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故事学推拿 家庭保健 于天源编 新华正版
  • 听故事学推拿 家庭保健 于天源编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听故事学推拿 家庭保健 于天源编 新华正版

32.6 5.6折 58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于天源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271363

出版时间202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22页

字数245千字

定价58元

货号300_9787117271363

上书时间2024-06-05

凡凡图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篇 听故事 学治学

001 在我的教案里,夹着这样一张出租车票

002 你吃我一个烤白薯,我让你记一辈子

003 从捏面人到学推拿

004 我与捏面艺人的一组对话

005 “三壶”的故事

006 在技能学中如何用心来“看”

007 学会听也是一门学问

008 从白大衣到制服,再到崇高的职业

第二篇 听故事 学理论

009 高层次推拿

010 推拿用力原则之“整体用力”

011 到底什么样的手法好

012 “普同一等,皆如至亲”的推拿格局

013 推拿中的“黑穴”

014 女院长的一个字,影响了我的推拿理念

015 从头晕看推拿中的“三因制宜”

016 颞下颌关节炎的及衍生的治法

017 什么样的疼痛是退变

018 “手为模”——一个找寻了20年的词

019 松而不懈,紧而不僵

020 为什么患者说他揉得糊里糊涂

021 部位未暴露,结果

022 有一种痛因骨质疏松引起

第三篇 听故事 学手法

023 “伤科法”——摸法

……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6篇,包含122个故事。篇为听故事学治学,即学学态度、学精神、学方法;第二篇为听故事学理论,即学有关推拿的理论;第三篇为听故事学手法,即学推拿常用手法的作、作用;第四篇为听故事学临床,即学推拿临床的从医态度、诊断和方法;第五篇为听故事学保健,即学人体主要部位的保健方法;第六篇为听故事学练功,即学主要部位的功能锻炼方法。
    本书的特点有四:,寓理论于故事,以故事为载体,让理论从容落地;第二,以讲故事的形式再现真实场景,借助图片生动地呈现文意;第三,图文并茂,推拿手法配有典型图片;第四;每个故事后都有专业提示,使读者更容易把握重点。
    本书可供推拿专业人员、医学院校师生、推拿爱好者阅读参。推拿专业人员可以学相关经验,医学院校教师可以积累素材和方法,医学院校可以学专业知识,推拿爱好者可以学锻炼方法和保健方法。

精彩内容:

    001  在我的教案里,夹着这样一张出租车票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工作者。看,一个出租司机对我们治学的启迪。
    在我的教案里,夹着这样一张出租车票。
    那张出租车票是2010年1月1318:33上车,18:47下车。在这14分钟7.6公里的车程里,我和司机有一番对话。
    那天因工作忙,晚上6点多才想起来爱人出差,我要回去给孩子做饭。我急匆匆走向单位西门。在距西门还有20~30米远时,我看到在西门外的主干道上,一个亮着顶灯的出租车从南向北开着。我想,完了,过去一辆空车,这时间多不好搭车呀!
    可在这时,这辆车停了下来。我快跑几步,上了车,对师傅说:“师傅,您好!望京花园。”
    “好嘞!”那师傅答应了一声,起步了。车还没开出去100米呢,师傅问:“我这车开得怎样?”
    我说:“这百十米,怎能看出您开得怎样?”
    “冲我刚才那一脚刹车。”司机师傅说。
    我一想,对呀,刚才他怎么把车给停下了呢。于是问他:“要是这么说,您还真不错。您离那么远,天又那么黑,怎么知道我要搭车?”
    “我用余光一扫,看你走路那,知道你要搭车。”司机师傅停了一下,继续说:“你看学东西,有的人一看会,有的人一学会,有的人打着骂着都学不会。”
    路上,司机师傅还跟我聊了许多开车拉活儿的故事。    我和司机师傅一直在聊,临下车时,我说:“您给我打张票吧,您和您的故事会进入我的课堂的。”
    专业提示
    每个行业都有的工作者。这位出租司机用心做了,做得非常好,对我们治学有很大启迪作用。
    002  你吃我一个烤白薯,我让你记一辈子
    这个烤白薯连同它的制作者真的能让我记一辈子。看,一个农民对我们治学的启迪。
    1995年底到1996年5月我们与中软大厦里的一家公司合作开发“中国按摩推拿学计算机多媒体辅助系统”。当时北京的三环路断路施工。坐公交车只能到现在的蓟门桥附近。下车后要先向西再向南步行2.5公里左右,从路的北侧找个合适的地方,穿过施工现场,到达三环路的南侧,去往位于学院南路的中软大厦。
    中午结束门诊后,因时间紧迫,来不及吃午饭,我直接赶往公司。在穿越三环路施工现场时,一位农民模样的人冲着我喊:“小伙子,过来,吃个烤白薯吧!”其实我看见他了,也看见他那个烤白薯的大铁桶了。但是他及他的烤白薯根本没引起我的注意。为什么呢?凡是吃过烤白薯的人都知道,一般我们都是闻到烤白薯那特有的香味,才会唤醒我们的食欲,接下来是闻着味儿去买。而他这个摊儿跟这种香味儿好像没啥关系似的。
    我说:“不吃!不吃!没时间了。”
    “你等等。”他说:“你吃我一个烤白薯,我让你记一辈子。”
    听他这么一说,我一想,反正也没吃饭呢,好坏是它了。
    当他掀开铁桶时,我有些心凉,为啥?因为还是没闻着香味。但我还是选了一个比较大的烤白薯,心想,怎么也得“以量取胜”呀。
    交钱时我还说了句:“记什么记一辈子呀?”
    他说:“你站我这儿吃,不好吃钱还给你。”
    我们都吃过烤白薯。凡是大个的,都被烤成“外糊里熟”。我一看我拿的这个,不但没香味,而且外面还没糊,心想,闹不好还是个生的吧。
    可当我开这个白薯时,一股香味径直扑向我的嗅觉中枢。这香味,太熟悉了、太浓了、太了。
    再定睛观看,白薯肉黄黄的,还在冒着热气,香味奔向四方,食欲催我张,形象全然不顾。
    在我说“不错”的同时,放下了半个,开始揭那半个的白薯皮。毕竟是施工现场,毕竟是煤火烤制,不能把灰呀、沙子呀都吃进去吧。
    我左手旋转白薯,右手捏住一点白薯皮,薄薄的一层皮儿很容易撕下来了。那诱人的“小鲜肉”在眼前,但见那“小鲜肉”略焦但没糊。
    我不知未来50年还能不能记住这块白薯和他的制作者,但它与他已经在我的脑海里呆了20多年了。
    他并没有让香气到处“张扬”,也没有把它烤成“外糊里熟”那样接地气。但是它的香一点没浪费,全被我吸到了;它熟、它没糊,没有让我用牙去啃白薯皮上的“小鲜肉”。
    更重要的是,他和他的“作品”已经让我回味了20年,并经常走入我的课堂,让听过我讲课的知道:做什么都容易上手,但做到很好十分不易。
    学推拿更是这样。
    专业提示
    做什么都容易上手,但做到很好十分不易。
    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