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偶然到必然:华为研发投资与管理实践 管理理论 夏忠毅 新华正版
  • 从偶然到必然:华为研发投资与管理实践 管理理论 夏忠毅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从偶然到必然:华为研发投资与管理实践 管理理论 夏忠毅 新华正版

30.2 4.4折 69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夏忠毅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534433

出版时间2019-08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16

页数287页

定价69元

货号735_9787302534433

上书时间2024-06-18

凡凡图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从偶然到必然”这六个字是对华为研发变革成果的结。揭示华为由走向很好的逻辑,证明华为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华为历经二十多年,从产生变革想法、到变革、到执行和优化,围绕研发投资与研发管理一直在探索、实践、归纳、结,与时俱进,支撑了华为成为全球领先的公司。

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审改并作序!
华为研发人员培训教材,华为要求全体员工阅读的书!
华为研发投资管理体系与实践案例公开,带你了解真实的华为!
"

目录:

章  ipd的价值 
1.1  引入ipd的背景  /  003
1.1.1  华为的追求是成为重量领先企业  /  003
1.1.2  主观、客观上都逼着华为必须努力改进管理  /  004
1.1.3  全力以赴学ibm,保证研发变革的成功  /  005
1.1.4  ipd是业界很好产品开发管理方法  /  006
1.2  ipd变革给华为带来的价值  /  007
1.2.1  从偶然成功转变为构建可复制、持续稳定高质量的管理体系  /  008
1.2.2  技术导向转变为客户需求导向的投资行为  /  011
1.2.3  从纯研发转变为跨部门团队协同开发、共同负责  /  014
第2章  投资组合管理 
2.1  产品投资组合管理的目标是商业成功  /  019
2.1.1  产品投资组合管理追求价值优选化  /  019
2.1.2  战略聚焦,有所为有所不为  /  020
2.1.3  加强市场管理,做好产品投资组合管理  /  023
2.2  产品发展的路标是客户需求导向  /  028
2.2.1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  028
2.2.2  产品竞争力是商业竞争力而不仅仅是技术  /  030
2.2.3  深刻理解客户需求  /  031
2.2.4  做好需求管理  /  034
2.3  像开发产品一样开发高质量的charter  /  039
2.3.1  charter是说明机会、投资收益的商业计划  /  039
2.3.2  charter质量是整个产品质量的基础  /  040
2.3.3  cdp为开发高质量charter提供流程保障  /  041
2.3.4  charter开发是螺旋式上升过程  /  048
2.3.5  产品包需求  /  049
2.3.6  敏捷持续规划  /  051
2.4  商业设计是商业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  053
2.4.1  商业模式的创新与产品创新一样重要  /  053
2.4.2  商业设计回答“什么?怎么?怎么定价?”  /  054
2.4.3  商业设计以商业成功来检验  /  055
2.5  生命周期管理  /  056
2.5.1  什么是产品生命周期  /  056
2.5.2  生命周期管理的价值  /  057
2.5.3  管理生命周期的本质是做好持续经营  /  059
2.6  重量级团队  /  061
2.6.1  开发模式的变革  /  061
2.6.2  责权利对等的重量级团队  /  063
2.6.3  pdt是跨功能部门的产品开发重量级团队  /  066
第3章  结构化流程与项目管理 
3.1  结构化流程及其框架  /  071
3.1.1  什么是结构化流程  /  071
3.1.2  结构化流程框架  /  072
3.1.3  ipd流程  /  073
3.2  结构化流程的作用  /  078
3.2.1  ipd结构化流程是产品开发实现市场导向的基础  /  078
3.2.2  ipd结构化流程是产品开发按投资管理的基础  /  079
3.2.3  ipd流程是产品开发顺利进行的保证  /  080
3.2.4  ipd结构化流程是构建制度化、持续地推出高质量产品管理体系的基础  /  080
3.3  ipd流程的灵活与敏捷开发  /  081
3.3.1  ipd流程的灵活  /  081
3.3.2  基于业务分层与业务分类的ipd流程场景化  /  083
3.3.3  将敏捷的dna植入ipd  /  085
3.4  基于结构化流程的产品开发项目管理  /  089
3.4.1  什么是项目和项目管理  /  089
3.4.2  结构化流程是台,项目管理是活的管理  /  091
3.4.3  华为开发项目管理实践  /  093
第4章  研发能力及其管理 
4.1  业务分层与异步开发  /  109
4.1.1  业务分层是管理业务及结构化流程的基础  /  109
4.1.2  异步开发是提升研发效率的关键   /  111
4.1.3  云化和云服务化是业务分层与异步开发的发展   /  114
4.2  架构与设计  /  116
4.2.1  架构与设计是构建产品竞争力的源头  /  117
4.2.2  架构与设计是提升研发效率的关键  /  119
4.2.3  架构与设计是台战略的基础  /  120
4.2.4  架构与设计必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创新  /  121
4.2.5  架构与设计中构筑dfx竞争力  /  122
4.2.6  架构和设计要引入“蓝军”机制  /  124
4.2.7  架构与设计,打造一支强大的队伍  /  125
4.2.8  架构与设计的终衡量标准是商业成功  /  126
4.3  台  /  127
4.3.1  从长远来看,产品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在于基础台的竞争  /  127
4.3.2  台是成本、效率、质量以及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基础  /  128
4.3.3  坚持台战略,有前瞻和持久地大规模投入  /  128
4.3.4  构建有竞争力的台需要开放合作,全球布局,占制高点  /  129
4.3.5  台的成功,核心也是架构  /  130
4.3.6  台需要标准化、通用化、简单化  /  131
4.3.7  台建设要耐得住寂寞,板凳要坐十年冷  /  132
4.3.8  台要从封闭走向开放,通过开源释放生产力和创造力  /  133
4.3.9  台要进一步向生态开放,关键连接是开放的api  /  134
4.4  cbb与优选器件库  /  135
4.4.1  开发和重用基础模块,简化产品设计复杂度,保证质量   /  135
4.4.2  构筑优选器件库,降低风险,降低成本,保证质量  /  136
4.5  软件工程,从cmm到敏捷  /  138
4.5.1  软件工程是实现大规模软件开发的基础能力  /  138
4.5.2  cmm的核心是用过程的规范保障软件开发的质量  /  141
4.5.3  构建敏捷工程能力,实现价值快速闭环  /  143
4.6  开源  /  146
4.6.1  开源是打造产业生态、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  147
4.6.2  开源的发展规律及企业参与策略  /  148
4.6.3  开源带来研发效率和产品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  148
4.6.4  开源的使用需加强质量管理  /  149
4.6.5  开源要与标准联动  /  150
4.6.6  开源要和商业利益相结合  /  151
4.7  研发能力管理体系  /  151
第5章  创新与技术开发 
5.1  创新与不确定管理  /  157
5.1.1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  157
5.1.2  华为创新管理理念  /  158
5.1.3  不确定管理  /  163
5.2  技术开发与研究  /  164
5.2.1  技术开发的特征  /  164
5.2.2  技术开发流程  /  165
5.2.3  研究的特点  /  167
5.2.4  技术规划流程  /  168
5.2.5  技术charter开发流程  /  169
5.2.6  研究、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的关系  /  169
5.3  技术管理体系  /  170
5.3.1  决策和支撑团队  /  171
5.3.2  技术开发团队  /  171
5.3.3  实体组织  /  172
5.4  知识产权管理  /  173
5.4.1  只有拥有和保护知识产权,才能进入世界竞争  /  173
5.4.2  通过标准专利构筑华为核心竞争力  /  174
5.4.3  信息安全与共享  /  176
第6章  产品数据及其管理 
6.1  数据  /  183
6.2  产品数据  /  184
6.2.1  产品数据是公司业务运营的基础  /  185
6.2.2  产品数据是质量管理的基础  /  185
6.2.3  产品数据是网络安全与合规运营的基础  /  186
6.2.4  产品数据是成本管理的基础  /  187
6.2.5  产品数据发展历程及管理范围  /  187
6.3  产品基本信息管理  /  188
6.4  part/bom管理  /  190
6.5  软件配置管理  /  195
6.6  产品配置与配置器  /  198
6.6.1  产品配置和配置器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  199
6.6.2  spart设计是商业模式的载体和全流程信息打通的关键  /  199
6.6.3  销售目录是实现产品销售管控的基础  /  200
6.6.4  配置器是衔接ipd与ltc的桥梁  /  200
6.7  产品数字化与运营  /  201
6.7.1  产品数字化  /  201
6.7.2  产品数据治理  /  204
6.7.3  数字化运营  /  206
第7章  质量管理 
7.1  质量是满足客户要求  /  211
7.2  华为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  /  213
7.2.1  让huawei成为ict行业高质量的代名词  /  213
7.2.2  质量优先,以质取胜  /  214
7.2.3  建设在“一次把事情做对”基础上“持续改进”的质量  /  220
7.2.4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高效组织,业务一把手是质量的责任人  /  221
7.3  把质量工作融入ipd和项目管理中  /  223
7.3.1  基于ipd主业务流的质量管理体系  /  223
7.3.2  实现客户满意是ipd质量管理的目标  /  227
7.3.3  通过决策点和技术评审点在ipd流程中构建质量  /  229
7.3.4  融入ipd的产品质量管理  /  230
7.4  软件质量管理的发展  /  235
7.5  质量与成本的统一  /  236
第8章  成本管理 
8.1  成本是客户的核心需求  /  241
8.2  成本是核心竞争力  /  242
8.3  如何构筑成本竞争力  /  243
8.3.1  落实管理者职责和成本改进要求  /  243
8.3.2  提高投资决策质量是优选的降成本  /  244
8.3.3  在架构和设计中构筑全流程、全生命周期、e2e成本竞争力  /  244
8.3.4  通过归一化、标准化构筑规模优势,提升成本竞争力  /  250
8.3.5  应用价值工程方法,用精益、创新的思维,从前端构筑成本竞争力  /  253
8.4  成本与质量的关系  /  254
8.5  成本管理组织  /  256
第9章  变革管理和持续改进 
9.1  ipd管理变革突破  /  260
9.1.1  高层的大力支持是业务变革成功的首要因素  /  260
9.1.2  沉下心来,穿一双“美国鞋”  /  261
9.1.3  培训培训再培训,松土松土再松土  /  262
9.1.4  流程的设计与试点pdt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  264
9.2  ipd全面推行  /  265
9.2.1  引导者有效的工作对确保ipd流程的成功推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265
9.2.2  管理体系的建立确保了ipd推行的成功  /  266
9.3  ipd面向未来发展  /  267
9.3.1  服务产业  /  268
9.3.2  消费者业务  /  269
9.3.3  企业业务  /  272
9.3.4  云服务业务  /  275
9.4  tpm与持续改进  /  277
9.4.1  实现ipd变革成功,改进tpm至关重要  /  277
9.4.2  持续改进使ipd变成有生命的管理体系  /  278
缩略语表  /  280
后记  /  287

内容简介:

从偶然到必然是一本讲述华为研发投资与管理理念、流程、方法与实践的书,华为能发展和逐步领优选入世界100强,得力于华为长期遵从并不断完善这套研发投资管理体系。正是有了这套体系,使得华为能持续制度化地提供质量好、成本低、满足客户需求且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华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作者简介:

"      夏忠毅,于清华大学,硕士,pmp。1998年加入华为,先后从事研发、多领域变革、企业架构等工作,多个ipd项目获团队。华为ipd核心组核心成员,首批6级流程专家、企业架构专家,研发领域蓝血十杰,华为大学讲师,以客户为中心的主要编委和责任编辑。
"

精彩内容:

华为1987年创立,刚开始代理销售用户交换机(pbx),然后开始研发模拟到数字程控交换机。1995年,华为自主研发成功万门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商用后,营收及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这一年销售额为14亿元,到1998年,年销售额达到89亿元,较1995年增长了6倍多。1995年,公司员工为1200人,1998年公司员工大约为9000人。    公司快速的发展,使华为裁任正非早在1994年喊出了大家不相信的预言:“十年以后,世界通信行业将三分天下,华为占一分。”    1996年年初,任正非将华为组织建设、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建设提上了议事程。他在市场部整训工作会议上提出起草华为公司基本法,通过两年多的讨论和制订过程,八易其稿,华为公司基本法于1998年3月23获得通过。    华为公司基本法阐明了华为公司的追求和愿景:“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重量领先企业。”早成为重量领先企业,成为华为“第二次创业”的内在动力。    1.1.2  主观、客观上都逼着华为必须努力改进管理    从万门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规模商用后,华为业务也不断向相关领域扩展:1998年,华为在中国传统交换机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22%,接入网市场份额超过50%,智能网、接入服务器等产品市场份额超过30%,光网络产品市场份额为10%。业务开始向移动通信领域扩展。    但是,管理上存在的短板益制约华为业务发展: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毛利率却在逐年下降;客户需求与华为解决方案的差距在扩大,且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一变再变;产品开发周期是业界很好的两倍以上;有相当一部分研发资金所支撑的产品在上市之前被取消;新产品收入占销售收入的比率也一直徘徊不前,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尽管华为当时已经成为电信设备制造商的“领头羊”,但把华为放在世界的天上,与国外巨型跨国公司相比,华为与重量企业之间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华为的当务之急是需要一场变革,改进华为的开发模式和开发方法。通信领域产品,是运营商长线投资运营的复杂产品,需要很多人同时作业,协同开发。华为移动产品曾经有超过3000人同时开发。所以,华为需要优选的管理方法来加强资源配置的密度,缩短开发周期,提高产品的优选水和质量水,避效率低下造成的资源浪费。当然华为也没有多少资源可以浪费和允许多次失败。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脚步的临近,wto已经为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是世界上优选的新兴市场,中国要参加wto,美国对中国什么都不要求,只要求中国开放农业和通信产品市场,这样,国外电信设备制造厂家可以更直接地进入中国市场,以更优惠的条件参与竞争。1998年,随着我国加人wto益逼近,通信、信息技术市场即将全面开放,信息技术产品零关税即将到来。市场将面临白热化的国际巨头强大竞争,这场竞争对包括华为在内的电信设备制造商无疑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激战,而华为由于当时在的地位,无疑更是这场激战的先锋。华为没有背景,也不拥有任何稀缺的资源,更没有什么可依赖的,也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还很弱小的华为能否打赢活下去?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给华为自己去摸着石头过河、试错了。华为必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理顺的管理,为即将到来的更加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做好各方面的积累。    任正非在1999年ipd动员大会上指出:“从客观和主观上,公司都需要一场变革。各级部门要紧密配合起来,努力改进我们的方法。”    “企业缩小规模,会失去竞争力;扩大规模,不能有效管理,会面临。管理是因素,是可以努力的。规模小,面对的都是外部因素,是客观规律,是难以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必然抗不住风暴。因此,我们只有加强管理与服务,在这条‘不归路’上,才有生存的基础。”任正非1998年年初在我们向美国学什么一文中强调说:“这是华为要走规模化、搞活动力机制、加强管理与服务的战略出发点。”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