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桓与鲜卑::: 史学理论 马长寿 新华正版
  • 乌桓与鲜卑::: 史学理论 马长寿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乌桓与鲜卑::: 史学理论 马长寿 新华正版

26.5 4.6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长寿

出版社崇文书局

ISBN9787540367718

出版时间2022-07

装帧其他

开本16

定价58元

货号709_9787540367718

上书时间2024-05-09

凡凡图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叙

一乌桓、鲜卑在中国的地位、特点及其作用

二乌桓、鲜卑的起源及迁徙

三北魏之移民代都

四山东、河西、南朝文物制度对北朝的影响

五拓跋鲜卑的两次南迁及其汉化

第二章乌桓

一乌桓的邑落公社

二乌桓与匈奴、鲜卑以及汉朝的关系

三乌桓的分散与融合

第三章前期的东部鲜卑

一东部鲜卑的起源和邑落公社

二檀石槐军事大联盟的建立

三轲比能的复兴

四促进鲜卑部落军事联盟实现的若干因素

第四章后期的东部鲜卑

一慕容部、段部、宇文部的源流、迁徙与融合

二慕容鲜卑在黄河流域建立政权

三诸燕衰亡的原因

第五章拓跋鲜卑

一拓跋鲜卑的起源和迁徙

二拓跋部和以拓跋部为中心的部落联盟之形成

三计授田、分土定居和宗主督护制

四从部落联盟过渡到

五北魏初期在畜牧和农耕业上所体现的生产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是历史学家马长寿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分为序、乌桓、东部鲜卑、西部鲜卑四章,共二十万余字,简明扼要地叙述了乌桓与鲜卑这两个古代部族的起源、迁徙、发展、融合,以及他们在中国历的地位及特点、与周边部族及政权的关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变化等。全书脉络清晰,论证严密,细节与概论相结合,是了解乌桓与鲜卑的入门书,也是该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品。本书早由上海出版社于1962年出版后,不断重版,近一次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重版。

作者简介:

马长寿(1907—1971),字松龄,山西昔阳人,中国的民族学家、学家,1933年于大学社会学系,后多次深入中国西南进行民族调查,留下重要的民族调查报告和学术。20世纪50年代后转向中国少数民族史研究,对匈奴、乌桓、鲜卑、氏、羌、突厥等族的研究做出开创贡献。代表作有北狄和匈奴突厥人和突厥汗国氐与羌乌桓与鲜卑彝族古代史等。

精彩内容:

章叙一乌桓、鲜卑在中国的地位、特点及其作用自春秋战国以来,我国北方的阿尔泰语系诸族与中原汉族发生关系早而又多的,首先是北狄和匈奴,其次便是乌桓和鲜卑。乌桓和鲜卑二族初起源于蒙古草原的东南部和东北角,正巧都在中蒙古自治区的境内。后来他们大部分进入中原,跟汉族在一起错居杂处,过着共同的政治经济生活,前后达数百年之久。其中有些部族,他们的上层阶级在四、五、六、七世纪在黄河流域各地建立过大小不同的政权,统治过汉族以及其他各族。建国较多的是鲜卑族。五胡十六国中,鲜卑族建立了前燕、西燕、后燕、南燕、西秦、南凉。十六国之后,有北魏、东西魏(称为拓跋魏)、北齐、北周。此外还有一个在青海地区建国很久的吐谷浑王国。其中疆域大、实力强以及立国年代较久的是北魏。北魏盛时的疆域,北逾阴山,西至西域的东南部,东接高丽,南临江汉。1整个中国它统治了一半,形成数百年的南北朝对峙之局。鲜卑建国的历史和乌桓徙居内地的经过,在一般通大致有所叙述。但乌桓和鲜卑的历史比较复杂,他们与汉族的关系也比较长久,因而有许多问题并不曾十分妥当地解决。例如乌桓和鲜卑的起源问题,其中包括起源的地点和年代、东部鲜卑与拓跋鲜卑的区别等问题。这些问题表面看来似乎无关大体,但在民族,部落的起源与部族的形成有直接联系,所以与起源有关的一座山和一条河都不应轻易放过。从古到今对于“乌桓”“鲜卑”“拓跋”这类名称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其中有些牵强附会,如汉名臣奏云鲜卑是秦始皇时修筑长城的徒人出亡塞外后的子孙,并释“鲜者,少也。卑者,陋也。言其种众少陋也。今其人皆髡头、衣赭,手足库肿,此为徒人状也”1。这种说法虽出自汉代名臣应奉的奏议,但它缺乏历史根据,故不可从。又如魏书帝纪序纪云:“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此说清代在魏书官氏志疏证中已经加以驳斥,亦不可从。因此,我们对于“鲜卑”“拓跋”等名称有必要做进一步的证。在国语和楚辞上虽然有“鲜卑”之名,但明代末年金李的国语刊本“鲜卑”作“鲜牟”,而楚辞上的“小腰鲜卑”亦仅是指一种犀毗郭落带钩,并非指鲜卑人而言。且史记汉书都不曾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