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
  • 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
  • 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

25 3.6折 69 九品

仅1件

安徽阜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道德;曾祥云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2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6080

上书时间2024-05-22

丁老头书屋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道德;曾祥云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2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65745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陈道德、曾祥云编*的《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属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批准号:06BZX048)的*终成果。
  全书共十章,可分为四大部分:**部分(**章),主要讨论了以西方传统形式逻辑为范式研究我国先秦名辩学的得与失。第二部分(第二章),介绍了符号学这门新兴学科,使人们对符号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作为用符号学这种范式研究我国先秦名辩学的背景知识。第三部分(第三至六章),用符号学范式研究了我国先秦时期的名学。第四部分(第七至十章),用符号学范式研究了我国先秦时期的辩学。以往研究先秦名辩学的*作多以人物为线索,而本书则以问题为线索,使得问题的讨论*集中、*清晰、*有条理性。
【目录】
目录



导论  符号学是深化先秦名辩学研究的更优范式

第一章  符号和符号学

  第一节  符号

  第二节  符号学

  第三节  语形学、语义学、语用学

第二章  名的实质、功能和分类



导论  符号学是深化先秦名辩学研究的更优范式

第一章  符号和符号学

  第一节  符号

  第二节  符号学

  第三节  语形学、语义学、语用学

第二章  名的实质、功能和分类

  第一节  名的实质

  第二节  名的功能与作用

  第三节  名的分类

第三章  名实关系及其规范

  第一节  孔子“正名”的意义

  第二节  《邓析子》《尹文子》和《管子》的名实观

  第三节  后期墨家的名实观

  第四节  公孙龙“唯谓”的名实观

  第五节  荀子论用名的原则

第四章  命名理论

  第一节  《尹文子》的命名思想

  第二节  公孙龙论兼名的构成

  第三节  荀子的命名思想

第五章  名与名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尹文子》的“自离”说

  第二节  后期墨家的“牛马非牛非马”论

  第三节  公孙龙论名与名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辩的对象、功用和分类

  第一节  邓析论“辩”的功用与区分

  第二节  后期墨家论“辩”的对象和作用

  第三节  荀子论辩说的实质和种类

  第四节  《吕氏春秋》论“辩”的目的和种类

第七章  辩的原则和要求

  第一节  墨子论“辩”与“故”

  第二节  后期墨家论“辩”的原则和要求

  第三节  荀子论辩说的原则和要求

  第四节  韩非论辩言的标准和要求

第八章  辩的方法与谬误

  第一节  邓析的“言之术”

  第二节  后期墨家论“辩”的方法与谬误

  第三节  韩非的“辩说之难”

第九章  先秦辩学余论

  第一节  先秦辩学之余风

  第二节  先秦辩学与古印度、古希腊辩学之比较

  第三节  先秦辩学与西方逻辑之差异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收起全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