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污染水源水净化技术与工艺 环境科学 杨辉,袁雅姝 新华正版
  • 微污染水源水净化技术与工艺 环境科学 杨辉,袁雅姝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微污染水源水净化技术与工艺 环境科学 杨辉,袁雅姝 新华正版

48.2 5.7折 85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辉,袁雅姝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94767

出版时间2021-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186页

定价85元

货号702_9787122394767

上书时间2024-06-11

凡凡图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绪论1

1.1我国水资源状况1

1.2微污染水源水污染物及危害2

1.2.1微污染水源水污染物种类2

1.2.2微污染水源水污染物危害2

1.3水库水质特点3

1.4微污染水库水处理技术4

1.4.1气浮-沉淀技术4

1.4.2强化混凝技术5

1.4.3化学预氧化技术5

1.4.4饮用水消毒技术5

1.5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8

1.5.1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8

1.5.2浙江省优质水标准13

1.5.3上海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13

1.5.4深圳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17

第2章新型气浮沉淀技术与工艺25

2.1水库水处理工艺25

2.2气浮沉淀处理技术27

2.2.1气浮-沉淀技术27

2.2.2气浮-沉淀技术研究现状29

2.3新型气浮沉淀工艺影响因素33

2.3.1气浮-沉淀工艺流程33

2.3.2气浮单元影响因素35

2.3.3沉淀单元影响因素49

2.3.4不同原水水质pac很好投加量55

2.4新型气浮沉淀运行工艺60

2.4.1水库净水厂运行工艺60

2.4.2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61

2.4.3气浮单元运行效果64

2.4.4沉淀单元运行效果70

2.4.5气浮和沉淀单元运行效果对比75

2.4.6组合工艺运行效果76

第3章洪水期突发微生物污染处理技术与工艺79

3.1水中常见病原微生物79

3.2化学消毒法83

3.3水库汛期原水水质85

3.4预氧化86

3.4.1次氯酸钠预氧化87

3.4.2二氧化氯预氧化88

3.4.3高锰酸钾预氧化89

3.4.4很好预氧化工艺参数89

3.5强化混凝90

3.5.1不同混凝剂很好投加量91

3.5.2不同助凝剂很好投加量92

3.5.3强化混凝对微生物的影响94

3.5.4很好强化混凝工艺参数94

3.6化学消毒94

3.6.1次氯酸钠对微生物的灭活效果94

3.6.2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灭活效果95

3.6.3很好消毒工艺参数95

3.6.4消毒副产物与余氯95

3.7洪水期微生物污染应急处理工艺96

3.7.1微生物处理效果97

3.7.2浊度处理效果及副产物、余氯97

3.7.3氨氮处理效果98

3.7.4codmn处理效果99

3.7.5uv254处理效果99

3.8汛洪水期净水工艺应急方案100

第4章低温低浊期突发微生物污染处理技术与工艺102

4.1冬季低温低浊期水质103

4.2低温低浊水预氧化103

4.2.1次氯酸钠预氧化104

4.2.2二氧化氯预氧化105

4.2.3高锰酸钾预氧化106

4.2.4很好预氧化工艺参数106

4.3强化混凝107

4.3.1不同混凝剂很好投加量107

4.3.2不同助凝剂很好投加量108

4.3.3强化混凝对微生物的影响110

4.3.4很好强化混凝工艺参数110

4.4化学消毒110

4.4.1次氯酸钠对微生物的灭活效果110

4.4.2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灭活效果111

4.4.3很好消毒工艺参数111

4.4.4消毒剂副产物与余氯112

4.5低温低浊期微生物污染应急处理工艺112

4.5.1微生物处理效果113

4.5.2副产物与余氯113

4.5.3氨氮处理效果114

4.5.4codmn处理效果114

4.5.5uv254处理效果115

4.6低温低浊期净水工艺应急方案115

第5章湖库高藻水预氧化除藻技术与工艺117

5.1湖库水体除藻技术概况117

5.1.1湖库水体营养117

5.1.2湖库水体高藻水特征118

5.1.3水中藻类的危害119

5.1.4藻类控制技术120

5.2单种药剂预氧化灭藻试验研究123

5.2.1氧化剂灭藻机理123

5.2.2原水水质124

5.2.3次氯酸钠灭藻125

5.2.4二氧化氯灭藻128

5.2.5臭氧灭藻130

5.2.6高锰酸钾灭藻133

5.2.7不同氧化剂灭藻效果比较136

5.3复配药剂灭藻试验研究136

5.3.1次氯酸钠与臭氧复配灭藻136

5.3.2次氯酸钠与高锰酸钾复配灭藻137

5.3.3二氧化氯与臭氧复配灭藻138

5.3.4二氧化氯与高锰酸钾复配灭藻138

5.3.5高锰酸钾与臭氧复配灭藻139

5.3.6高锰酸钾、臭氧与二氧化氯复配灭藻140

5.3.7很好预氧化灭藻工艺选择141

5.4氧化剂灭藻动力学模型141

第6章紫外线消毒技术与工艺143

6.1紫外线消毒与技术143

6.1.1紫外线消毒143

6.1.2紫外线消毒技术144

6.2紫外线消毒效果研究147

6.2.1紫外线消毒试验装置147

6.2.2试验方法148

6.2.3浊度对消毒效果的影响155

6.2.4紫外线强度对消毒效果的影响155

6.2.5水力停留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156

6.2.6中心组合设计——响应曲面法优化分析157

6.3紫外线消毒后细菌暗复活研究161

6.3.1细菌暗复活理论161

6.3.2浊度对细菌暗复活的影响162

6.3.3紫外线强度和水力停留时间对细菌暗复活的影响163

6.3.4水中营养物质对暗复活的影响165

6.3.5暗复活菌种分析与检测169

6.4紫外线消毒器180

6.4.1紫外线消毒器分类180

6.4.2紫外线消毒器卫生要求181

参文献184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6章,主要介绍微污染水源水污染物及危害、微污染水库水处理技术、新型气浮沉淀技术与工艺、洪水期突发微生物污染处理技术与工艺、低温低浊期突发微生物污染处理技术与工艺、湖库高藻水预氧化除藻技术与工艺、紫外线消毒技术与工艺等内容。
本书内容基于3项省级课题的研究成果而形成,实用较强,可供从事微污染水源水工程的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参,也可供高等学校市政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学使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