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理性与逻辑之展开
  • 民法理性与逻辑之展开
  • 民法理性与逻辑之展开
  • 民法理性与逻辑之展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法理性与逻辑之展开

45 九品

仅1件

安徽阜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俊驹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d680

上书时间2021-06-04

丁老头书屋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马俊驹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3
  • 版次 1
  • ISBN 9787503690761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90页
  • 字数 41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法学学术丛书
【内容简介】
《人格和人格权理论讲稿》向我们介绍关于人格和人格权理论的讨论,它已经远远超越了笔者自身研究的领域,它涉及法哲学、法史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甚至心理学等多种学科,这对一个普通的民法学者而言,的确是一次学术上的挑战。但是,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它关系到我国现代民法主体制度的完善和权利体系的建构。具体而言,对如何在我国建立起一种普遍的平等人格,实现人的尊严、精神自由、道德自律、行为自主的理想社会,并达到社会资源的分配正义和交换正义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人格和人格权制度不仅是解决人的自身地位和权利问题,而且还是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的重要前提,忽略了后者的价值体现就会割裂“人”与“物”的联系,而使整个民法体系崩溃。
【作者简介】
马俊驹,北京人,1941年3月出生,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民商法、环境资源法学。历任清华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教授,法学院院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兼任中国法学会民法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委员等职。代表性著作有:《民法原论》(合著)、《法人制度通论》(独著)、《中国民法》(副主编)、《现代企业法律制度研究》(主编)等。发表论文120余篇,代表性论文有:“财产权制度的历史评析和现实思考”(《中国社会科学》)、“私法中身份的再发现”(《法学研究》)、“民法上支配权与请求权的不同逻辑构成——兼论人格权请求权之独立性”(《法学研究》)、“人格权的理论基础与立法体例”(《法学研究》)、“合作制与集体所有权”(《法学研究》)、“试论法人的机关、意思和过错”(《法学研究》)、“试论法人组织内部责任的划分”(《法学研究》)、“论合伙”(《法学研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当代发展”(《法学研究》)、《论能源法的变革》(《中国法学》)、《我国未来民法典中设置财产权总则编的理由和基本构想》(《中国法学》)、“论国有企业法人的财产权性质”(《中国法学》)、“无形财产权的立法问题”(《中国法学》)、“不动产制度与物权法的理论与立法构造”(《中国法学》)、“发展合作社若干法律问题探讨”(《中国法学》)等。
【目录】
前言
一、构建人格与人格权理论的哲学基础
(一)哲学上关于人的学说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足点是人不是物
2.人本主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内容
3.个性自由是马克思主义新的历史观的重要范畴
4.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人格范式
5.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人文精神的巧妙契合
(三)后现代主义对人格权理论研究的启示及其引发的思考
1.人本主义与法国的结构主义
2.人格平等与群体角色的地位
3.人格平等与人的独特性和多元性
4.私法死亡与后现代主义的叛逆性

二、法律上人格的伦理基础和历史演进
(一)法律上人格的早期历史
(二)古代法人格的界定标准是人的身份
(三)“从身份到契约”是人格塑造的历史过程
(四)自然法观念下人格与人的伦理性缘结
(五)法国法上“人均享有民事权利”是对自然法思想的确认和具体表述
(六)德国法上“权利能力”是对传统人格理念的承接和超越
1.古典自然法理论的衰落与德国历史法学说的兴起
2.德国民法典是学说汇纂派的深奥、精确和抽象学识的产物
3.“权利能力”是“生物人”向“法律人”过渡的桥梁
4.德国民法关于法人主体资格的确认超越了此前“法律人”的结构限定

三、人格权的民法确认和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一)现代民法所称“人格权”实为一种"内在于人"的法律地位
(二)“人格权”概念的确立与人的伦理价值外在化思考
1.包括“人格权”在内的权利是连接主体与客体的纽带
2.“人格权”概念确立的前提是人的伦理价值的外在化
3.人的伦理价值外在化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4.人的伦理价值外在化与传统民法人格构造的完善
(三)人格权本质上属于私权,主要应由民法加以规范和保护
(四)关于人格权基本特征的思考与重述
1.人格权区别于其他权利类型的显著特征是以人格诸要素为其客体
2.人格权的本质特征是法定权利,不是固有权利
3.人格权在民法权利体系中所体现的基本特征
(五)人格、人格权与财产、财产权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1.黑格尔的名言:物权就是人格本身的权利。
2.“总体财产”是对罗马法上财产概念的继受和变异
3.人格权商化与人格权物化
(六)人格权是人权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人格权法律关系
(一)人格权法律关系的界定
1.“法律基础关系”与“具体的法律关系”
2.公法上的法律关系与私法上的法律关系
(二)人格权法律关系的特点
(三)人格权法律关系的要素
1.主体
2.客体
3.内容
(四)人格权法律事实
1.人格权的产生
2.人格权的变更
3.人格权的消灭

五、各国人格权立法例之概览
(一)各国人格权制度基本内容的介绍
1.《法国民法典》
2.《德国民法典》
3.《日本民法典》
4.《瑞士民法典》
5.《意大利民法典》
6.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民法典
7.《埃塞俄比亚民法典》
8.《阿尔及利亚民法典》
9.加拿大《魁北克民法典》
10.《俄罗斯民法典》
11.《越南民法典》
12.英美法国家的规定
(二)加速人格权发展是各国民法发展的必然趋势
1.人格权内涵层次上的扩张
2.人格权主体的扩张
3.人格权内容的扩张
4.人格权救济方式上的扩张

六、对人格权基本类型的理论思考
(一)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的划分
1.一般人格权的理论与实践
2.我国学者对一般人格权性质的认识
3.本人对一般人格权理论的检讨
(二)物质性人格权与精神性人格权的划分
1.物质性人格权存在于生命有机体之中
2.精神性人格权存在于无形的精神价值之中
(三)自由型人格权的立法现状与学说
1.自由、自由权、自由型人格权
2.其他国家和地区民法对自由型人格权的规定
3.我国大陆地区民法对自由型人格权的规定
4.民法上自由型人格权的立法模式
5.民法上自由型人格权的具体范畴
(四)法人人格权的产生、发展和民法保护
1.法人人格权的特征
2.法人人格权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3.法人人格权的民法保护
七、人格权之立法体系和基本各类
八、民事责任的二元区分与人格权请求权之独立性
九、人格权保护的理论体系与立法模式
十、附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