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星教育·2017试题调研 政治 第3辑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天星教育·2017试题调研 政治 第3辑

下午5点前订单,当日发货!超时赔付

6.02 6.1折 9.9 九五品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杜志建 著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551593038503

上书时间2023-08-07

才华有限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杜志建 著
  • 出版社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1
  • 版次 1
  • ISBN 9787551593038
  • 定价 9.9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28页
  • 字数 11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天星教育·试题调研·第3辑
【内容简介】
一、聚焦核心素养,解读命题新趋势

新考纲要求命题进一步体现学科特点、学科核心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要求,高考究竟会如何在试卷命题中予以体现?对考生复习备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考生该如何有效应对?对此,本辑一方面对新要求进行了细化解读,让考生明确其具体内涵,把握备考的原则和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样题,直观解读其具体考查方式,便于考生理解和复习备考。

二、凸显更新变化,分析命题新动向

新考纲对高考命题的内容范围和能力要求进行了大幅度修订,包括考查模块、考点、能力要求、题型等,均有重大变化,命题上强调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针对这些新变化,本辑逐一进行了考向解读和命题预测,让考生能够在第1时间清晰深刻地了解变化、明晰动向,有的放矢重点备考。

三、研究5年高考,洞察命题新热点

高考命题具有极强的规律性!本辑针对每一个考点,细致梳理近5年考查的题型、角度、分值等,从中分析总结出每个考点之下的高频考法和命题趋向,挖掘更具备考价值的命题热点,帮助考生把握复习的重点和方向。

四、原创标准样题,呈现命题新思路

本辑在分析历年命题特点和更新命题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新考纲要求命制了标准样题,考生在做题过程中,高考考什么、怎么考,一目了然。

二轮复习,更重要的是明确复习重点和策略。通过本辑,考生将更加便捷、深入地领会新考纲精神,更好地把握备考的重点、方向和策略,有的放矢,直击高考命题靶心。

【目录】

《试题调研》政治2017高考第3辑
 解读2017考试大纲

 第1部分2017《考试大纲》鲜解读
 001与时俱进的要求,科学缜密地应对

 第二部分2017《考试大纲》深解读
 011专题1生活与消费
 012考向1以“1元券硬币化工程”为载体,考查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纸币的发行
 013考向2以汇率变化为载体,考查汇率变化的影响
 013考向3依托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考查商品价值量等知识
 015考向4依托居民的消费行为,考查消费的相关知识
 016专题2生产、劳动与经营
 017考向1依托相关政策或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考查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019考向2以国有企业改革为载体,考查考生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的理解
 020考向3以“互联网+”和工匠精神为背景,考查企业经营与发展
 021考向4依托企业兼并重组,考查考生对兼并的意义的理解
 022考向5以“机器人换人”为载体,考查劳动与就业
 023考向6以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或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为背景,考查货币政策的实施对企业融资的影响
 023考向7创设居民投资理财的情境,考查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
 024专题3收入与分配
 025考向1通过创新驱动,考查促进社会公平
 026考向2以土地流转为背景,考查分配方式和分配制度
 027考向3通过企业内部分配问题,考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028考向4依托经济生活中的事件,考查财政的作用
 029考向5以营改增为背景,考查增值税的作用
 029考向6以分配制度改革等为背景,考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031考向7依托财政赤字,考查财政的作用
 032专题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034考向1以市场配置资源为载体,考查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
 036考向2依托供给侧改革,考查宏观调控
 037考向3以新常态为背景,考查市场经济与小康社会建设
 039考向4以国际性会议为背景,考查经济全球化
 039考向5以贸易保护主义为载体,考查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举措等
 041考向6依托国际合作,考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041专题5公民的政治生活
 042考向1依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考查人民民主专政和保障人权
 043考向2以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为背景,考查人民民主的特点
 043考向3依托公民的政治参与,考查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044考向4以公民具体的政治参与为依托,考查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045专题6我国的政府
 046考向1依托政府的具体行为,考查政府的职能
 048考向2以政府的相关政策、简政放权、建设法治政府为背景,考查依法行政和行政监督体系
 049考向3依托制度改革、政府制定政策的具体程序,考查政府决策
 050专题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051考向1依托人大代表的行为,考查人大代表的权利
 052考向2依托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行为,考查人大的职权
 053考向3以党的建设为载体,考查党的性质、宗旨、领导地位、依法执政等知识
 054考向4依托政协会议,考查协商民主
 055专题8当代国际社会
 056考向1以某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行为为载体,考查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056考向2以主权国家之间的活动为依托,考查对国家利益的理解
 058考向3以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活动为背景,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
 058专题9文化与生活
 059考向1以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为载体,考查文化的内涵、特点、形式
 060考向2以工匠精神为载体,考查文化的作用
 061考向3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为载体,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062考向4以推进文化建设为载体,考查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063考向5依托全国各地开展道德讲堂,考查文化影响人的表现
 063考向6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为背景,考查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
 065专题10文化传承与创新
 067考向1以申遗为背景,考查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068考向2以孔子学院为载体,考查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068考向3以互联网大会为载体,考查现代文化传播手段
 069考向4以“一带一路”为背景,考查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意义
 071考向5依托传统思想、传统中医药,考查中国传统文化
 071考向6以相关文化活动为载体,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072考向7依托文化创新的具体事例,考查文化创新
 073考向8依托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考查文化继承与创新
 074专题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074考向1依托具体的文化活动,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
 075考向2以民族精神为载体,考查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076考向3依托女排精神,考查民族精神
 077专题1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078考向1以综艺节目为载体,考查走进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
 078考向2依托生活中的文化现象,综合考查文化市场的相关知识
 080考向3以时政材料为载体,考查如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080考向4依托习总书记的讲话,考查理想信念教育
 082专题13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083考向1依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083考向2依托自然科学的发展,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
 083考向3依托名言名句,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认识
 084考向4依托中国的实际,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085专题14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087考向1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载体,考查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087考向2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依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意识的反作用
 088考向3以更新科技成果、科学发现等为载体,考查物质决定意识
 088考向4以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发展理念等为载体,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089考向5以国有企业改革为载体,考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090考向6依托我国重大政策的调整,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091考向7依托科学实验成果,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092考向8以更新科学研究成果为载体,考查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094专题15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095考向1结合具体事例,综合考查联系观
 096考向2依托国际合作,考查联系的普遍性
 097考向3结合我国相关政策的变化,考查联系的客观性
 097考向4结合科学研究,考查联系的多样性
 098考向5以古语、故事为载体,考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098考向6结合社会热点,考查系统优化的方法
 099考向7结合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的发展,考查发展的普遍性
 099考向8以扶贫开发工作为载体,考查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00考向9运用多种形式,考查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100考向10以古语、古诗词为载体,考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01考向11结合扶贫攻坚的具体事例,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102考向12依托毛泽东的相关论述,考查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103考向13结合我国在改革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措施,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03考向14以价格机制改革的具体措施为切入点,综合考查矛盾的观点
 104考向15依托老字号企业的创新经营,考查辩证否定观
 105考向16以我国农村建设为背景,考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06考向17结合教育创新,考查创新的社会作用
 106专题16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08考向1以文学创作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09考向2结合养老金改革,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09考向3结合基层干部的工作经历,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10考向4以先进人物的事迹为载体,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实现人生价值
 110考向5依托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11专题17时事政治
 111考向1网约车
 113考向2“网红”
 115考向3PPP模式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