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馆里的文字学家 文教科普读物 许进雄 新华正版
  • 博物馆里的文字学家 文教科普读物 许进雄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博物馆里的文字学家 文教科普读物 许进雄 新华正版

23.6 3.0折 78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进雄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ISBN9787520210010

出版时间2021-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256页

字数138千字

定价78元

货号702_9787520210010

上书时间2024-06-14

凡凡图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繁华落尽见真淳——读许进雄《博物馆里的文字学家》
自序
章  一九四一年后的高雄港
  大家庭
  陪父亲沿街叫蔬菜
  多么希望拥有一把八家将的大关刀
  《水孩子》汤姆的故事
  喜欢玩有赌博质的游戏
  不爱念书,小学六年级是“算术霸王”
  目睹众利轮爆炸事件,比电影银幕上的画面更恐怖
  陪祖母去听歌仔戏,志在吃东西和零用钱
  祖母烧香祈祷,说让我头壳硬、名次多
第二章  长辈们从不关心我的学业
  学骑脚踏车,到伯父家收厨余
  祖母指导媳妇们,特地为我制作补品
  怎么也学不好英文,年年补
  玩纸牌,做土窑烧烤地瓜
  没有立定志向要好好读书,糊里糊涂上高中
  父亲在盐埕区开了一间水果店
  在码头耳濡目染,很快学会麻将的游戏方法
  诓骗一个月的补费,到夜市闲逛去
  不得不休学,决心在家用功读书
  走进书店,看到影响我一生的一本书
  影响我深的一个人
  美军军舰停靠高雄码头,经常见到酒吧街的酒女调情
  再也不畏忌打起孩子毫不手软的大伯父
  为了见初恋女友,坐一整天的慢车上台北
  跟青涩的初恋道别
  带着我的玻璃门书柜,去念大学
  身为中文系状元,一开却是念错字
  大学宿舍里读武侠小说,阅读团成员许多都成了大学教授
第三章  不做传统的中文系学问
  旁听文字学,初识甲骨文
  与表妹的婚约
  担任系干事要办到的三件事
  专心研读文字学
  影响我至深的甲骨文学者
  未婚妻补刺绣、裁衣、插花等才艺,为主持家计做准备
  大学四年级时发表文章,有幸识得几位教授
  地自修文
  读完四年大学,往事如烟
  读研究所,再拿奖学金
  英文课,错把horse当成house
  借表妹来为祖母送葬,“顺孝娶”妻
  屈万里老师我去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整理甲骨文
  练拓印甲骨
  会见博物馆的主管
  我的感情生活,像连续剧一样
  感情生隙
  一一预言成真的
第四章  在博物馆里做文字学
  进入博物馆的远东部门工作
  整理传教士明义士先生的甲骨收藏
  拓印甲骨文
  甲骨失
  英国牧师来访
  慢慢学英文,用英文授课
  发现周祭的新观念
  攻读多伦多大学东亚系哲学硕士
  令人煎熬的本文学
  博士班
  伏羲女娲的传说
  到本看甲骨
  有缘识得白川静教授
  台湾“研究院”的甲骨
  博士
  筹备中国出土文物展
  认识李约瑟,剑桥做客
  与学者互动
  次到中国大陆
  会见胡厚宣教授
  办中文小学
  助理研究员,主管远东部
  钻凿形态研究的宣传
  二度中国大陆行,拜访商承祚教授
  与画家的友谊
  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史树青教授
  搬迁办公室与库房
  在多伦多大学授课
  中国的交换学者
  有朋自远方来
  推广朝鲜
  认识古董商与文物爱好者
  师
  接待皇室成员:英国女皇亲访博物馆
  甲骨的漂流:甲骨
  回台湾,教书去
第五章  我要的理想生活
  杏坛里的报复
  失而复得
  世新大学兼课
  喝咖啡结缘的好友
  不能破坏我的行情
  胡适讲座授课一年
  经营博客
  爱玩电玩,所以不禁止孩子玩电动游戏
  酒党副
  北京行
  认识北京的学者
  二十年后,再见金秉模教授
  第二人生,指导的

内容简介:

    博物馆里的文字学家是国际甲骨文学者许进雄先生自述其人生历程的图书。在书中,这位享誉世界的文字学家将自己的治学之路、生活智慧娓娓道来,文字清新可人。出身乡野、从小不爱念书的他,中学后找到自己的兴趣,从此将自己的天分与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在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博物馆清理甲骨文,解开古文字的神秘世界。他完成世人所不知的甲骨文拼图,甚至站在外国大学殿堂,以英语授课。他在学术内外悠游,用他的智慧,活出理想人生。

作者简介:

    许进雄,台湾高雄人,1941年出生。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后,于1968年受聘加拿大多伦多市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远东部整理馆藏的商代甲骨文字,并于1974年取得多伦多大学东亚系博士,1977年起在该系教授中国文字学、经学史、中国古代社会等课,历任副教授、研究员、教授等职。
    对甲骨研究特有专精,发现甲骨钻凿形态断代法,于安阳博物馆甲骨展览厅被评为对甲骨学有贡献的二十五名学者之一。著有殷卜辞中五种祭祀的研究甲骨上钻凿形态的研究明义士所藏甲骨文字中国古代社会(中、韩、英文版)、简明中国文字学等十几本专著,另有四十余篇。

精彩内容:

    大家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三,农历五月二十九,我出生于中国台湾高雄一个中下阶层的大家庭里。后来盟军的飞机开始轰炸高雄市区时,以祖母为首,全家都疏散到高雄县旗山的乡下,躲避美军轰炸的危险。后来搬回高雄市,大伯父与二伯父另外觅居,祖母则与第三、第四子的家庭一起居住在鼓山区的一条幽静小巷里。我没有关于战争的记忆,只听闻一些长辈们的往事而已。
    祖母育有二女四男,来自澎湖的马公。祖母把长女送给别人家,却又从别人家抱养了一个女婴,打算作为父亲将来的媳妇,所以母亲使用本姓,叫吴自爱。听长辈解释,自爱的命名,说是因为母亲自愿被许家领养。当时澎湖的人家将儿女送给别人家认养,而又从别人家领养儿女是很常的现象,尤其是女婴。或以为这样做,将来婆媳的关系会比较良善,或以为纵使让别人家的骨肉多做些家务、多吃一点苦,自己比较不会心疼。
    听说曾祖父是个秀才,对于家庭的教育颇为重视,所以祖父懂得文墨,在偏僻的乡下也算是个人才了。在本统治的时代,祖父当个辅佐,收入不多,供养一家八人本来不容易。但因长得不俗,在另一个村里筑了个新家庭,自然对原有的家庭疏于照顾,以致祖母独立支撑家庭,生活非常艰难。我曾经多次听到舅父们对母亲幼年的艰辛生活的叹惜与不舍,认为祖母对其亲生与领养的子女有不同的待遇。
    为了维持生计,祖母除夜做针黹女红以补贴家用外,给每个孩子都分配了工作。儿子到了能够赚钱的年龄课余时去打小工,或提个小篮子沿街叫炸糕饼一类的零食,到了稍稍长大,甚至游水到商船上去兜水果、干货一类的商品。母亲则被分配去捡拾落叶枯枝,以供给家里的薪炊烧煮。曾听长辈们提及,母亲因此而被本的老师耻笑,他们在黑板上画了个小女孩背着大布袋在捡拾枝叶的情景,让母亲小小的心灵蒙上驱之不散的自卑阴影。
    澎湖土地贫瘠,谋生困难,很多人都迁移到台湾本岛的高雄或台南去谋生活。不知在哪一年,为了改善生活的困境,祖母和六个已长大的子女搬移到高雄来追求较为宽裕的生活。大儿子在码头推销商品,二儿子米浆早点,父亲是老三,推二轮车沿街贩菜蔬,老四则在路边修理脚踏车或帮助老大做生意。至于女儿,我只知道母亲到一个本人的家庭做全职女佣,住在主人家,只有休的时候才回来,甚至在我出生之后也还是如此。抚育我的责任由祖母一人承担。
    在我的记忆中,没有一丝一毫母亲的影子,因为我还在睡眠中她得出门,而回来的时候我已在睡觉。后来她感染了主人家的肺结核。肺结核在据时代尚无药可以,当时专享的对策是静养。对于穷人家,静养是不可企望的梦想,母亲撑着病体工作。有她咳血不止,与世长辞。
    祖母非常伤痛母亲的过世,经常为之流泪,向我述说母亲多么温顺,多么辛劳。对于母亲的种种事情,我也只是长大之后才听长辈提及,当时并不了解母亲离我而去。我对母亲的记忆,只有父母的一帧变黄的结婚照而已。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