一边说着,一边运笔开始写起来。只见笔端龙飞凤舞,一副对联跃然纸上——
    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室在
    大江流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刘知县一看,连连叫好!
    这对联的确不错,正如左宗棠所说,把陶督得意的事情都嵌进联中了。陶督当年随父在家乡石门潭边读书,潭中有一块石头,矗立巨流中,形似一枚,陶家书房取名石屋。陶澍入朝为官后,先后被道光皇帝召见了十几次,有一次说起幼年读书的石屋,皇帝兴之所至,便题写了“石屋”四个字赐给他。这荣耀很快传遍了两江和湖南官场,这下被左宗棠顺手嵌入联中,自然是增不少。
    刘知县不待墨干,取了对联走。左宗棠只说了一句恕不远送,一屁股坐下批起的文章来。长随为此很不满,对刘知县道:“不是一穷教书匠嘛,有什么了不起的?天底下怕是再也找不出敢对老爷这么无礼的山长。”
    刘知县并不在意:“他的才气的确无人可比。”
    “要是真有才气,他去个状元让大家瞧瞧!了三五次连个同进士出身也弄不上,还猪鼻里插葱——装象!”长随并不服气。
    “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