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壑有声:中书间道 中外文化 陈言 新华正版
  • 万壑有声:中书间道 中外文化 陈言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万壑有声:中书间道 中外文化 陈言 新华正版

28.8 4.9折 59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言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13078443

出版时间2022-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336页

字数174千字

定价59元

货号702_9787513078443

上书时间2024-06-11

凡凡图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ⅰ  夜不温柔

在思想连锁中发现“北京”

范士白:让本人恨入骨髓的“本间谍”

当内心的法庭遭遇世俗的法庭

冲绳战场的“收尸人”

大屠杀之后,写诗是必要的

ⅱ  劫痕

沦陷下的北中秋

“no more,hiroshima!”

携手剥洋葱的“军国”

村上春树:“反核宣言”背后的沉默与虚无

ⅲ  中间人

从文载道到金尧

“满映”的“野兽”与

战争下的李香兰

我与梅娘过往录

ⅳ  “不抵抗”主义

寺田老师

不换泡澡水的本人

从“九州男儿”到“佛系男儿”

带着“天敌”逛京都

ⅴ  两种暧昧,都撼动世界

两种暧昧,都撼动世界

通往唐招提寺之路

在本,越界的尴尬与冲动

那些本作家被猫重新定义着

ⅵ  移动的批评

奈良本辰也的本论

“夜行肉食动物”的精神史

柄谷行人:移动的文学批评

ⅶ  聆听

说说本、战争,还有“av”

作为“他者”存在的中国与本

内容简介:

作者跋涉于阅读、与译介之间,体悟“时代愈向前推进,卑微如我者愈能听到历史峰壑之间来自壑的回声”。那些风格迥异的“声音”,既有来自战争受难者和“异质中间人”(culturalinbetween)令人惊惧的呐喊,也有体现和年代中社会人情温暖的友好问候,还有根植于本人精神底层使人迷惘的暧昧表达

作者简介:

    陈言,本名陈玲玲,江苏宿迁人。文学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主要是殖民地文学、战争时期中文学关系(19311945)、冲绳问题,兼及翻译的理论与实践。著有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之争(合著),南昌: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译有冲绳札记,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9、北京三联书店2010,京都流年:本的美意识与历史风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记录冲绳“集体”审判(主持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发表学术若干篇。

精彩内容:

    在思想连锁中发现“北京”
    中国东北地区北接苏俄,东邻朝鲜。早在1890年,本从确保军事战略要地的地缘政治学角度,将中国东北地区定位为自己的“主权线”和“利益线”。1904年,本赌上国运,发动了俄战争,从俄国人手里夺得其在东北的权益;为了维持并扩大此权益,本又成立了“满洲国”,“到满洲去!”这个号喊了几十年。1945年8月“满洲国”遽然消失,然而它却成为本人的“乡愁”,不断地被书写、被研究。自1843年开埠至胜利,上海同样是多语言、多、多意识形态交错的空间。1纪80年代迟一步涌来的本人不仅在这里找到了现代模型,也发现了近代欧洲殖义的租界压迫模式,诸种经验挪用到了后来本占领的上海。据说,战争结束半个世纪后,每当本人听到“上海”这个词,内心都会涌起“痛楚”“哀愁”和“怀念”。大概正是这种情怀,成了本辉煌的“上海学”。仔细想来,将“满洲国”和“上海”放在世界或者东亚近代史的一环里,从殖民与现代这两个视角来察,似乎很容易找到有效定位。
    吊诡的是,自明清以来,北京逐渐成为政治、军事、地理、和文学等诸种问题的辐辏焦点,又是开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七七”事变的发生地,同样与“满洲国”和“上海”构成了“殖民帝国——本”这个统治体制的主要因素,却并没有因其中心而成为中外学术界的热点,相反,始终处于“沉默的参照系”而遭到搁置。既有的战时北京研究,或过于道德化和政治化,把“本”这个侵略者生拉硬扯到自己的逻辑里,而无法复原与相关联的有政治意义的历史;或对“北京”这个空间的感受缺少本视角,不能有效地反思主体认同;或接近与“满洲国”、上海、等地分割开来单独讨论,却忽视了彼此的关联。以至于我们在讨论北京时,一个潜藏着的根本的难题不断浮现:北京代表了什么?它何以在当代思想界的讨论中很难找到有效的定位?
    在带着种种疑惑探讨本史“北京题材”的路径与可能时,王升远意识到,鉴于北京近代转型的曲折,在西方后殖民等理论失效的情况下,除了在材料、视野、观念和方法上全面开拓,别无他途。经过数年的努力,他在博士的基础上完成的殖民与都市空间:侵华战争时期本人的“北京体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版,以下简称殖民)一书在对相关史料开展“涸泽而渔”般的搜索之后,在中互动的关系场域内检视了1纪以来本有关北京的观念及其再现,追踪北京作为h本人的话语实践和政治构想的历史脉络,追索北京在近代本成为“国民”乃至“国民帝国”的过程中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这让我欣喜地发现:“北京”这个沉寂的领域被激活了。作者提出问题的方式、对知识结构的挑战、对历史皱褶处敏锐的感知能力,对治中文学关系史、殖民地史和中国现代文学者来说,都具有示范意义,而这些也是我愿意迫不及待地分享读书心得的原因所在。
    思想连锁
    因为思的对象是本殖民时期的北京,那么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活动使“北京”成为独特的权力空间和交往空间,故此将两者相互对照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作业过程。这如本历史学者山室信一(1951—)来不断提倡的“连锁视点”,即“把所有的现象都作为与历史体的关联来把握;反过来,又要思部分的、被认为是琐碎的现象是如何构成和规定结构的整体的”。
    p3-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