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为何无聊 心理学 (加)詹姆斯·丹克特,(加)约翰·d.伊斯特伍德 新华正版
  • 我们为何无聊 心理学 (加)詹姆斯·丹克特,(加)约翰·d.伊斯特伍德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们为何无聊 心理学 (加)詹姆斯·丹克特,(加)约翰·d.伊斯特伍德 新华正版

32.6 5.6折 58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加)詹姆斯·丹克特,(加)约翰·d.伊斯特伍德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89585

出版时间2022-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304页

定价58元

货号701_9787544789585

上书时间2024-06-05

凡凡图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1、先锋心理学家15年研究心血之作,中文版还未面世已得到高度关注。詹姆斯丹克特实验室专研无聊心理学已15年,是该领域z活跃的研究者之一。本书英文版出版后即得到关注,三联生活周刊、果壳、利维坦等都进行了专题报道或介绍。2021年9月,詹姆斯丹克特还登上一席讲台,成为第869位讲者,讲述无聊的秘密。2、怪趣心理学实验,闻所未闻的数据,颠覆认知的发现。一名工人的无聊时刻,带来了蒸汽机的重大进步?更容易无聊的人也更容易自恋?无聊,并不是彻头彻尾的坏事?各种z新的心理学实验与统据,揭开无聊的与本质,打破我们关于无聊的陈旧认知。3、一部集成之作,一场科学发现与人文思想的自由对话。横跨心理学各个分支,兼论哲学、文学与艺术,通俗易懂,简明易读。4、既是轻松的科学读本,又是深刻的生活指南。解决无聊,从认识无聊开始,以的科学数据,再加哲学思索与心理学方法,本书教给我们应对无聊的组合方案。每个被手机围困、被科技催生出信息焦虑的现代人,都有必要读一读这本书,倾听无聊背后的声音,与无聊断舍离。

目录:

序言

章 无聊的别名

第二章 “刚刚好”原则

第三章 改变的动力

第四章 人生阶段

第五章 间接经验

第六章 特别环境中的无聊

第七章 找寻意义

第八章 正在形成的流行病

第九章 顺其自然

结语

注释

参文献

致谢

索引

内容简介:

动物和机器人也会无聊吗?无聊会导致肥胖、抑郁、特别主义?人到中年,中度无聊?犯罪倾向,和无聊真的有关系吗?当无聊来袭时,我们该怎么办?
    这是一部关于无聊的百科全书,也是我们如何应对无聊的指南。

精彩内容:

    章 无聊的别名
    你的目光离开洗碗池里的盘子,望向窗外的后院。一股烦躁涌上心头。你想做点什么,做什么都行但到底是什么呢?你一直心烦意乱,此刻刚刚注意到你的。
    它是一只澳大利亚牧羊犬,灰蓝斑点布满全身,深棕的斑纹勾勒出一张警觉的脸。它惯奔跑着将羊群或牛群围起来,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技能,但看起来它毫不费力。你每天遛两次,老实说,这已经是夸张的估计了。但是,对它这个活泼的小生物来讲还远远不够。它需要宽敞的空间,需要活动,需要一个目标和一份工作。这跟你没有什么分别。
    这会儿,没有羊群需要它赶进木栏,它只顾着绕着你的草坪全速奔跑,画出一道道宽阔的圆弧。通常,这会让你的嘴角上扬。这条一心追着自己的尾巴,偶尔会抓到它,这看起来很有趣。但也很没意义,你意识到。在这时,它停止了转圈,喘着粗气,捕捉到你脸上的笑意。它忧郁的表情让你的笑容慢慢凝固。你呆滞的神情让它察觉到,你没有解救它的打算。你不会做任何事来将它从烦闷中拯救出来。于是,一圈圈没有尽头、毫无意义的奔跑又开始了。
    它很无聊,你知道的,它也知道。如果你的也会觉得无聊,那你又有什么希望能解决自己的莫名烦躁呢?
    戴洛克爵士:“亲爱的,外面还在下雨吗?”
    戴洛克夫人:“是的,亲爱的。我都快烦死了。我烦死这个地方了。烦死我的生活了。烦死我自己了。”    这段对维多利亚时代生活的鲜活描述来自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的电视改编版。在此书中,狄更斯次引入了无聊(boredom)一词。虽然在此书之前,英语里已经有无聊的人(bore)这个词,法语里也早有ennui一词来描述一种倦怠的感觉,不过无聊一词直到1纪后期才被广泛运用在英语中。但是,没有概括这种体验的词语,不代表无聊不存在。
    无聊,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一直与我们同在。它是我们的生物的一部分,而我们的生物是由漫长的演化塑造而成的。无聊有着复杂又迷人的社会、哲学、文学、美学和神学历史——这一历史太过复杂,在此无法涵括。但是,要真正了解无聊、定义无聊,我们必须从某处着手。
    无聊简史
    彼得图希在他精彩的著作无聊:一部生动的历史中,将无聊的起源追溯至古代。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也许是个描写无聊的人。他有感于常生活的单调乏味,将无聊与恶心和厌恶联系到一起:
    这样过子有多久了?当然了,我会困,会唾,会吃,会渴,会冷,会热。这样的子是否没有尽头?都是周而复始的轮回。夜交替,四季更迭。过去的会再次到来。我没有做什么新的事,也没有看见什么新的东西。有时,这让我感到恶心。在很多人眼中,生活并不痛苦,但很空虚。
    塞内加抱怨复一的重复,显然,他的悲叹听起来并不过时,让我们想到那句“太阳底下无新事”。有人可能会说,传道书对单调子的哀叹要比塞内加的描述更早一些。在概述了财富和名誉带来的辉煌之后,传道书的叙述者说道:“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光之下,并无新事。”无论是塞内加还是传道书,两种怨语都强调了无聊的两层内涵。其一,无聊是一种负向体验;其二,它让你觉得没有意义可言,让生活看起来很空虚。图希甚至告诉我们,在公元2世纪的罗马,一个村庄纪念了一位,因为他神奇地将人们从不可忍耐的无聊中解救了出来!
    无聊源于对常生活缺乏激情,这种情绪在中世纪也赫然可见。一些学者认为,现如今我们所称、所理解的无聊源自拉丁语中的acedia,该词指的是对维持禁欲生活的灵修缺乏热情——一种精神上的疲倦和怠惰,以至于葬礼等仪式也失去其意义。
    无休止地重复每天的例行公事,这被当时的人们称作“正午恶魔”,它在隐居的僧侣们中间催生出了一种奇怪的感觉——既无精打采,又焦躁不安(这一对奇怪的盟友将在本书中反复出现)。“塞内加和僧侣们不仅指出了单调和无目的所具有的压迫本质,而且向我们展示出,无聊早已与我们同在,远早于狄更斯对它做出的描述。
    p712

精彩书评:

读完这本书,你会对什么是无聊,以及我们可以如何应对无聊有更深刻的理解。重要的是,本书告诉我们,与其和无聊做斗争,不如倾听无聊背后的声音。——华盛顿月刊这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无聊,引人入胜,而且极具启发。——卫报一部简洁又充满趣味的无聊小史。——泰晤士报(本书)完成了一个让科学发现和人文思想自由对话的叙述。——三联生活周刊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