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采访战:《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阿班回忆录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国采访战:《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阿班回忆录

下午5点前订单,当日发货!超时赔付

9.22 2.7折 34 八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哈雷特·阿班 著;杨植峰 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563375462504

上书时间2023-09-11

才华有限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哈雷特·阿班 著;杨植峰 译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7
  • 版次 1
  • ISBN 9787563375462
  • 定价 3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5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温故书坊
【内容简介】
《民国采访战》(《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阿班回忆录)讲述的是美国记者阿班在华十五年,适逢中华民国历经多重巨变:北洋系统由盛及衰,国民党一脉则随北伐兴起;欧美势力在革命打压下委顿,日本势力则日益坐大。因地位尊崇,各国政要无不奉他为座上宾,中方如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日方如松井石根、须磨弥吉郎等,皆与之过从甚密。其报道则覆盖国民革命、蒋冯阎大战、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一直到上海孤岛时代的最后一刻。可以说,中国历史这十余年的每一起伏、每一皱褶,无不通过他的键盘,传递给全球大众。

史家知道的中国现代史是干枯的事实,而阿班提供的一个个侧面与细节,来自美国记者的独特视角,鲜活得带着汁水,而且向不为我等熟知,因而填补了空白,提供了参照,使历史更形丰满完整。
【作者简介】
哈雷特·阿班(HallettAbend,1884—1955),生于美国俄勒冈州,一生未婚,无子嗣。他向不喜循规蹈矩的生活,在斯坦福大学刚念到三年级,便辍学当起了实习记者。去国前,已在报界足足浸淫了二十一年。1926年来华,一待就是十五年,后十二年为《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著述颇丰,作品包括《苦难中国》、《华尔传》、《一半人为奴,一半人自由:这割裂的世界》等。

 杨植峰,1962年生,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目前是澳大利亚Cellbikes公司董事。著有长篇小说《梨香记》,并有中短篇小说散件各文学刊物。
【目录】
译者序

卷一 中国苏醒了

一 只身来到动荡的中国

二 沙面的白人成了惊弓之鸟

三 孙中山晚年秘密曝光

四 从上海转往北京

五 执掌《英文导报》的日子

六 投入《纽约时报》怀抱

七 京津美军备战国民革命军

八 济南惨案独家报道

九 混乱的国民政府

十 遭国民政府驱逐未果

十一 宋子文出面和解

十二 掀舆论营救被捕的胡适

卷二 日本推进中国

一 日本将占满洲无人信

二 夺满洲只是日本第一步

三 日本人的高薪诱惑

四 现场采访一·二八事变

五 目睹日本蚕食华北

六 卖国谣言甚嚣尘上

七 1936年的中国时局

八 独家新闻:西安事变

九 与莫斯科的双重关系

十 向蒋介石面陈对形势意见

十一 南京路遇误炸死里逃生

十二 美舰“帕奈号”被袭真相

十三 日本人在上海撒野

十四 欲学日语反引狼入室

卷三 世界进入战争

一 日方要员纷纷登门警告

二 东京为承认汪精卫闹分歧

三 深陷战争泥潭寻求喘息

四 住所突遭日本兵搜查

五 《时报》捅出日本加入轴心国

六 日本便衣狠下毒手

七 宪兵队刺杀计划流产

八 日美战争一触即发

九 中国人民终将当家作主

十 战后并非太平盛世

结语 一个驻外记者的感慨

译名对照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