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 经济理论、法规 何炼成,李忠编 新华正版
  • 中国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 经济理论、法规 何炼成,李忠编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 经济理论、法规 何炼成,李忠编 新华正版

8.3 1.7折 49 九五品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炼成,李忠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89713

出版时间2010-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351页

定价49元

货号702_9787010089713

上书时间2024-06-11

凡凡图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正版特价书籍
商品描述
主编:

中国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 

目录:

章  中国特社会主义经济学分析
一、中国特社会主义经济“特”在何处?
二、中国特社会主义生产论
三、中国特社会主义流通论
四、中国特社会主义分配论
五、中国特社会主义消费论
第二章  中国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农”问题
节  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中国农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四、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
第二节  中国特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走中国特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要
二、走中国特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原则
三、走中国特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措施
第三节   中国现阶段农村和农业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中国农村和农业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
二、中国现阶段农村和农业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中国现阶段农村和农业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盾和问题
四、深化中国农村和农业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
二、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三章  中国特社会主义新型化道路 
  节  新型化道路的中国特
一、新型化道路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二、新型化道路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三、新型化道路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
四、新型化道路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进程的深化
五、新型化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加快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新型化道路的内涵与特征
一、新型化道路的内涵
二、中国特新型化道路的特征
三、中国特新型化道路的定位
第三节  中国特新型化道路的战略创新
一、实施信息化带动化的战略创新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创新
三、以自主创新为主的科技战略创新
四、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创新
第四节  中国特新型化道路的实现路径
一、加快技术进步,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
二、进行制度创新,创造中国特新型化道路的制度条件
三、推进城市化进程,协调城市化与化的关系
第四章  中国特社会主义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五章  中国特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六章  中国特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
第七章  中国特社会主义要素市场体系
第八章  中国特社会主义分配制度问题
第九章  中国特社会主义格局与调整问题
第十章  中国特社会主义消费问题


内容简介:

何炼成:何炼成教授是我国有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是我国资本论研究、劳动价值论、中国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思想史方面的非常不错专家之一。他是我国生产劳动理论大讨论的引发者和“新中派”的代表,是中国“西部经济学派”的创始人。其主要论著有价值学说史、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史、生产劳动理论与实践、中国发展经济学、何炼成文集等著作和500多篇.取得了令经济学界广泛重视的一批研究成果。
作为一代名师.何炼成教授爱护青年,甘为人梯,教书育人.培养了魏杰、张曙光、张维迎、刘世锦等一大批有名经济学家,为中国教育事业和经济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曾荣获中国经济学界的优选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以及及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很好教师等光荣称号。
李忠民:李忠民博士现任陕西师范大学靠前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中国发展经济学和发展金融学。1990年以来,先后出版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经济问题的解释、中国发展经济学等4部专著.出版中国发展经济学概论等6部教材,出版期货理论、共同:理论与投资等5部著作。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主流期刊发表130余篇。主持重量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7项和横向课题20余项。获得省部级奖励7项,其中2个.3个。2000年荣获陕西省第二届很好经济理论工作者称号。2005年获陕西省特等奖。

精彩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基于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重构了一系列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引发了对“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问题的大讨论。尤其是来,经济学界试图建立起一个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会经济发展现实的学科体系。
林毅夫认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应与靠前接轨,在如何推动中国经济学“现代化”方面,林毅夫提出一是要强调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规范化和一致化,二是要强调用实证方法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和市场化进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致力于中国经济学的本土化、规范化、靠前化。刘国光在一篇名为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文章中指出:所谓经济学的靠前化与本土化的问题,实际上是一般理论与特殊问题的关系,靠前化是指一般理论,本土化是指特殊问题:靠前化是向一般理论接轨,本土化是要虑中国的特殊情况。
结合我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在认真学了中国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及关于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论述之后,我们创建了“中国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贯穿其中的是对“中国特社会主义经济一般规律”的认识和分析。
我们认为,构建中国特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思路应当是: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根据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结构,确定中国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基本盾的发展问题,具体化为中国特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规律问题;二是根据十七大确定的基本路线,高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旗帜,依据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论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