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物之书 外国现当代文学 (爱尔兰)约翰·康诺利 新华正版
  • 失物之书 外国现当代文学 (爱尔兰)约翰·康诺利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失物之书 外国现当代文学 (爱尔兰)约翰·康诺利 新华正版

24.4 3.5折 69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爱尔兰)约翰·康诺利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41869

出版时间2009-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292页

字数226千字

定价69元

货号105_9787020141869

上书时间2024-06-16

凡凡图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关于所有寻得的与失落的
每个大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而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个大人在静静等候。
我们都有一本“失物之书”,那是爱与被爱的起点。
你是否也曾痛失至爱,深深被刺伤,不再信任这个世界?

入围爱尔兰年度小说大奖
荣获美国图书馆协会alex奖
荣获美国独立出版商协会选书
入选英国泰晤士报读书俱乐部选书
入选美国“每月一书”读书俱乐部选书
入选博客来网络书店年度文学小说

很久以前,一个名叫戴维的男孩失去了母亲。
事实上,这种“失去”的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
深深的恨意幻化成戴维内心狰狞的怪兽,丑恶、恐怖,无止境地膨胀壮大。
幼小的戴维如何战胜心中的恶魔?失去的能够复得吗?怎样才能找到成长的勇气和力量?

改写童话(小红帽爱上大野狼、睡美人是魔女、白雪公主是肥胖的欧巴桑、七矮人是服膺社会主义的劳工)
以南柯一梦的架构写成长故事。
探索人心自私自利的邪恶,强调勇气是破除恶梦与危机的利器。
情节流畅紧凑,幽默的剧情里不失严肃主张。

目录:

一 所有找到的和所有失去的

二 罗斯和莫伯雷医生,细节的重要

三 新房子,新生儿,新国王

四 乔纳森·塔尔维,比利·戈尔丁,以及住在铁轨边的人

五 入侵者,一些变化

六 战争,两个世界之间的路

七 守林人,斧头的作用

八 狼,以及比狼更糟的

九 路普以及它们的来历

十 骗术精灵与骗术

十一 在森林里迷路的孩子们和他们的遭遇

十二 桥与谜,以及恶搞侏儒许多不招人喜欢的特点

十三 小矮人和他们有时暴怒的天

十四 白雪公主,她真的很讨厌

十五 鹿女

十六 三个外科医生

十七 人头马,女猎手的自负

十八 罗兰

十九 罗兰的故事,狼群侦察兵

二十 村庄,以及罗兰的第二个故事

二十一 “兽”来了

二十二 扭曲人和怀疑的开始

二十三 狼群进军

二十四 荆棘堡

二十五 女巫,以及拉斐尔和罗兰的遭遇

二十六 两场杀戮,两个国王

二十七 城堡与国王的问候

二十八 《失物之书》

二十九 扭曲人的隐秘王国和他存放在那儿的宝藏

三十 扭曲人的背叛行动

三十一 大战,妄图称的命运

三十二 罗斯

三十三 所有失去的与所有找回的

另一种穿越 严锋

驱魔,或者着魔 毛尖

悲伤,但是依然有力量 寂地

内容简介:

二战时,男孩戴维的妈妈得了重病。他强迫自己执行一套规定,因为他相信妈妈的命运跟他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单数糟,双数好,所以他无论做什么都要双数尽管他小心翼翼,可妈妈还是弃他而去。丧母的悲伤和痛楚使戴维不能自已。父亲再婚所带来的惊愕和冲击,对继母及新生儿弟弟的嫉妒与憎恶深深的幽怨在戴维的身边织一个幻灵的诡境,他听见了书在说话。从小和妈妈一起阅读的童话故事,迥异于常的白雪公主、小红帽、骑士罗兰从黑夜里、从林地里召唤戴维,呼唤他进入一个充满残酷、血腥、征伐的险境。在那里,如同真实的人生道路,充满了险恶和重重难关。唯有不逃避、肯原谅,并且找到神奇国度里那本被遗忘的失物之书,戴维才能得到新生。

作者简介:

约翰•康诺利
john connolly 1968 
生于爱尔兰都柏林,曾当过记者、酒保、服务生、伦敦哈洛德百货公司的杂工、地方公务员等。读于都柏林三一学院英文系,并在都柏林市立大学主修新闻学,之后五年在爱尔兰时报任自由记者。1999年,以夺命旅人出道。这本惊悚小说令康诺利成为夏姆斯奖首位非美籍得奖者,并奠定他“爱尔兰惊悚大师”的地位。2003年,以苍白冥途获得英国很好犯罪小说奖巴瑞奖。
康诺利才华洋溢,左手写惊悚,右手跨领域、跨类型书写,开创全新格局,使人惊艳赞叹,失物之书即其出道至今的颠峰杰作。另著有恶人绝路。

精彩内容:

    一  所有找到的和所有失去的
    从前——故事都这么开头——有一个孩子,他失去了妈妈。
    其实,很久以前他开始失去她了。夺去她生命的疾病,那个偷偷摸摸的坏东西,在身体里面逐渐侵蚀她,慢慢耗掉她体内的光,所以在弥留的每里,她眼里的光越来越黯淡,皮肤越来越苍白了。
    当她这么一丁点一丁点被偷走的时候,男孩渐渐害怕了,怕终失去整个的她。他想要她留下。他没有兄弟,也没有姐妹,他爱爸爸,但说实在的,他更爱妈妈。一想到生活里没有妈妈,他觉得难受极了。
    这个叫戴维的男孩,做了他能做的,好让他的妈妈活下来。他祈祷。他尽量表现好一点,那样她不用为他犯的错而受到惩罚。他在家里走动的时候,尽量静悄悄的,跟玩具兵玩打仗游戏的时候,也把嗓门压得低低的。他发明了一套例行规定,尽其可能地按照那套规定行事,因为他有点儿相信,妈妈的命运和他的行为联系在一起。起床的时候,他会让左脚先落地,然后才是右脚。刷牙的时候,他是数到二十,数完马上停止。浴室里的龙头和门上的把手,他都是接触的次数:单数糟,双数好,二、四、八特别棒,不过他对六不感兴趣,因为六是三的两倍,三是十三的个位数,而十三实在很差劲。
    要是他脑袋撞在什么东西上,他再撞一下好保持双数,有时他的脑袋瓜儿像是在墙上弹了几下,闹得他数不清了,有时因为头发违背他的意愿,掠了下儿墙,他不得不撞了一下又一下,撞到脑壳发疼、头晕恶心为止。整整一年,也是在妈妈病情严重的子里,早上从卧室到厨房的件事,直到晚上的后一件事,他都遵守着不变的规定:一小本格林童话选,一本折了角的漫画杂志磁铁,书漂漂亮亮放在杂志正中间,晚上一块儿整齐放在他卧室地毯的一角,早上放在他喜欢的厨房板凳上。这样,戴维为使妈妈活下来贡献着他的力量。
    每天放学回家,他站在她身旁,如果她感觉有劲儿,跟她说说话,其余时候,只是看着她睡,数着她每一次吃力的、艰难的呼吸,希望她活下来,和他在一起。他常常会带一本书来,如果妈妈醒着,头还不算很难受,她会叫他大声念给她听。她有自己的书——浪漫传奇,神秘故事,还有那种厚厚的黑皮的里面全是小字的小说——但她喜欢听他念些更加古老的故事:神话,传说,童话,里面有城堡、寻宝和危险而会说话的动物。戴维不反对。虽然他已经十二岁,不算是小孩子了,但他仍喜爱这些故事,而妈妈听他讲这些故事会很高兴,这又让他更加喜爱它们。
    妈妈生病以前常常告诉他,故事是活的。它们和人,和猫、活着的方式不一样。人活着,不论你在意还是不在意;而会使劲儿引起你的注意,如果你没有对它十分留意的话。猫呢,如果它们乐意,很善于装人根本不存在。不过那接近是另外一回事。
    可故事不同:它们活在讲述中。如没有被人类的声音大声朗读过,没有被一双睁得大大的眼睛在毯子下面随着手电筒的光追寻过,它们在我们这个世界不算真正地活过。它们像鸟嘴里的种子,只等掉落土中,或是写在纸上的歌谱,渴望乐器将它们从作品变成活生生的存在。它们静悄悄的,希望有机会露面。一旦有人开始读它们,它们能带来变化。它们能在想象中生根,能改变读它们的人。故事想要被阅读,戴维的妈妈轻轻地说。它们需要被阅读,这是它们拼命从它们的世界来到我们的世界的原因。它们希望我们赋予它们生命。
    这是戴维的妈妈被疾病带走以前告诉他的事情。她说话的时候手里常常拿着一本书,手指在封面上深情地划过,像有的时候戴维和爸爸说了什么话或做了什么事,让她想到自己多么在意他们时,她用手指抚摸他们的脸颊那样。妈妈的声音对戴维来说像是一首歌,一首不断展现出即兴的灵感和闻所未闻的精妙的歌。当他渐渐长大,音乐对他来说越来越重要(尽管从来没有书那么重要),他觉得妈妈的声音不只是一首歌,更像是一种交响乐,能够在那些熟悉的主题和旋律中,随着她心情的不同或忽起的念头而产生无穷的变化。
    年复一年,对戴维来说,读一本书越发成了一种单独的体验,直到妈妈的病将他们两个人都带回到他的幼年时期——只是角发生了转变。尽管如此,在妈妈生病以前,他常常会轻轻走进妈妈读书的房间,微笑着跟她打个招呼(妈妈是微笑回应),然后在旁边坐下,沉浸在他自己的书中,如此,尽管他们各自沉溺于单独的世界里,却分享着同样的时间和空间。看着妈妈阅读时的表情,戴维能够分辨出这本书里的故事是不是在她的心里,而她是不是走进了故事之中,而且他能再次记起她曾经说过的:故事,童话,以及它们支配我们、我们同样控制它们的那种力量。
    p13

精彩书评:

康诺利直接踏进施了咒的森林,沿着林间蜿蜒路径所走出的旅程,跟格林兄弟构思出来的内容同样险恶又令人忐忑以耳熟能详的传统故事,灵活自如地呈现出我们这个有时残酷无情的世界,正是这个寓言体成长故事的优势所在。
——每邮报

失物之书以清晰且引人入胜的方式写成,延续自j.m. 巴利(彼得•潘作者)至c.. 刘易斯(纳尼亚传奇作者)棒的英国童话传统,是一本迷人、魔幻、设想周全的书。
——独立报

失物之书探讨的主题是恐惧。书中的主角戴维的生命中,有太多的事物令他忧心害怕,书本是他优选的慰藉,也是他克服生命关卡终的解答。作者康诺利说这本小说是他创作生涯的成,我则认为失物之书是来台湾地区出版的小说当中不能错过的一本。
——博客来网络书店图书部经理喻小敏

现实与虚幻世界如此交融不分,失物之书直叫人不寒而栗。
——每快报

本书的写作风格简约、优雅、老式,而且撼动人心一个紧扣心弦、无情又忧郁的故事。
——周论坛报

康诺利本身是一个经典。
——书单

康诺利的遣词用句,如歌如诗。
——休斯敦纪事报

幽暗华美,迭起,令人如痴如迷。
——爱伦坡奖得主、犯罪小说作家哈兰•科本

这本精彩的成长小说让人汗毛直竖。
——镜报

引人入胜!
——洛杉矶时报

通过出想象力所写出的动人寓言,谈的是失落的苦闷,以及青时期的苦痛。
——时代

老童话故事的新诠释,想象力丰富,写来优美动人。
——美国图书馆协会刊物选择

康诺利让自己的想象力尽情驰骋,创造了一个近乎魔幻的世界,以简练、优雅十足的散文风格,将这个世界描写得栩栩如生。
——爱尔兰独立报

失物之书紧抓噩梦的滑溜表面机智、悬疑又可怖。
——rte 指南

笔锋遒劲、力道十足的作家。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背脊直发冷。这本书真不可思议。
——石猴子作者杰弗里•狄佛

失物之书故事华美奇特、想象力诡谲怪诞,却又透出丰富的人美,结局极具诗意,简直妙不可言。
——爱尔兰时报凯文•史

另一种穿越
严锋

“从前——故事都这么开头——有一个孩子,他失去了妈妈。”失物之书的句话打动了我。因为我曾经是那样一个孩子,我们都会在某成为那个孩子。所以我深深地理解十二岁的戴维为挽回妈妈的生命所做的那些奇奇怪怪的努力:起床的时候,他会让左脚先落地;刷牙的时候,他是数到二十;浴室里的龙头和门上的把手,他是接触双数。他相信,只要他坚持这么干,妈妈会活下来。
但是妈妈还是被癌症夺走了生命。从小到大,我们会失落很多东西,可是有比失去妈妈更大的痛苦吗?没有。不要说孩子小,不懂什么是悲伤。我们懂,比大人更懂,因为我们更敏感,更需要。
没有一个孩子会真的相信妈妈的离去。戴维想尽办法要抓住妈妈留下的痕迹。其中重要的,是妈妈留下的书,那些他们一起阅读,一起分享的世界。戴维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越陷越深。
让戴维更加痛苦的是他的父亲又有了新的女人,名叫罗斯,他们很快结婚了,还让戴维很快有了一个小弟弟。继母的疏异,庶嫡的争端,这是人类的故事吧,我们的戴维也不能俗吧。他感到双重的抛弃,感到嫉妒,感到孤寂。这都发生在二战德军猛烈轰炸下的伦敦,一个恐惧、短缺而阴冷的年代。
这个开头,看上去像是关于孩子、家庭、战争与成长的现实主义小说,带着淡淡的忧伤和青涩的滋味,文笔相当不坏。照这个路子走下去,无疑可以吸引一批读者,或怀旧,或唏嘘,或沉迷。
但是从这里开始,故事要走上另一条路了,一条非常可怕的道路。作为逃避和解脱,戴维沉浸在他的故事之间,与那些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那些书籍仿佛获得了自己的生命,朝他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向他发出难以抗拒的召唤。
终于有,现实与书本的藩篱冒出了一个裂缝,戴维看到妈妈的身影,听到她求救的哀鸣,他不顾地追随这个声音,穿过裂缝,进入了一个非常奇异、非常黑暗的另类世界。这世界有半人半狼肆虐,小矮人不堪白雪公主的欺凌,变态女猎人肢解各种动物和人的肢体进行重新组合的试验,更有名为“扭曲人”的o控人类的阴谋。弱小无助的戴维能够战胜自己的恐惧和动摇,面对这个阴森狂暴的世界,终找到回家的路吗?
穿越,这是现今中国多么响亮的核心词汇!从黄易的寻秦记开始,终于找到了把自己现实中的梦想投到一个另类空间的办法。到热火朝天的起点网去看看,起码有一半的网络小说在那里穿越。所有这些中国穿越小说的主人公,有点像这个戴维,在的现实中卑小无力,人微言轻,可是突然一道闪光,他们被传送到另一个时空,开启改变历史的旅程。
但是这里面有差别。中国式的穿越小说,小人物一旦回到过去,小宇宙多半可以爆发。要么统一秦时的天下,要么从金元手中拯救可怜的宋朝,要么在甲午海战中把本舰队打个落花流水。小人物本身呢?披蟒带玉、封王列士自不用说,更不能少的是香衣鬓影、粉黛环绕,那叫一个爽!
再看看这个戴维,所有这些南柯一梦式的荣华富贵与他接近无缘,他所要做的只是在这个险恶的世界中很不容易地活下去,寻找自己的妈妈,也寻找回家的路。但是在这条艰难的路上,他会知道一些事情,学到一些东西,认识一些人,更重要的是,他会开始真正地了解自己,面对自己。
这是传说中的成长。失物之书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青春小说,成长小说,教育小说。相形之下,我们的穿越小说表面上大起大伏,挖坑无数,骨子里却是静态的,人物从一开始是完成时,缺血少肉,没有发展。即使是金庸这样的大师,他笔下那些出门远行的,翻越千山万水,尝尽人间冷暖,到后提升的是力,圆满的是功,他们的内心,又何尝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一九四九年,一个叫约瑟夫•坎贝尔的学者写了一本叫作千面英雄的书,透露了一个关于我们人类的巨大秘密:人类所有的现象背后都深藏着神秘的神话内核,而世上的和神话都有共同的叙事模式,普天之下所有的故事都是同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英雄的冒险”:一开始的时候,英雄(这时还是个凡夫俗子或三尺童儿)在家里(常世界中)发呆,然后使命开始来召唤他了,于是出发上路,进入神秘迷人凶险可怕的异常世界,结识朋友,遭遇敌人,经受验,获得知识、奥秘和超能力,后功德圆满,载誉归来。
这故事听上去有点老套乏味,但是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真正能够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又能有几个呢?看上去,失物之书的结构与千面英雄中的英雄冒险模式几乎如出一辙,丝丝入扣。作者康诺利自己也承认,他的这部作品中融汇了大量经典的童话元素,像小红帽汉赛尔与格莱特白雪公主睡美人和灰姑娘等。但是经过作者的改造,这些温馨可爱的童话或荒诞滑稽,或面目狰狞,令人胆寒。
我们得知,美丽的小红帽看不上她身边所有的猥琐男,毅然孤身一人,深入森林,去追寻她的心中的狼图腾。她看中的那匹狼,屡次想摆脱她(这样的女孩,连狼都避之不及啊),未果。他们生下了双足行走、半人半狼的怪物,具有狼的残忍和人的卑劣狡诈,施虐森林,横行天下。这样的故事,是否比汤潮那软绵绵的“当狼爱上羊”,更契合我们的时代,更加直指人心?
还有白雪公主:“一位他所见过的优选大肥硕的女士。她的脸蛋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头发是黑的,用艳的棉发带束在脑后,嘴唇涂成了紫。”这个白雪公主,同巴塞尔姆笔下那个倚窗独立,忧郁地想着自己的淋病的白雪公主有得一拼。但是不要忘了,失物之书是一本通俗的小说,而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则通常被认为是所谓的纯文学。与巴塞尔姆笔下争风吃醋、谈论垃圾的七个小矮人相比,康诺利的小矮人充满强烈的阶级意识和反抗精神,他们不堪忍受白雪公主的压迫和欺凌,企图毒死这位有产阶级的超级肥婆。尽管他们杀气腾腾,面目狰狞,戴维还是忍不住喜欢上这些呆头呆脑、童真未泯的小矮人。他们无休止的争吵和的言论还很容易让中国的读者想到笑傲江湖中的桃谷六仙。没错,现在我们该明白了,格林兄弟的原版白雪公主,是这些中外矮人的真正祖先。
这是“大话西游”式的无厘头,“馒头”式的恶搞,还是后现代的戏拟?你觉得了吗?想回到那纯洁无瑕的原作吗?恐怕已经不那么容易了,而事情的“原貌”也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在睡美人一六三六年早的版本中,被灌下毒药的睡美人在毫无知觉中被王子了,她继续在睡梦中生下一对双胞胎,可怜小宝宝吃不到奶,拼命地吮妈妈的手指头,吮啊吮啊吮出了毒液,妈妈终于醒来,却被无耻的王子(还不知道她已经觉醒)再次。怎么样,你会更喜欢这个真正“古典”的版本吗?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谈谈“失落”这个词的真正含义了。戴维失落的不仅仅是他的妈妈,更是他的童真。他走进的与其说是他的虚妄的幻想,还不如说是一个真正的现实。与他一起掉落进奇异世界的德军轰炸机强烈地暗示了这一点。这是一个充满血腥、欺凌和虐杀的世界。这本书不是给胆小的人准备的,但未必“不宜”。我们,他们,有需要面对这。也许,早作准备,可以避事到临头措手不及。
但“失落”绝不是堕落。失物之书也绝不是游戏人生,解构价值的后现代迷宫。在很大程度上,道德已经成为通俗文学坚守的遗产,这一点在本书中也表露无遗。戴维,这个敏感孤独的男孩,面对压倒的暴力,无边的黑暗,潮水般的恐惧,难以抵挡的诱惑,他犯了过错,走了弯路,连累了他者,但是守住了底线,也守住了人,终得以直面自我,也直面恶的挑战,找到了回家之路。全书的大结局无比震撼,感人至深。
康诺利说,他这本书写的是孩子的恐惧、无助、忧伤和成长,他写着写着,把自己的童年写进去了。那时候,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各种童话和传说,这些故事帮助他度过了那些困难的阶段,到如今已经成为他的一部分,与他密不可分。
在学(中文版很恶搞地译成文学死了吗?)一书中,希利斯•米勒把文学称之为“魔法”。一部文学作品是一个能开启新世界的咒语。当戴维房间里的书向他私语之时,也是文学的魔法开始向他绽放光芒的时刻。文学是虚幻的,可是这种虚幻,具有真实力量。失物之书,是对这一力量的信念。

驱魔或者着魔
尖毛

中学那阵,特别渴望离家出走。无数次我坐在阳台上,构思在早饭的时候,很常地和父母告别,想着他们大概头也不会抬地嗯一声,我的眼泪涌上来:“这是我后一次和你们说再见了,你们居然感觉不到!”虚拟出走了很多次,后来读大学,一个寝室八个人,每个人都这样想象过,甚至实践过,所以,约翰•康诺利失物之书的主人公一出场掌握了我们的同情,因为这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有更强大的理由要离开继母的家,躲开爸爸在妈妈死后马上结婚马上生下的小弟弟,于是,我们陪着满是辛酸满是嫉恨的戴维穿过古宅后的废园,进入了童话世界。
是童话世界。不过让我先提醒你,康诺利是爱尔兰出身,他写作的发端和兴趣都在惊悚。所以,千万不能拿着失物之书哄孩子上床,因为故事有点黑:小红帽不仅不怕大野狼,还爱上狼,生下狼人;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的关系,啊欧,那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关系;而有名的骑士罗兰跟我们的主人公戴维讲的几个故事,更黑。不过,倘你因此认定失物之书要讲反转童话的“坏人坏事”,那离题更远,康诺利的小说决心不是制造,比如恶婆娘白雪公主,虽然他有那么点小恶意,但从头到尾,扭曲人也好,老国王也好,魔幻森林中的恶意终究不能磨损戴维的善良,命攸关的时刻,他也没有出自己的小弟弟。人魔一刹那,戴维醒来眼看到守护床侧的继母,她叫一声“戴维”,他说,“对不起”。如此回到人间。
戴维的故事发生在战火纷飞的二战,所有的魔幻因为有战争这个魔幻的掩护,显得似幻却真,所以康诺利的书和“哈里•波特”放在一起,是貌合神离。失物之书的结尾非常动人,显示了康诺利作为作家的功力:岁月荏苒,父亲和继母离婚,独自乡间垂钓,钓鱼时离开人间。戴维娶妻生子,但孩子和妻子都应了魔咒森林的预言:“你所在乎的那些人,爱人,孩子,会倒在路旁,你的爱也无法拯救他们。”都死了,小弟弟也死在远方的战场,遗体安葬在墓园;继母罗斯也死了,留下她的房子给戴维。终于,戴维的后也到了,他走出房子,穿过夏潮湿的草地,去和死去的亲人会合。
康诺利还挺年轻,处女作夺命旅人发麻惊悚,我的意思是,如果辣分麻辣和劲辣,那么夺命旅人是麻辣。该书全球拿下二十多国语言,创下新人预付版税记录,出手开创惊悚新类型,而完成失物之书后他继续惊悚路线,预备劲辣夺人,“不能白当了爱尔兰首席惊悚大师”,而他的则待他为英语世界惊悚师傅。不过,让多少人魂飞魄散不管,他自己却在一次访谈中,相当伤感地说,也许,我再也写不出失物之书。
这的确是不可复制的作品。失物之书迷人的地方是,在这样一部既可以称为寓言又可以叫作魔幻,既是童话又是写实的作品中,作者自始至终保持了干净灵魂,好像一直穿着校服还是人生张脸;又或者,是行吟诗人奥尔菲斯前往阴间带回自己妻子,他只有一次机会,倘若回头看她,她永远消失。失物之书后,康诺利真正告别写作和灵魂的时代,像影片梅兰芳,随着一声“芝芳”,黎明登场,青年梅兰芳的灵韵此消失。
奥尔菲斯回头,妻子再次被死神带走。失物之书具有的质地,在它完成之,成了康诺利,当然也是我们每个读者的乡愁。其实我们都知道,发生在废园里的,可怖的也好可亲的也好,都是我们走过的或即将要走的道路,所以失物之书中的惊悚从来不曾让我们放下书掩面惊叫,青春悲情压过了奇情路线,还有什么比童年消逝更让人惊恐?
没有了,岁月里的白雪公主也好,白雪恶婆也好,都是梦,只是,有时候,现实不够好,我们向梦里出逃,有时候呢,梦不够好,我们向现实出逃,戴维一进一出,一出一进,不过表明了,童话和现实分享一个因果一个世界。像康诺利自己,为了驱魔,拿起笔,结果是自己着了魔。而我们读者,虽然中了康诺利的招,但也看到了他的心。

悲伤,但是依然有力量
寂地

这是一本童话书。但绝不是一本写给孩子的童话书。它在黑暗的角落里絮絮低语,悄悄地啃食孩童的天真。让我们不得不回过头去寻找自己童年的影子。
书里说,故事是有生命的,但是它如何生长,取决于读它的人。
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故事,可以说它是残酷惊悚的黑暗童话,也可以说它是一个哲思童话,还可以说它是关于人内心深处的嫉妒、仇恨的思,或者是关于勇气和体谅的故事
我想每个读完这个故事的人,后都会若有所思,或是在未来人生里的某个时刻回想到书中的某一幕,感觉到些许的熟悉。
这个故事在人们心中各自成长出不同的果实,我们摘下来,或者品尝到带着血腥甜味的刺激,或者品尝到黑巧克力般醇厚微苦的思,或者香脆的一点幽默如果你的人生曾经经历过挚爱的亲人,读完这本书,会让你品尝到翻涌在心里厚重的酸涩。
我觉得,还是先去阅读这个故事吧。这个故事要在你心里结出什么味道的果实,要由你自己决定。故事是从开始的,母亲的改变了这个孩子的小世界。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大人的世界已经天翻地覆,在残酷的战争中,大人们想要守护的是留给孩子造梦的至少是安全的家园。在寒冷漫长的冬季里,他们不得不去寻找可以相互依偎着可以取暖的人。
没有谁知道戴维为挽留妈妈的生命做的,那是一个孩子徒劳无功却又十分固执的坚持。母亲还是被夺走了。于是戴维的心里长出一块黑斑。那个黑斑腐蚀了他的小世界,原来世界跟我们以为的那么不同。
戴维也许以为,只要顺着黑暗的声音,找回自己的妈妈,世界又会变回原来的样子。
是跟着这个小男孩一起经历了一个长长的冒险,他现实世界里发生的被作者轻描淡写地带过,才在文章的结束,有了撞击人心的力量。
现实生活在童话故事中投下自己的影子,无论多厉害的变形,都能在现实里找到根源。而现实生活的荒诞,有时候更甚于童话故事中张牙舞爪的怪物——恐怖的是人心,痛苦的是妒忌。
以为童话是童话,如果主角遭遇了那么多,该为自己赢得一个的人生吧。
但是没有。仿佛扭曲人还在黑暗尽头的灰烬里嗤笑着:“看,这便是你在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