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部论语治天下 散文 孙震 新华正版
  • 半部论语治天下 散文 孙震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半部论语治天下 散文 孙震 新华正版

17.6 3.0折 59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震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1154409

出版时间2019-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288页

字数180千字

定价59元

货号702_9787541154409

上书时间2024-06-11

凡凡图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台湾大学原校长、经济学家孙震教授经典力作用经济学视角新解读论语,在焦虑时代找回迷失的自己!元典论语,常读常新:解决当前社会的各种难题,寻找未来世界的运行法则再现传统经典的智慧光芒,找寻传统的新时代意义南怀瑾、李泽厚、傅佩荣、于丹,大师名家解读论语的脚步未止歇历史的发展虽然屡次背离孔子的思想,然而终须回到孔子指引我们的道路,世界才有永续发展的可能。――孙震面对二十一世纪,人类要生存下去,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诺奖得主阿尔文

目录:

  
序读《论语》,此其时矣
序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自序大家读《论语》
学而篇
学是的源泉
品德比才华更重要
儒家人格的特质:温、良、恭、俭、让
贫而乐,富而好礼
为政篇
礼乐教化胜过政令与刑罚
学与思使人生的智慧增长
八佾篇
礼在伦理之后
里仁篇
仁义必须在利益前面
利诚乱之始也
真才实学才是人生可靠的资本
君子与小人之别
公冶长篇
的气概与智慧
不要听他怎么说,要看他怎么做
子贡未闻孔子谈与天命
四项君子的品德成子产政治家的地位
说话真诚、做人正直才能受人尊敬
子路重情义,渊重品德,孔子心怀天下
雍也篇
子路果决、子贡通达、冉求多才,皆可以为政
心中怀着远大的理想才会不在意眼前的穷困
博施济众是仁的很好
述而篇
丰盛人生的四个条件
财富虽好,但我心中另有向往
孔子闻《韶》:音乐的社会功能
求仁得仁,道德本身是人生的目标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泰伯篇
忠、孝、友爱,不求人知,可谓至德矣
虽有珍贵的品德,仍须以礼节制
子罕篇
孔子少谈的主题:利、命、仁
既竭吾才,欲罢不能:学的路上
岁月如逝水,不舍昼夜
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优选篇
人生难料,天命难测:回与子贡
万紫千红是春:听孔门弟子各抒心愿
渊篇
仁是克制自己,依礼而行
君子不忧不惧
每个人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天下大治了
子路篇
孔子的正名主义
发展经济是施政的优先目标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正直与孝行的两全之道
宪问篇
洁身自爱,不接受无道之君的俸禄
造福百姓是仁
正名的故事:陈恒其君
求学是为自己,不是为别人
君子的三种境界
卫灵公篇
君子的美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生应有远大的目标,不是为谋衣食
季氏篇
人、臣之道与治国安邦的方略
纪纲败坏,而国危矣
交友之道
君子有三畏
阳货篇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
君子亦有恶乎
微子篇
孔子在齐国的际遇
子张篇
仲尼,月也,无得而逾焉
附录一孔子年表(周游列国时期及以后)
附录二孔子周游列国示意图

内容简介:

科技的进步,使我们摆脱了自然的束缚;经济的增长,使我们挣脱了物质的枷锁。我们仿佛朝着越来越美好的世界迈进,然而现实社会却是物欲横流、不思节制、为所欲为、浮躁喧嚣,焦虑、疲惫、迷失、茫然可说是现代人的通病。
论语是中国精髓的集结,小到举止言行、衣食住行、生活惯,大到修身立德、为政处事、治国理政,无一不涉及。
台湾大学原校长孙震教授,以经济学视角全新解读论语,利用古人的智慧解决当前社会的各种难题,找出未来世界的运行法则——在物欲与自我利益高涨的当下,仁慈和伦理并非陈旧的观念,只要回归孔子指引的方向,世界能永续发展。

作者简介:

孙震台湾大学原校长,知名经济学家,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经济学博士。本书的缘起始自“中华教育会”的“论语英译计划”。作者怀着对论语ji大的兴趣和热忱投身于英译小组;计划结束后,作者自觉对论语仍有千言万语亟待诉说,欲罢不能,于是,便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出版。经济学家的身份给作者在解读论语时提供了一个新角度,即从经济学观点体认的重要。这可以说是解读论语的一次新的大胆的尝试。作者的这些努力,旨在鼓励大家都来读论语,因为读论语,此其时矣!

精彩内容:

精彩书评:

孔子学说的可贵,毕jing是万古常新,yong远颠扑不破。——南怀瑾儒学(当然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在塑建、构造汉民族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李泽厚阅读论语,是一件愉快的事,自由沉潜其中,以孔子为师,与孔子为友,更是生乐事。——傅佩荣论语的真谛,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丹面对二十一世纪,人类要生存下去,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阿尔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