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针灸史图鉴(上下)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针灸史图鉴(上下)

999 九品

仅1件

广东韶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龙祥 编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2

版次2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0-12-17

清溪明贤的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黄龙祥 编
  •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12
  • 版次 2
  • ISBN 9787543621770
  • 定价 58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877页
  • 字数 158千字
【内容简介】
本《图鉴》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全息图”式的编图新理念:一幅图只有当它被正确地置于总图卷的正确位置上,其价值才能得到真实地体现,其意义也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本图集不是集录一幅幅孤立图片的图片簿,而是由一组组图片(包括辅助图)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列图集——将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成一条条珠链,讲述一组曲折但完整的故事。要实现这一全新的编图理念,必须建立对针灸学术史系统研究的基础之上,而作者在此之前完成的通史性质的《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为此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2.高浓缩的信息量:为了在有限的篇幅里反映最大限度地信息量,本图鉴采取以下处理原:①对入选的古图(特别是数量极大的经穴图),一般同一传本或版本的只收录年代最早者。早期图不完整或不清晰者,则另选较晚期图,或早期、晚期图同时收录,以便对照。②对于数量大的组图,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单图突出显示,其他图则以小图展示;对于大幅挂图,根据需要局部放大带有特征性重点部分,这样既节省篇幅,又可点与面结合,局部与整体照应。③作为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文字—的作用不仅仅是对一张图片的说明,更是对一组组图片的串联,力求将图片背后的重要信息传达给读者。

  3.总体设计的多层次:全书由分部总论、类图概说、组图考证、图注说明4个层次构成。卷前有“前言”对整个针灸古图古物演变过程作总体介绍,每一门类前有“概述”,后有“结语”,每一组图又有源流考,这样将所有的图串联成一个整体,再通过摄影与编排的技巧,使局部与整体、表象与深层等关系得到最佳的处理与表现。经过这样的总体设计与巧妙编排,本图集不再是集录一幅幅孤立的图片簿,而是由一组组图片(包括辅助图)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列图集—将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成一条条珠链,再将一组组珠链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构成一部复活的中国针灸发展史。

  4.一幅图,无论有多大的价值,在没有被“重新发现”之前,将一直默默无闻。往往一个新材料的发现或仅仅是一个旧材料的重新认定和解读,就会引起学术研究的新突破。因此本《图鉴》突出对所载图片的全方位解读,并且提供读者“鉴”与“赏”的技巧、知识及相关背景资料。这些相关的知识以“知识链接”卡的形式体现。重要的研究结论、重大的学术问题、未解之谜等,以“导读”的样式突出显示。

  5.为突出本《图鉴》的学术性,引文均注明出处。同时书后附“图名索引”、“关键词索引”(包括知识链接索引、表索引)两种索引,使读者可从三个不同途径查检,从而使得该图集的学术价值得到最有效地体现。

   6.本《图鉴》力求通过静止的图片来再现一种历史的连续性—即不仅展示“结果”,还注重反映“过程”,例如针灸铜人的复制过程、《铜人图经》石刻的复制过程、针灸古籍的制作过程以及针灸文物的演变过程等。

  7.通过以下方式处理点与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1) 整体图中局部放大特征性或关键性信息。(2)对于流传极广、传本及版本众多的图谱,择其善者一二种展示,其余各种以缩略源流图,或诸本比较图,或源流表等形式展示。这样既提供了最大的信息量,又避免重复,节省篇幅。(3)如果对某些特定问题感兴趣的读者,特别是针灸学或医学史专业的研究人员,除了可以通过书中引文或脚注提示的文献出处进一步阅读外,书后另附“学习研究参考书目”;“国内外博物馆图书馆网址”以便集中、完整获取相关信息。

   通过以上的总体设计,使得本图鉴不仅是在功能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兼具了学术史专著和图集的双重优点,完成了一次新的图集编纂体裁的探索。
【作者简介】
黄龙祥,职称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工作单位是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年龄属于中年偏大,身高是中等偏上,体重为中等偏下。教育程度是医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针灸学术史、针灸理论研究。联系方式:hlxtcm@vip.sina.com
【目录】
第壹编 内景与外景——古代的解剖

  第一篇 脏腑图

  第二篇 道家的内景世界

  第三篇 身形图

  第四篇 骨度与指寸

  第五篇 结语

第贰编 明堂与经——针灸的穴道

  第一篇 明堂图

  第二篇 经脉图

  第三篇 结语

第叁编 器具与技法——针灸的技法

  第一篇 针具

  第二篇 针法刺法

  第三篇 灸材与灸具

  第四篇 灸法

  第五篇 结语

第肆编 处方与取穴——针灸的治疗

  第一篇 写卷与石刻灸方图

  第二篇 传世文献针灸方图

  第三篇 结语

第伍编 按摩与导引——针灸的延伸

  第一篇 按摩图

  第二篇 导引图

  第三篇 结语

第陆编 医家·医籍·医学——学术传承

  第一篇 汉以前——理论的建构

  第二篇 晋唐——针灸的多元化

  第三篇 宋金元——针灸的规范化

  第四篇 明代——直灸的集成化

  第五篇 清代——针灸的简约化

  第六篇 近现代——针灸的科学化

  第七篇 结语

第柒编 其它

  第一篇 针灸教育

  第二篇 大事选录

  第三篇 禁忌禁咒等

  第四篇 中国针灸博物馆

附录

  第一篇 图版索引

  第二篇 人名索引

  第三篇 关键词索引

  第四篇 学习研究参考书目

  第五篇 国内外博物馆图书馆网址选择录

后记:图集·图鉴·帕累托定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