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巴金闲谈 杂文 姜德明 新华正版
  • 与巴金闲谈 杂文 姜德明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与巴金闲谈 杂文 姜德明 新华正版

7.8 2.8折 28 全新

库存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姜德明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1151989

出版时间2018-11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32

页数228页

字数130千字

定价28元

货号710_9787541151989

上书时间2024-05-09

凡凡图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作者通过与巴金交往闲谈的若干事,让我们得以看到一个不同以往作为文学大家被神话了的巴金,而是看到了一个在生活中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的巴金。

目录:

小  引.................001场春雨...............005又是一个春雨天.............009安静的早晨...............013春天,在上海..............018夏的访问...............021冬天的印象...............027一次盛会................030在北京饭店...............032秋漫话................035雨天谈书................044病房问答................051再访病房................059西子湖畔................068又访西子................077巴金与《夜未央》............082《茵梦湖》的版本............085费新我画《家》.............088巴金不是“旅行家”...........091茅盾·巴金·《烽火》..........095《无题》及其他.............100《萧萧》与巴金佚简...........103巴金为冰心编书.............106批判巴金一例..............109可爱的小书...............113反法西斯的书..............116《书评研究》余话............122巴金与曹禺的友情............124“明”书事..............128《家书》何罪?.............132《简·爱》跋语.............137关于徐成时...............140——致《点滴》编者周立民走近巴金................143《十年一梦》增订本编后附记.......147巴金致姜德明书信(1977.9—.3)1.“不能像十一二年前那样熬夜了”...1512.“我的小说还是摆脱不了老调,又嫌长了些。”...........1533.“我的记忆力逐渐衰退,幸好感情未变,因此还想写小说,也想写散文。”...1554.“纪念朱洗的文章有会完成的”.1575.“我打算写几篇散文,却一直没有时间动笔,我也着急啊!”.......1596.关于“文学丛刊”等书籍的封面设计.1617.“《创作回忆录》我还要写下去。”...1638.“我始终不知道我的文章给人大改了。”.1659.“您需要什么书,不妨告诉我……”..16710.“现在写文章,只是想做个结,算一笔账,教育后代。”.........16911.“您喜欢书,我有些书送给您……”..17112.关于编辑《烽火》的事.......17313.“创办一所‘现代文学资料馆’,您感兴趣吗?”............17514.“我们目前需要创办一个这样的中国现代文学资料馆。”.........17715.“《序跋集》的设想是可行的。”....17916.“文学资料馆的事还需要大力鼓吹”..18117.“目前是写字吃力……”......18318.“我可以捐赠一部分书刊、资料和开办费。”...............18519.“关于茅公,我有许多话可写……”..18720.“《序跋集》算交了卷……”....18921.关于生活出版社的商标.....19122.关于发表《答井上靖先生》的事...19323.关于选载《随想录》的事......19524.关于选载巴金书简的事.......19725.“这封信也是我的心里话啊!”....6.关于选编《随想录》选集的事....20127.“集子的名字依你用《十年一梦》吧。”...............20328.“我的文章通过您能够同广大读者见面,我应当感谢您。”..........20529.“《十年一梦》稿费请代捐文学馆”..20730.“打算下月初回成都看看,不是‘游山玩水’,不过是向故乡告别……”...20931.“我的译文也不见得高明,可能是借别人的酒杯盛自己的酒。”.......21132.“谁也想不到,我买进自己写的书,一本一本地寄赠外地的朋友,会多么困难,多么吃力!”.........21333.“我在和热浪搏斗,子过得有意思。”21534.“我在上海几年脚不出户,能告诉我一点信息,或让我看到两本好书,您算是行了善。”............21735.“……我去了一趟杭州,十八天,呼吸了新鲜空气……”.........21936.“托尔斯泰晚年的痛苦我现在了解了。”22137.“我并不悲观,现在在料理应当做好的一件一件事情。”..........223后  记.................226增订版附记...............228

内容简介:

作者通过与巴金交往闲谈的若干事,让我们得以看到一个不同以往作为文学大家被神话了的巴金,而是看到了一个在生活中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的巴金。巴金爱书、痴书,喜欢买书,收藏书,但又不占有书,他把自家的多年藏书捐献出去,以造福更多人;他关心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提携新人,倡导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建立出谋划策、贡献力量。通过对巴金写书、编书详情的介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关心,热爱祖国,把个人的命运和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一个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的作家。文章后还收录了些巴金的书信原稿,让我们有幸能够更加直观地走进巴金这个作家的世界!

作者简介:

姜德明,男,山东高唐人,1929年生于天津,不错编辑,有名藏书家。著有姜德明书话、余时书话、与巴金闲谈、书衣百影等书话作品集,散文集有南亚风情、绿窗集、清泉集、寻找樱花、雨声集、流水集、与巴金闻谈、书边草、书梦录、活的鲁迅等。

精彩内容:

巴金与曹禺的友情巴金与曹禺数十年间的友谊,是个说不尽的话题。从战前巴金初读曹禺的雷雨手稿,直到20世纪80年代他每次北来,曹禺要一数见巴金,并长时间逗留在巴金的旅舍里,哪怕是与老友一起逛一逛东安市场,彼此也很好愉快。进入90年代以来,他们却经常住在医院里。1991年夏天,我往华东医院去看巴老,谈及曹禺,老人不感伤地跟我说:“他躺在北京的医院里,有两年了吧。曹禺很想见我,我也很想见他。可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们俩都行动不方便,恐怕很难了。”讲到曹禺未完成的剧作桥,巴老说:“我一直劝他抓紧时间完成它”沉默许久,我才答非所问地说:“你们两位可以利用录音带来互相交谈。”巴老依然沉默不语。隔了很久,在第二年的春天,黄宗江兄去看曹禺,偶然同他讲到我写的巴金访问记中说过的上面那段话,曹禺要看看,我只好把剪报寄到曹禺的病房,并说明不必退还。没过几天,便收到他3月25写的短简和附件,信上说:“奉上您寄来您看望巴老后写的文章剪报,十分高兴。”对巴老的几句话,他竟如此看重,我很意外。因又想起1981年我请他写一篇响应巴老建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的事,当时他的态度分外认真,甚至过分敏感,也超出了我的想象。当时我还请了冰心、臧克家、孔罗荪、唐弢诸位写了响应文章,分别在报副刊上发表。曹禺很快便寄来一篇千字文,没有标题,因是书信体,我代拟了致巴金——响应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作标题。他3月26来信,郑重提出了标题不当,理由是:“题目十分狂妄。也不切题。”他提出保留副题,标题可改为一封信。我看了十分惶恐,一方面为他如此尊重巴老的感情而钦佩;另一方面也为自己无意间“伤害”了巴老而失悔。信中还嘱我不要改动文中如下一句:“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出李、杜、出关汉卿、出曹雪芹、出鲁迅的时代。”因为“四个‘出’字有劲,请勿删去。名字系按时代前后排的,请勿颠倒”。曹禺先生的意见,我当然尊重,只是想了想:致巴金怎么会伤害了巴老或不切题呢,又想到他是否太小心谨慎了,当年这位戏剧大师的笔墨天马行空,有雷霆万钧之势,可以震撼人心,为什么如今这般拘谨而顾虑重重。我在电话中告诉曹先生标题照改,并说明我也是在发稿时临时拟定的标题,不好。但,同时也解释致巴金似乎并无不尊重巴老之意,一封信不如致巴金更明确。没想到曹先生又犹疑不定起来,变得很好说话,像是一位从善如流的宽厚前辈,马上同意了我的意见,见报时还是用了致巴金的标题。这个细节,让我想到曹禺先生的确过于谨慎,也谦虚过分了。我与曹禺先生往来不多,对他的格了解不深。很早的接触是在1961年6月1节,我请他给我们副刊写了一首应景的诗歌谁活在我们心当中。那时他住在铁狮子胡同的戏剧学院宿舍,离我住的东四十条报社宿舍很近,我是去他家里取的稿。当时他也一再声明,如有改动,万勿客气。我联想到,解放初期他修改雷雨的失败教训,可能是听到过什么批评意见,疑虑之下即胆战心惊地大改特改了一番。在这封致巴金的信中,曹禺还检讨自己没有听巴老的劝告,下决心抛开那些“记不上账的紧张生活”,多写点东西;不应该忙着干那些力不胜任的杂事,责备自己太“好热闹”了!这是在老朋友面前吐出的肺腑之言。曹禺先生晚年的创作不多,有限的作品也没有像当年那样放出异彩,原因是多方面的。太“好热闹”,的确耽误了自己的创作时间。80年代中期,曹禺先生又说:“中华共和国成立后,是搞运动,从批判武训传开始,运动没有中断过。虽然,我没当上右派,但也是把我的心弄得都不敢跳动了。做人真是难啊”(见梁秉堃曹禺老师的心事,载1998年9月3读书人报)曹禺被政治运动吓得都不敢跳动了,哪里还有心情创作。他不是不想写,怕是被吓得不敢动笔了。曹禺创作上的痛苦和盾深为人们同情,而巴金让他多写点东西的劝告,不是也应该让我们时时深记吗。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