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通史 张兰菊编 新华正版
  • 中国通史 张兰菊编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通史 张兰菊编 新华正版

13.7 2.0折 69.8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兰菊编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2197971

出版时间2014-01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16

定价69.8元

货号710_9787502197971

上书时间2024-05-07

凡凡图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远古【前80o万年-约前21世纪】
  盘古氏开天辟地
  黄帝阪泉战蚩尤
  尧舜禅让传美名
  大禹治水定九州
夏朝【前21世纪-前16世纪】
  父死子继家天下
  夏桀失人心
商朝【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
  商汤有道奴为相
  文王访贤得太公
  商纣王鹿台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
  周公吐脯,天下归心
  民逐厉王
  幽王烽火戏诸侯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郑庄公不尊周天子
  曹刿主动请战
  齐桓公九合诸侯
  虞公贪利
  五张羊皮买人才
  重耳的流亡生涯
  晋文公退避三舍
  秦晋崤山大战
  楚庄王一鸣惊人
  伍子胥发誓灭楚
  孙武吴宫试兵
  勾践卧薪尝胆
  功成身退的范蠡
  晏子不辱使命
  老子骑青牛出关
  孔子困厄仍坚守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三家分晋战国始
  西门豹破除迷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商鞅南门立木
  孙膑和庞涓斗智
  墨子守城破云梯
  赵武灵王胡服骑
  冯谖客孟尝君
  庄子论道,玄之又玄
  苏秦的“间谍”生涯
  张仪拆散联盟
  屈原爱国沉江
  田单大摆火牛阵
  蔺相如完璧归赵
  触龙说服赵太后
  赵括纸上谈兵
  毛遂脱颖而出
  信陵君符救赵
  李冰修筑都江堰
  神医扁鹊的故事
  “大投资家”吕不韦
  荆轲刺秦王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
  秦始皇统一六国
  焚书坑儒
  长城尚在不见始皇
  赵高指鹿为马
  陈胜揭竿
  项羽破釜沉舟
  刘邦起兵反秦
西汉【前206年-25年】
  惊心动魄鸿门宴
  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背水一战
  楚霸王乌江自刎
  田横与五百壮士
  叔孙通制定朝仪
  匈奴雄主
  吕后临朝称制
  晁错削藩惹祸
  威震敌胆两将军
  李广功高难封侯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大经营家”桑弘羊
  张骞出使西域
  苏武北海牧羊
  司马迁忍辱写《史记》
  之祸起深宫
  三朝重臣霍光
  王昭君出塞
  失败的改革家王莽
  绿林赤眉
  昆阳大战定胜局
东汉【25年-220年】
  刘秀小忍成大谋
  不畏权贵的洛阳令
  白马驮得佛经来¨
  投笔从戎的班超
  蔡伦改进造纸术
  张衡创制地动仪
  跋扈将军梁冀
  党锢之祸
  黄巾大
  连环计王允除董卓
  曹挟天子令诸侯
  官渡之战灭袁绍
  孙策占据江东
  刘备三顾茅庐
  周瑜火烧赤壁
三国【220年-280年】
  吕蒙白衣渡江
  陆逊火烧连营
  诸葛亮七擒孟获
  马谡轻敌失街亭
  司马昭的野心
西晋【265年-318年】
  王?楼船破吴
  晋惠帝和贾南风
  魏晋名士自风流
  石崇与王恺斗富
  八王之乱祸西晋
  李特流民大
东晋【317年-420年】
  王与马
  祖逖中流击楫
  大野心家桓温
  王猛扪虱谈天下
  干宝写《搜神记》
  千古书圣王羲之
  淝水之战破前秦
  顾恺之为母画像
  陶渊明归隐田园
南北朝【420年-589年】
  刘裕智摆却月阵
  大发明家祖冲之
  冯太后和孝文帝改革
  仁义梁武帝
  之音后庭花
隋朝【581年-618年】
  隋文帝统一中国
  杨广弑父夺皇位
  瓦岗军开仓放粮
唐朝【618年-907年】
  李渊太原起兵
  玄武门之变
  魏征直言敢谏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文成公主入藏
  玄奘西行取经
  武则天篡唐称帝
  酷吏横行的年-代
  禅宗六祖慧能
  唐明皇与杨贵妃
  李林甫蜜腹剑
  鉴真东渡扶桑
  李白风流天下闻
  杜甫以诗记兴衰
  安禄山包藏祸心
  张巡坚守睢阳
  氏兄弟首举义旗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
  郭子仪单骑退回纥
  李想雪夜下蔡州
  牛李党争四十年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
  朱全忠杀宦官
  李存勖宠信伶人
  耶律阿保机建辽
  “儿皇帝”石敬瑭
  乱世不倒翁冯道
  以词闻名的李后主
宋、辽、金、西夏【960年-1279年】
  赵匡胤陈桥兵变
  太祖杯酒释兵权
  精明能干的萧燕燕
  宋军兵败高梁河
  赤胆忠心杨家将
  吕端大事不糊涂
  寇准的三起三落
  李元昊建立西夏
  铁面无私的包拯
  范仲淹心忧天下
  狄青不怕出身低微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王安石的富国强兵梦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
  奉旨填词的柳永
  乐天才子苏东坡
  奇男子阿骨打抗辽
  东京的太学风潮
  徽钦二帝成俘虏
  宗泽三呼“过河”
  金兵被困黄天荡
  岳飞大战爱华山
  “莫须有”的冤狱
  以少胜多的采石之战
  亘古男儿一放翁
  铁马辛弃疾
  朱熹传授理学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韩饨胄草率北伐
  耶律楚材“以儒治国”
  贾似道粉饰太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
  惨烈的襄樊之战
  一身正气文天祥
  张世杰死守屋山
元朝【1271年-1368年】
  蒙古铁骑闯欧亚
  大元帝师八思巴
  马可?波罗东行记
  书画双绝赵孟?
  关汉卿与《窦娥冤》
  石人一出天下反
明朝【1368年-1644年】
  乞丐皇帝朱元璋
  明太祖严惩贪吏
  胡蓝之狱,殃及无辜
  朱棣装疯夺皇位
  郑和七下西洋
  土木堡的惨败
  忠臣于谦的悲剧
  杨继蛊冒死劾严嵩
  海瑞备棺上书
  务实的改革家张居正
  戚继光驱逐倭寇
  李时珍重修本草
  不了了之的“梃击案”
  九千岁魏忠贤
  利玛窦来华传教
  通俗文学家冯梦龙
  足智多谋的努尔哈赤
  李自成陕北起事
  张献忠奇袭襄阳
  吴三桂借清兵入关
清朝【1644年-1911年】
  史可法死守扬州
  夏完淳怒斥洪承畴
  郑成功收复台湾
  -康熙除鳌拜
  康熙定三藩之乱
  抗击沙俄,护卫北疆
  康熙帝三征噶尔丹
  历算大师梅文鼎
  炙手可热的皇位
  雍正大兴文字狱
  西藏的金瓶掣签
  曹雪芹写《红楼梦》
  暮年-乾隆接见英使
  纪晓岚与《四库全书》
  白莲教大
  贪官和砷的倒台
  林则徐虎门销烟
  陈化成血战吴淞
  洪秀全金田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
  《李秀成自述》之谜
  英法联烧圆明园
  西太后垂帘听政
  “中兴之臣”曾国藩
  左宗棠收复新疆
  镇南关大捷
  中黄海大决战
  李鸿章赴谈判
  台湾的抗风潮
  袁世凯的发迹
  康有为变法改制
  严复翻译《天演论》
  八国联军进北京
  伦敦历险
  鉴湖女侠秋瑾
  汪精卫刺杀载沣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武昌
【1912年-1949年】
  国大盗袁世凯
  宋教仁遇刺
  张勋的复辟丑剧
  五四爱国运动
  中国的诞生
  冯玉祥“逼宫”
  国共合作北伐
  “八一”南昌
  井冈山会师
  张学良东北易帜
  九一八事变
  四渡赤水出奇兵
  西安事变
  卢沟桥事变
  八百壮士守四行
  型关上起硝烟
  军大屠杀
  张自忠以身殉国
  叛党投敌
  巨枭戴笠钻营记
  戴安澜入缅抗
  “名将之花”命丧太行
  女间谍川岛芳子的末
  转战陕北
  挺进大别山
  百万雄师过大江
  “民站起来了!”

内容简介:

张兰菊编著的中国通史(上下版历史经典插画读本)精选了中国历目前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以一个个小故事的形式为大家讲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同时中国通史(上下版历史经典插画读本)配有二百余幅名家手绘的古典插画,精美生动,和文字相映成趣,帮助大家更轻松地学历史。

精彩内容:

下册    朱全忠杀宦官    唐朝朝廷了黄巢军之后,变得十分混乱。地方上,新老军阀各霸一方,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中;朝廷里,依然由宦官把持着大权。他们在北司办公,常常推翻由宰相的南司衙门的意见。皇上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凭南北两司去胡闹。    公元889年,唐僖宗死了,按照惯例,宦官们把僖宗时的弟弟李晔捧上台当了昭宗。唐昭宗在享乐腐化方面不比唐僖宗差,但他不甘心当宦官的傀儡,便跟大臣们偷偷商量,要摆脱宦官的控制。    在当时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自从玄宗把宦官增加到数千,让高力士等人参政以后,宦官的势力比强大;唐文宗时期发生了“甘露之变”,宦官更控制了朝廷大权;直到公元900年,唐昭宗才通过宰相崔胤跟黄巢的降将宣武节度使朱全忠联系上,靠朱全忠的支持,把两个骄横跋扈的宦官头目,担任枢密使的宋道弼、景务修除掉,宦官的势力才稍稍受到抑制。    这一来,打草惊了蛇。掌握军权的宦官刘季述、王仲先立刻暗地里跟掌握政权的王彦范、薛齐?商量,这四个宦官头目一致同意,废了唐昭宗,另立新帝。    这年冬天,唐昭宗在打猎途中喝醉了酒,回宫后不分青红皂白,杀了几个伺候他的太监宫女。刘季述见有了借,第二天一早带兵包围了皇宫,把宰相崔胤叫来,对他说:“这种皇帝如何治理天下?不如废了他另立新君。”逼着崔胤当场表态。崔胤受到卫士们胁迫,不敢表示反对。刘季述立刻用崔胤等大臣的名义上书皇帝,要求太子出来“监国”。他带了上千士兵,冲进宫内,见人便杀,一直冲进昭宗的寝宫,吓得昭宗从床上跌下地来,直向刘季述求饶。刘季述取出大臣们联名的上书,一边在地上画线,一边斥责昭宗:“某月某,我让你做何事你不听,犯了罪;某月某,你不听我的,又犯了一条罪!”接连在地上画了几十道,才怒气冲冲走出宫门,让士兵反锁大门,往锁里灌了铁汁,幽了唐昭宗。    出了官门,刘季述传昭宗诏令,让太子监国。他杀了昭宗的弟弟李倚,侍奉昭宗的宫人们也每天杀一批,白天用车子运尸体出宫。用这个手段威胁众人。因为怕朱全忠报复,他才没敢下手杀崔胤,只撤了他的职务,让他当个空头宰相。    崔胤怎肯罢休?他一方面把京中情况详细报知在大梁的朱全忠,一方面寻找机会铲除这四个太监头目。他看到军将领孙德昭十分不满刘季述的行径,便派人跟他联络,要他设法杀了刘季述和王仲先,救昭宗出宫。    孙德昭跟军里另外两位将军商定,在当年除夕晚上,偷偷派兵进宫埋伏好。第二天是正月初一,王仲先毫无准备,在进宫上朝的半路上被孙德昭的伏兵杀了。孙德昭到囚昭宗的宫门禀报,昭宗还不敢相信,等看到王仲先的头颅,才敢从宫中出来,走到长乐宫的宫门。这时候,崔胤早带了百官在那里等候朝拜,另外三个太监头目也被抓来,被军士一顿乱棍打死了。被关了一个多月的唐昭宗终于重登帝位,把年号改为天复元年,表示庆贺。登位的唐昭宗当然要论功行赏。崔胤升作司徒,掌管朝政;孙德昭等三人都升作宰相,又封他们当了节度使,远在大梁作呼应的朱全忠也被封为东王。可是,他还不愿把军交给外人,依然选拔了韩全诲、张彦弘两个太监代替刘季述、王仲先,这又种下了祸根。    韩全诲看到崔胤他们依靠朱全忠才会有这么大的势力,也想找个强大的藩镇作靠山,他们找上了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李茂贞恰恰也想控制住皇帝,来“挟天子以令诸侯”,便跟韩全诲一拍即合。    这事儿给崔胤知道了,他知道凤翔离长安太近,如果李茂贞发兵前来,远在千里之外的朱全忠鞭长莫及,自己便会吃亏。于是,他便写信给朱全忠,要他发兵来长安,把皇帝接到洛阳去。这年十月,朱全忠果然发兵7万,直往长安进发。    韩全诲得到消息,知道大势危急,立即先下手为强,要劫持唐昭宗到凤翔去。唐昭宗起先不肯,韩全诲派人在皇宫里放起火来,看到满宫殿燃起了熊熊大火,唐昭宗才不得不带了皇后嫔妃、王子皇孙100多人,随着韩全诲进了凤翔。    朱全忠领兵进了长安,又花了大半年时间攻打凤翔附近的州县,翦除李茂贞的势力。到第二年的九月,他才发兵包围了凤翔,凤翔变成了被围的孤城。    李茂贞好不容易坚持了两个月,手下的军队多次被朱全忠诱歼,吓得不敢再出城迎战,苦苦地在凤翔固守。这时候,冬天到了,凤翔下起了大雪。凤翔本不是个富庶之地,粮食越来越匮乏。起初,住在凤翔的昭宗还能变一些王妃、王子的衣物糊上;后来,只能吃汤饼,喝粥;很后,连这样可怜的饭食也无法维持下去了。李茂贞自己泥菩萨过江,也帮不上忙,只得建议杀了韩全诲,跟朱全忠讲和。朱全忠见目的已经达到,立刻表示同意。他说:“我到凤翔来,为了迎接皇上车驾回宫的,又不是来跟你打仗的。”于是,昭宗命令凤翔兵杀了韩全诲等20名宦官,把他们的首级送给了朱全忠。朱全忠进了凤翔,把凤翔所有的宦官统统杀了,连退休的老宦官90人,也杀得一个不剩。接着带了唐昭宗回长安,又派兵把留在皇宫里的几百个宦官都杀了。那些宦官自认跟韩全诲无关,被杀之前大喊冤枉,朱全忠管不了许多,照样把他们杀了个精光。朱全忠一不做二不休,还让唐昭宗下了道命令,凡是出使在外的宦官,一律由地方官收捕,地正法。杀到很后,皇宫里只剩下30多个年幼体弱的小宦官打扫,只得再从外地补充新的职役人员进宫服役。    唐代的宦官猖狂了100年,确实令人发指,朱全忠杀戒一开,把太监杀了个干净。但是,前门杀狼,后门进虎,早已窥视皇位的朱全忠,不久公开篡了位,结束了大唐289年的历史。p464-46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