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短笺 中国现当代文学 陈红华|责编:林颖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时光短笺 中国现当代文学 陈红华|责编:林颖 新华正版

6.1 1.5折 42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红华|责编:林颖

出版社海峡文艺

ISBN9787555022770

出版时间2020-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274页

定价42元

货号702_9787555022770

上书时间2024-06-05

凡凡图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卷  家的事
  父亲
  阿哥
  念想
  体检
  红包
  送花
  清舍
  阿爷
  烟火
  锅巴
  夜渐凉
  心甘情愿
  像个孩子
  安徽来人
  外公外婆
  年川大舅
  囡囡记a
  囡囡记b
第二卷  树的叶
  大树
  银杏
  清泉
  柚子
  榴花
  地莓
  四月
  花季
  春雨
  知否
  飞鸟
  才女
  初夜
  寻梦
  遇见

  突围
第三卷  年的昧
  菜地
  五云山
  老同学
  赤豆汤
  一九九三
  复读时光
  勾魂小吃
  儿时年味
  春时蔬
第四卷  夜的眼
  师傅
  大侠
  二哥
  致敬
  净土
  守店
  坚持
  惊魂
  久违了
  下雪了
  玩嗨了
  我和酒
  身体之外
  坐公交车
  江南有雪
第五卷  风的尘
  分水
  天目山
  干岛湖
  台山岛
  天子地
  七彩百合
  临安寻味
  湖州碎念
  八曲净舍
后记

内容简介:

    本书为散文集。全书共分,其中,家的事讲述父亲的手艺,母亲的隐忍,间的常,逝去亲人的点滴,以细腻的笔触书写人间情语。树的叶讲述自然生态与人文意蕴,拾撷校园情味。年的味讲述了童年与青春记忆,春时蔬与勾魂小吃,在字里行间活生香。夜的眼讲述了作者在时光长河中感悟到的人生哲理。风的尘讲述了作者走过的万水千山,将读者也带入到这个情境中。

作者简介:

    陈红华,笔名“书脸困觉猪”,“70后”,中学语文教师,桐庐县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桐庐县毕浦中学。
    2017年10月开始写文,作品被简书酋页投稿散文美食原创文字集等多个专题转载,并散见于钱江晚报富春文苑等刊物,已著散文50余万字。

精彩内容:

    父亲
    村庄深处,桑草青黄,席卷乡野;雾霭尽褪,已无风吹稻浪。
    眠完小酒,父亲说,我们这里太阳好,搬条竹椅,搁起脚.顾自在墙根眯起来。母亲拨弄着竹编上的豆子,朝我们说,今年了二百多斤;又捧出新炒的香瓜子,与我们嗑起来。
    恍惚间,父亲背着锄头,母亲拎着竹篮,一前一后,正朝着溪边菜地走去。
    1
    父亲是个老篾匠,吃百家饭,乡里村落小有名气。
    农家的家伙什,挑稻谷、打年糕、盛玉米的箩筐,烘尿片、晾衣物的背篓,搬泥砖、造土房拎挑的大小簸箕,养蚕的团编,夏天躺的篾床、睡的篾席,父亲都能做。
    那个年代。土地是命根子,出工记工分。父亲个小,在田里起早摸黑,也挣不了几个,图个温饱都不易。阿爷觉得没出路,叫父亲学手艺。父亲人小鬼精,又特别能吃苦,是众多徒弟里成器的一个。
    这里每户养蚕,父亲做团编不错。搭个木架,搁七八层,不占地,转着用。一般自家采来毛竹,师傅上门做;也有来预定的。父亲因此活儿忒忙。上工的子赶紧,夜里来家也不歇气,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昏黄的灯火下,天蒙蒙亮了,父亲手里的篾刀,一直舍不得停。几十年来.蚕茧价格稳中有升,父亲手头的活儿也从未断过。多少个除夕夜,他都是边看着春晚,边干着活儿,等着新年的到来。后来小镇制笔业兴起,套笔的多,竹凳子又火了。靠背的、坐的,高的、矮的,长的、短的,一订,是几十上百条。做竹凳是硬活,费手费劲;又是技术活,拐慢烧,插钉削竹.刻字也极讲究。父亲扳的竹椅,硬度好,用的时间久,碑传开了,订单排队。
    父亲的手艺极好,他又会钻,各竹类活都应付得了。譬如,父亲常说,篾席费工夫,又见功夫。手脚多,且活儿细。光是披篾,从一根毛竹,到竹丝片,得经多道手续。父亲熟门熟路.挺在行。将浸水后的竹丝咬住,用小径篾刀轻轻切开细,拉长,再拉长,如此,收放自如。极细的竹条从水盆里湿浸而过,细腻柔顺。一张上好的篾席,经年不破,光泽愈发黑亮,且清凉滑润。
    荒不了的手艺,管得了生计。那个年代,我和哥哥外出求学,食堂打菜吃,与老师一般的待遇。每月五元的伙食,足够两个小鬼开支了。人们印象中的霉干菜,我们都不曾多吃,这都得感谢我的父亲。而他至今歇不下来,七十几的人了,“做生活”还是一把好手。
    2
    回老家后,吃百家饭的子渐次淡去,父亲回归农事。好在本事还在,什么都不陌生,种些冬瓜、茄子、紫干豆、辣椒、青菜、萝卜菜、芋艿什么的。什么季节,种点什么。父亲说,他喜欢田间地头,季节所带来的那种喜悦感。
    那一,屋前小菜园,父亲领着我,拨开瓜藤。一个大冬瓜,埋在藤蔓大叶之下,五十来斤的青白皮,模样也周正。父亲嘿嘿笑了,招呼我过去捧;又拨开瓜叶,一个大的,躲在高坎边,硬生生地吊着。原来父亲早有伏笔,浇灌,见长,直待有些“好看看”了,才“露相”。第三个躺在密密的叶面下,迫近了才见真面呢,毛茸茸的,抱起来,更有分量。
    “田里还有一百多个呢!”父亲得意地说,“你妈还讲我种不起来,你们看看。等下我再带你们去田里,看看我新种的紫干豆,用了几百根的竹竿。”
    我们快步跟着父亲,向着他的自留地走去。
    田间菜地里,五六排整齐的竹竿,一直伸向远处。一人多高的竿子上,挂着花辫子般的紫干豆,近干株,在雨中青光光、紫油油的,饱满的样子令人欢喜。
    我们不由自主地下到泥沟地,顾不得鞋了。抬手摘,几下子一大把。
    “掉了不少,”父亲说,“两千多块了。”
    父亲其实真不闲着。这个季节,中饭后,他与母亲下田摘菜,几个小时在田里劳作。我们搭把手,摘着开心,捆几把放进竹篮里,又搬上车,也不觉得怎样。原来,置身事外的劳作,往往显得轻松;干得长了久了,哪里受得了。
    我的父亲母亲,每次三轮车拖回家,一把一把的捆好,往往干得腰酸背疼,倒床睡。子夜一两点,又去镇上菜场,吆喝个好价钱。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