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演变.
  •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演变.
  •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演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演变.

10 2.9折 35 九品

库存2件

山东菏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立斌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Q51

上书时间2022-05-10

杨明书店09的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立斌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6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07225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7页
  • 字数 250千字
【内容简介】
梁启超将清代学术分为四个时期:一是启蒙期;二是全盛时期;三是蜕分期;四是衰落期。《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演变》充分借鉴了梁启超的这种学术分期法来梳理“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演变”这一课题。物化理论的启蒙期是以《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出版为标志的;受启于本雅明的艺术复制理论,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从韦伯的合理化理论出发,把物化理论成功地转化为工具理性批判,这是物化理论的转折期;全盛期是马尔库塞用技术理性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全面批判之时;在《交往行动理论》一书中,哈贝马斯把物化理论转变成交往行为理论,这是物化理论的蜕分期。《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演变》的研究、写作和出版,体现了周立斌博士在哲学研究道路上的艰辛跋涉、迷惑徘徊和最终的独创成果。
【目录】
导言卢卡奇的物化概念与马克思的物化概念
一、商品拜物教对卢卡奇物化概念的启发
二、卢卡奇与马克思对物化概念的不同理解
三、卢卡奇与马克思对物化产生原因的不同理解
四、卢卡奇与马克思对物化形成路径的不同理解
五、卢卡奇与马克思对物化后果的不同理解
第一章资本主义社会基本领域的物化
第一节生产领域的物化
一、生产领域物化现象的典型:人格沦为旁观者
二、生产领域物化形成的机制:流水化的作业
三、生产领域物化的后果:工人“原子化”
第二节政治领域的物化
一、政治领域的物化现象:“铁笼”社会的出现
二、政治领域物化形成的机制:官僚制
三、政治领域物化的后果:意义和价值的丧失
第三节文化领域的物化
一、经济学领域的物化:总观念的消失
二、法学领域的物化:质的内容不可认识
三、文化领域物化的后果:大象站在乌龟上
本章小结
第二章物化根源的探究
第一节理性主义:资产阶级物化认识的根源
一、近代理性主义:资产阶级物化认识的发源地
二、德国古典哲学:思维中的商品形式
三、个体克服物化的尝试:席勒美学
第二节反映论:无产阶级物化认识的思维模式
一、反映论:典型的实证主义认识论模式
二、反映论的误区:混淆了“自在”和“自为”的含义
三、反映论的后果:固定了物化意识
第三节庸俗马克思主义者物化认识的根源:实证主义的科学方法
一、科学方法与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协调性
二、过程性:社会事实与自然事实的区别所在
三、实证主义的后果:总体性辩证法的丧失
本章小结
第三章物化的突围之路
第一节总体性辩证法:突破物化的首要法宝
一、总体性辩证法的来源
二、总体性辩证法的内涵
三、总体性辩证法的意义
第二节无产阶级意识:冲破物化的主体力量
一、阶级意识的理论理解
二、阶级意识的历史功能
三、阶级意识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物化的克服之路
一、无产阶级天然的物化免疫力
二、克服物化的方法:哲学实践化
三、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方法和步骤
本章小结
第四章物化理论的转向:工具理性批判
第一节工具理性批判与物化
一、物化理论转向的时代原因
二、物化理论转向的理论原因
三、启蒙辩证法:物化理论转向的标志
第二节工具理性批判的理论形成
一、工具理性批判的特征
二、工具理性批判的作用
三、工具理性批判的意义
第三节工具理性批判的延伸:纳粹控制和文化工业
一、工具理性与纳粹控制
二、机械复制与文化工业
三、模拟理论:工具理性突破的希望
本章小结
第五章物化理论的巅峰:“单向度”理论
第一节理性的蜕变之路
一、理性的特征与黑格尔的拯救方案
二、技术理性形成的心理学基础
三、技术理性形成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技术理性扩张的后果
一、“虚假的需求”与“单向度的人”
二、社会“一体化”的形成
三、“单向度社会”的形成
第三节美学乌托邦与大拒绝理论
一、感官的解放与青年马克思的客观世界“美学”
二、美学的乌托邦:技术理性的摆脱之路
三、大拒绝理论:不抱希望人的希望
本章小结
第六章物化理论的变奏:海德格尔的“集置”理论
第一节海德格尔的物化探索之路
一、《存在与时间》中的物化:“非本真性状态”
二、《真理的本质》中的物化:“存在的遗忘”
三、《世界图像的时代》中的物化:“形而上学的宰制”
第二节物化的巅峰状态——“集置”
一、“集置”的特点
二、“集置”的作用
三、“集置”的危害
第三节技术的本质与物化
一、技术、真理与物化
二、本源时间与物化
三、“诗”与“思”:走出“集置”的途径
本章小结
第七章物化理论的最后走向: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第一节哈贝马斯对物化理论的批判
一、《理论与实践》:物化批判的认同期
二、《认识与兴趣》:物化批判的转型期
三、《交往行为理论》:交往理论的形成期
第二节哈贝马斯对工具理性批判的批判
一、工具理性批判的时代局限
二、工具理性批判的内在缺陷
三、工具理性批判的实践缺陷
第三节哈贝马斯对物化理论的重建
一、米德和涂尔干的社会学范式的启发
二、生活世界的殖民化:物化的新样式
三、物化的克服:交往行为理论
本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