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是可爱的人 杂文 魏巍 新华正版
  • 谁是可爱的人 杂文 魏巍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谁是可爱的人 杂文 魏巍 新华正版

13.5 5.9折 23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魏巍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089130

出版时间1972-05

装帧其他

开本32

页数138页

字数89千字

定价23元

货号127_9787020089130

上书时间2024-05-08

凡凡图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1951年4月11报版头条发表了魏巍的这篇文章谁是可爱的人。阅后批示:“印发全军”。读后连声称赞:“写得好!很好!”在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上讲话时,竟推开了讲稿,对着话筒大声说:“在座的谁是魏巍同志,来了没有?请站起来,我要认识一下这位朋友(这时,全场都望着从座位上站立起来的魏巍,热烈鼓掌),我感谢你为我们子弟兵取了个‘可爱的人’这样一个称号。”

1957年莫斯科艺术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谁是可爱的人的俄译本。c马尔科娃在序言中写道:“魏巍属于在民觉醒起来进行、在动荡的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那一代青年作家。1920年,他出生在河南省郑州市一个小职员家庭里。家境连年的贫穷,很早使未来的诗人、作家经历了艰苦的生活,很早促使他觉醒起来,抗议笼罩在社会的不公魏巍的这些特写作品现在已经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在这些作品中,他真诚地赞美、歌颂朝鲜前线的民志愿军。他的每一篇特写,都浸透着难以遏制地相信普通人、相信的光明未来的信念。这些特写作品,现在仍未失去其魅力。”

目录:

朝鲜同志

火与火

前线童话

在风雪里

战斗在汉江南岸

火线春节夜

谁是可爱的人

战士和祖国

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

冬天和春天

前进吧,祖国!

挤垮它

祝贺

这里是的东方

勇士镇守在东方

写在凯歌声里

依依惜别的深情

我怎样写《谁是可爱的人》

内容简介:

谁是可爱的人是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优选于1951年4月11在报刊登。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数代。从此之后,广泛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可爱的人"。本文写的是1950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艰苦阶段,志愿军战士英勇反击美国侵略军的英雄事迹。

作者简介:

    魏巍(1920—2008),原名魏鸿杰,笔名魏巍、红杨树。生于河南郑州。1942年,创作长诗黎明的风景 。1938年,进入延安抗军政大学。 1951年4月11,在报刊登通讯谁是可爱的人,在引起了广泛反响。1952年,完成中篇小说长空怒风。1956年,完成电影小说红的风暴。1978年,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东方。1982年,凭借东方获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长篇小说东方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精彩内容:

    火与火
    在朝鲜,倘若你是一个从前并没有到过朝鲜的人,你已经再也不能看到朝鲜原来是甚么样子了。多少城镇和乡村,在敌机滥炸下,已经成了混着白雪的焦土。勤劳的朝鲜,他们世世代代建筑的居住的这些地方,他们的子女歌唱过舞蹈过的这些地方,现在只是在地图上留下了一个名字。可是,我要告诉你,它给朝鲜的,决不是恐惧和凄凉,而是另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像朝鲜那些倔强的无尽的峰峦一样,站立在全朝鲜的每一块地方,它的名字叫做“仇恨”。
    在一个雪夜,我们赶到了熙川。它过去曾是热闹的城市;现在,在拥着白雪的焦土上,只能看到一座孤零零的钟楼和几扇断墙。即使这样,据说敌机每天还要轰炸几次,我真不知道它们还要在这里轰炸甚么东西!
    为了找一个歇脚处,我们不得不在附近的山沟里找了一个人家。这个“家”,是熙川的老百姓临时在山坡上挖了几个坑,用树枝和稻草搭成的窝棚。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一个名叫刘秉烈的孩子。这个孩子,虽然只有十三岁,但却像成年人一样地沉默着坐在我们的身边。他跟我们说,战前,他的父亲是工人,他在附近的中学校里读书。那时他曾想过:要好好学,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把自己的,建设成为一个没有穷人的。但是,他的学校被炸毁了,他失了学。接着,他的家又被炸毁了。在被炸的那,他次看到了三十多具零乱的尸体,倒在他的周围。说到这里,他的眼睛出火光。他狠狠地说:“他们毁灭了我们的城市和乡村,连不会说话的小孩子也炸。我要把那些家伙,全打死,全咬死!”他用手指着熙川说:“你们看吧!那不是我的家吗!”同志们又看了看那一片高高低低的土堆,还有那座孤零零的钟楼。有人问起他今后的希望,他毫不犹豫地说:“我要当一个军的战士。”可是我们说:“你的年龄是不够的呀!”他愁闷地低下了头。仇恨使这个十三岁的孩子成熟了。他的眼光照着我们,是这样地沉郁和坚强;使我们不敢相信,坐在我们身边的是一个孩子。
    在顺川北二十里,一个叫金谷里的小庄,我遇到了一个七十岁的老妈妈。当我们住在她那里的那天夜里,她怀里抱着她的孙子,一整夜坐着,给我们盖好从身上滚落的大衣。等到第二天我们醒来的时候,她还像母亲般地守着我们。她穿着白衣白裙,头发也已经白了。
    我问她家里还有些甚么人,老妈妈往我身边凑了凑,眼睛望着我们,带着极痛苦的表情。她说:她的二十七岁的儿子,被美国鬼子杀死了。他们是把他从山沟里找出来,打得眼珠都不转的时候,又用石头砸死的。她用两只枯老的手比画着她儿子惨死时的情景。她回想着,反复地叙说她的儿子是那样一个又聪明又老实的人,和和气气的、有说有笑的,村里人谁都爱他、夸他。他们家是那样地生活着。可是,现在只剩下了她和她的媳妇跟一个不会说话的孩子。说到这里,老妈妈身向前倾,两只干枯的手紧紧地攥住我的两只手,对着我的脸大声地说:“孩子们!孩子们呀,你们快抓住杀我儿子的凶手吧,你们把他们打死、撕碎吧!”她好像怕我们听不清楚,又攥住每个人的手,拍着每个人的胸说了一遍。她的老年人的干枯的眼窝里,有几粒似乎闪着火光的眼泪,滴到我们的袄袖上。我知道这不是普通的眼泪,这是仇恨的火珠。
    在壤附近,我还遇到一个朝鲜的新闻记者。他的炸伤的手缠着绷带,靴筒上留着弹痕。在撤退的时候,他和在一起,徒步跋涉了二十五天,走了一千七百里路,被包围了二十次,都被他冲了出来。当我们问到他的家,他说,他有着一个年轻可爱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他的妻子是朝鲜一个有名的歌手。可是直到现在还不知道他妻子和孩子的消息。当他叙述这些情形的时候,他是那么痛苦,可是他是在笑着说的。他又说:“我们辛辛苦苦建设了五年,现在却被敌人炸毁了。我现在只有一支,一支笔,一个本子。我现在也不想家,也不想我的爱人和孩子,心里只有一个东西,是复仇和胜利。”这是一个朝鲜知识分子的声音,是包含着痛苦和仇恨的刚强的声音。
    p151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