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文明出征 中国历史 徐国琦 新华正版
  • 为文明出征 中国历史 徐国琦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为文明出征 中国历史 徐国琦 新华正版

94 5.0折 188 全新

库存3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国琦

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

ISBN9787508536057

出版时间2017-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77页

字数320千字

定价188元

货号xhwx_1201487909

上书时间2024-09-29

念微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黄安年教授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值得探讨、研究的方向,而且是一个很正确的方向。该书是可以传世的著作,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它都不会失去自己的价值。——邓蜀生,资历编审,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顾问这部厚重的画册,印刷之精美、版式之新颖,都几乎达到无可挑剔的程度。画册在内容编排、资料收集、观点阐释方面都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上品佳作。——王旭,教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前理事长道钉既尊重历史,凸显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又实事求是、言之有据,以史为鉴,力求容知识、趣味和可读于一体,寓史于图画之中,图文并茂。——梁茂信,教授,现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长这本巨著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作者通过个人的研究方向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本书聚焦铁路华工建设铁路的路线,在当前对铁路华工的新兴趣和新研究中发挥了开创者和领头羊的作用。——袁清,美籍华人,美国莱特大学教授本画册通过许多珍贵的历史图片和较为翔实的文字资料,反映了1纪中晚期数万华工漂泊的坎坷遭遇,展现了100多年前在北美建设铁路的华工从生存挣扎到立足生根,为当地文明的发展尤其是美国西部开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目录:

序言/吴建民
前言
1.“大战争”和中国之大转变
2.中国的对策:“以工代兵”
3.征途漫漫
4.西线战场陌生客
5.
6.相长:作为“一代”的华工与中国精英
7.为文明出征:华工之贡献及历史地位
8.一战华工的归宿及历史记忆
结论
注释
附录一:惠民公司招工合同
附录二:英国招工合同(仁记公司)
鸣谢

内容简介:

徐国琦著的为文明出征:靠前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线战场华工的故事讲述靠前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派出14万华工到西线为英、法军队服务,为协约国取得大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内容:靠前次世界大战与中国;“以工代兵”战略的出笼和法国招工团;英国招工团;华工数字问题;华工在法国的生活;华工对靠前次世界大战的贡献;华工与中国寻求新的认同和靠前化。

作者简介:

徐国琦,安徽枞阳人。南开大学历史系,1991年赴美留学,1999年获哈佛大学历史系博士。现为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著作有“靠前史”三部曲: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认同和靠前化(剑桥大学出版社2005年英文版,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中文版):奥林匹克之梦:中国与体育,18952008(英文,哈佛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西线战场陌生客:华工与靠前次世界大战(哈佛大学出版社21111年英文版,上海出版社2014年中文版一战中的华工);目前正致力于“共享历史”三部曲的写作及研究:与美国人:一部共享的历史(哈佛大学出版社2014年英文版,广西师大出版社拟出版中文版):亚洲与大战:一段共有的历史(该书系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约稿,已完稿,英文版应于2016年底出版):关于中国:一个共享的历史(仍在研究中)。

精彩内容:

我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一直对中国及亚洲与次世界大战的关系问题情有独钟,在世界各地阅读档案,历经数十载寒暑艰苦努力及思后,终于茅塞顿开,学有所成。从2005年开始,相继推出一系列这方面的研究成果。2005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人中国与大战(chinaandthegreatwar)一书英文精装本(英文装本由剑桥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将此书纳入其“人文经典文库”系列,出版中文版);2011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拙著西线战场陌生客:华工与次世界大战(trangerontheweternfront:chineeworkerinthegreatwar),后由上海出版社在2014年以“一战中的华工”书名出版其中文版。2015年夏,我受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之邀,完成亚洲与大战(aiaandthegreatwar:aharedhitory)书稿,如顺利,此书应能在2016年年底左右同英文读者见面。读者诸君手头的这本小书,是在我近十余年出版的这几本有关次世界大战之英文学术专著基础上所写的普及版。因此,这本书虽小,却浓缩了我多年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这本小书也是我在2007年由北京的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的文明的交融: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在法华工基础上之增补和修订版,而且大部分章节为新作。本来,在花了20多年的时间研究次世界大战之后,我想应该跟战争告别,并将精力转移到我长期以来一直想系统研究的关于“何为中国,谁是”(whatichinaandchineene)的课题。但五洲传播出版社希望我在次世界大战100周年之际将文明的交融加以修订并大幅增加我后来的研究心得。盛情难却,在几经挣扎和犹豫后,我终于同意。我之所以愿意花宝贵的时间写这本书,还因为对一战及一战中的华工甚至在一战百年之后的仍旧缺乏足够的了解和理解。依个人浅见,一战和一战华工对中国和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的一战及一战中的华工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篇章。我的中国与大战一书是旨在从次世界大战角度来透视如何寻求国际化及新的认同之漫长历程,并分析国际社会如何对中国主动参与国际程序的重建及中华民族自我更新作出反应。我在2009年接受西湖杂志长篇采访时甚至大声疾呼,“没有一战,何来五四?”在一战百年之际,应该对一战有更清醒的客观认识。让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一战的历史。公元1914年是中国的虎年,也是三年。在这一年,人类历所谓的“大战争”(thegreatwar)爆发。在另一场世界大战于20多年后再次打响后,那场“大战争”成为人们所熟知的次世界大战。一战一开始被交战双方定义为“文明”之战。协约国在战后颁发给参战人士的胜利勋章(interalliedvictorymedal)上刻有“为人类文明之战,1914—1919”字样。一位西方学者指出,次世界大战不仅仅是战场上或者经济上的得失,“对英国人来说,这是一场守卫大英帝国秩序的战争”。而与英国类似,德国人则认为这是“德意志民族的圣战”。因此,“对德国人来说,这是一场改变世界的战争;对英国人来说,这是一场维护世界秩序的战争。德国人为未来而战,英国人为传统而战”。的美国学者亨利?詹姆斯(henryjame)在1914年8月5写道: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或许会让“文明陷入血与黑暗的无底深渊”并“将打破有史以来我们对世界会变得更美好的幻想”。一位美国在战争结束后不久也写道:“当世界大战被真实的记录下来,当胜利得到客观的评价之时,我们会发现任何一个都不配享有文明胜利的桂冠。”因此,无论是战争刚开始,或已结束,无论从何种角度上说,这都是一场人类历影响深远的战争,是对西方文明的一次血与火的残酷验;而且从相当大的意义上,一战的重要远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不仅因为二战是次世界大战的延续,更重要的是直到,在一战100周年之际,我们对这场所谓的“大战争”对中国的意义仍缺乏真正了解。人们仍在辩论其影响及后果。实际上,一场有关一战意义和影响的辩论在一战结束后即在东西方展开。德国学者斯本格勒(owaldpengler)宣称一战标志着西方的没落,这是大家都熟知的。梁启超则在其于1918年底到欧洲游历及察中所撰的欧游心影录中声称一战的结果显示东方精神文明仍然有的优势。梁启超写道:“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这便是近思潮变迁一个大关键了。”梁启超甚至用其饱含深情的笔调告诫:“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地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对梁启超而言,次世界大战几乎将人类文明毁灭殆尽,而西方一直标榜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则难辞其咎。除梁启超外,梁漱溟、辜鸿铭等均属强调东方文明优越阵营的大将。当然,当时鼓吹东方文明至上的中外人士大有人在,以至美国哲学家杜威(johndewey)在1923年为另一位哲学家、英国人罗素(bertrandruell)所撰中国的问题一书所写的书评中提到,“在大战后,中国似乎成为光明天使,映照出西方文明的黑暗。中国之道德准绳成为蝎子之鞭,抽打自以为是的西方人之背脊。”(chinatendtobeeanangeloflighttohowupthedarkneofweterncivilization.chineevirtuearemadeawhipofcorpionwithwhichtolahthebackofcentweterner.)应该指出的是,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在东西方文明间站队,比较优劣和短长。有部分十分理智的呼吁大家要清醒认识一战是人类文明的分水岭,应乘此机会找到一条适合中国自身发展的道路,不要汲汲于东西方文明之争。如有一位在1918年晨报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大战即终,十九世纪文明告一段落,而二十世纪文明方从兹发展。换言之,即世界由旧时代而移入新时代。”“故我国民果欲为适应时势之国民,须求得有方针之教育,第二须其方针无背于世界之新潮,否则惟有自归淘汰而已。此则吾人所应大觉悟者也。”一战后,在亚洲对西方文明批评厉害也有影响的是印度人泰戈尔(rabindranathtagore)。泰氏在1913年即获诺贝尔文学奖,是亚洲人个获此殊荣者,声誉远扬,所发言论自然也较引人注意。泰戈尔在1921年写道,“生活在东方之外的人现在必须承认欧洲已经失去其过去在亚洲的道义上的优越感。它在世界上已经不再被视为公的代表和高尚原则的奉行者。它充其量只是个西方种族优越论者和对非西方人的剥削者。”(thoewholiveawayfromtheeathavenowgottorecognizethateuropehapletelylotherformermoralpretigeinaia.heinolongerregardedathechampionthroughouttheworldoffairdealingandtheexponentofhighprinciplebutratheraanupholderofweternraceupremacyandtheexploiterofthoeoutideherownborder.)他在战后给法国作家、同样也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的一封信中写道,“亚洲几乎每一个角落都对欧洲不再喜爱。”(hardlyacornerinthevatcontinentofaiawheremenhaveetofeelanyloveforeurope)对泰戈尔而言,“披着文明外衣的西方过去在中国这样一个的国度所投下的毒药在战后必将祸及自身”。“所谓的欧洲文明之火炬也许不再是灯塔,而是用来杀人放火的东西。”(“thepoionthatcivilizedeuropehadpuheddownthegulletofuchagreatcountrylikechinahaeverelyimpaireditownforever”andwhether“thetorchofeuropeancivilizationwanotmeantforhowinglightbuttoetfire”)一战不仅是对西方文明的巨大挑战,并导致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一场大辩论,同时也对世界文明地图的重新整合及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战是本的所谓“天赐良机”。本通过次世界大战一举成为世界强国,在巴黎和会上跻身世界五强之列。但是大发一战外交和经济横财的本人中,也有不少人在战后有许多疑惑之处和很强的失落感。本固然通过一战一跃成为世界五强之一,但西方列强对本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种族等”议案嗤之以鼻,拒绝接受。在种族问题上,本还是同其他亚洲一样,无法同白人起坐。此其一。其二,毕竟本是靠德国军事化模式发迹的,德国在一战中被打败的结局及一战后流行全球的所谓反军国主义思想让不少本人怀疑本是否根本上选错了立国模式,怀疑自己自明治维新以来奉行的所谓“脱亚入欧”的政策是否真的英明。同样通过一战跻身世界强国的美国对一战的影响和后果也是充满疑虑。美国人在“为而战”(thewarfordemocracy)的号下加入一战战团后,发现战后的世界秩序并非自己所愿。美国统威尔逊(woodrowwilon)一度被世人奉为神明和救世主,为全世界带来希望。连以“老虎宰相”著称的法国克里孟梭(georgeclemenceau)都感慨,上帝只给了人类十诫,但此公却给了我们“十四点”的世界新秩序蓝图。后来为中国创始人之一的声称威尔逊是世上“头号好人”。甚至连泰戈尔也要写书题赠给他。在战后的巴黎和会上,威尔逊雄心万丈,立誓要建立美国主导下的世界新秩序,并建立国际联盟,为万世开太。但美国人抛弃了威尔逊及其国际愿景,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甚至不准美国加入威尔逊一手缔造的国际联盟。可以说,一战后全球的仁人志士、学者和政客都在疑惑,在思一战究竟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并讨论其是否意味着西方之衰落、科学之破产,抑或为人类带来新的契机。哲学家杜威曾对一战后之世界寄予极高的期望。在1917年8月接受记者采访时,杜威表示,我们在为而战,因为这场大战争,“世界死了,世界万岁!一个的文明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会是一个全然不同的崭新社会和文明。杜威虽然声称他目前并不知道战后新世界究竟怎样,但他显然对战后新世界国际秩序充满憧憬,当然也有不安。但杜威在战后对世界新秩序极其失望。连杜威先生也疑惑了,但这是否意味着杜威先生也加入了对科学及对西方文明持怀疑论者之列呢?杜威在中国的五四运动期间来到中国,一待是两年多。中国是除美国之外杜威所逗留和生活时间长的。他还被认为是中国五四时期风靡一时的两大号——“科学”与“”的个人化身。由于杜威在中国的巨大影响,他被蔡元培等人称为“美国的孔子”或“第二个孔子”。一战对中国的意义也特别重大,尽管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中国而言,广义的次世界大战可以说起始于1895年,终结于1919年。这期间的中国同春秋战国时代一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思潮,东方的、西方的,都拿到中国试验;共和政体、政体,杜威的哲学、罗素的哲学,各种学派和学者都在中国粉墨登场。这个广义的一战时代,对我们来说像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里所描述的那样:“那是好的时代,也是坏的时代。那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昧的时代。那是信仰的时代,也是怀疑的时代。那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我们似乎拥有,我们好像又一无所有。我们会直接进入天堂,我们也可能进入地狱。”一代新人开始崭露头角。次世界大战时期,中西方文明正处于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在中国,的在1912年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民国。新运动、新的思潮以及民族主义在中国风起云涌。自战争以来,已经受够了列强的强权即公理的旧体系。对当时的国际秩序亟欲去之而后快,代之以建立在等、公正、民族自决之上的新的国际秩序,并力图以全新的姿态参与国际社会并成为其中等一员。一战的爆发,不仅对这一现存并对不公的旧秩序带来强烈冲击,而且由于次世界大战归根到底首先是一场西方文明极其惨烈的内斗,也为西方文明的未来归宿及发展带来众多的不确定因素。正是在这一中西文明处于极其重要的转折关头之际,力争顺势而起,利用这个机会一展宏图,再建文明,重整国运。2014—2018年为次世界大战100周年纪念之时期。但是,当年围绕这场大战争进行的全球讨论,这场有关世界秩序、东西方文明的兴衰、科学及机器的论战,到仍在继续,也仍无。在21世纪的现在,人们仍旧继续在讨论,继续疑惑,观点仍旧莫衷一是。事实是,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巨大验,西方文明照旧处于优势,跟一战时期比,科学和机器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甚至更为重要的角,并为全世界所推崇和追求。中国自一战以来无疑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中国还是一个经济上积贫积弱、政治上一盘散沙、外交上任人宰割的;的中国则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大的贸易国,国际地位与俱增。今非昔比,可以说,列强在中国颐指气使的子一去不复返了。然而,五四时期我们的先辈所讨论、所纠结的问题仍旧存在。例如当时广为讨论的“何为中国、谁是”,中华文明在国际上的地位如何,中国究竟需要有什么样的认同等问题,到仍旧是我们全体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目前大力推行的实现“”及“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计划,同“五四”先辈们所追求的理想无疑有异曲同工之处。100年过去了,现在,当我们纪念次世界大战的意义与影响时,也到了让我们深入思一战究竟为中国带来了什么、又意味着什么的时候了。事实上,这是一个长期被忽视并亟须面对的话题。首先,全世界包括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太重视一战与中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第二,尽管这场战争发生于100年前,它在的亚洲烙印仍然明显,特别是当我们试图去理解为何中关系是问题重重时,我们尤其会感到一战的深刻影响。第三,一战对于中国的发展、外交政策以及民族或国际意识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四,的仍然在寻找一个适合自己国情的新的认同和相应的国际地位,理解一战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无疑对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或许正确解读一战历史正是解开目前许多难题的钥匙。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同时也是在次世界大战中创造地提出“以工代兵”、并因此把自己的命运同所谓的“大战争”联系在一起的100周年。在全人类正大张旗鼓地反思次世界大战的百年遗产,并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也许我们应该把两次世界大战放在一起进行思,回答下述问题:二战是否是一战的延续?或者,是否因为一战的后遗症,造成了二战的终爆发?在这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哪一场战争对人类文明造成的影响更加深远?何谓第二次世界大战?或二战开始的时间及定义,是否对不同的有不同的回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如何?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巨大影响又何在?从相当大的意义上,一战的重要远胜于二战。这不仅因为二战是一战的延续,更重要的是直到,在一战百年之际,我们对这场所谓的“大战争”的全球意义仍缺乏真正了解,人们仍在辩论其影响及后果。我们在检讨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关系及两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时,也许应该把次世界大战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联系在一起来进行分析。我们甚至应该把两次世界大战作为一体,并进而同中甲午战争放在一起来透视。换句话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能是中从1895年到1945年的50年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唯有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对中两国的近现代进程才能看得更透彻,得到的认识和理解也会更为深刻。杜甫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许从中50年战争的角度来俯视二战,许多似是而非的观点可能露出真面目了。从广阔的国际史视野而言,二战的起源可谓因不同地区而异。对欧洲来说,二战起源于1939年应无问题。但从美国人的角度,二战可以说是被本人“炸”进来的——1941年12月7本偷袭珍珠港,一举把美国人拉进战争。美国人加入二战后,自然成为的重要盟友。但对或本人来说,二战如果从1931年所谓“九一八事变”算起,可能是15年战争;如果从1937年7月7卢沟桥事变算起,则为8年战争。从中50年战争的观点来看,我们可以认为,中甲午战争一举奠定了本的东亚地位,并让本成为西方意义上的殖民帝国。因为通过甲午一战,本攫取台湾并将其变为殖民地,同时也为将朝鲜在1910年正式变为本殖民地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战对的重要还在于,世界不少家、学者和政客们讨论到中国时都喜欢用一战作比喻,尤其是当讨论中关系时。本首相于2014年1月在瑞士的达沃斯论坛上告诉全球举足轻重的听众,目前中国和本之间的竞争与德国和英国在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竞争类似——暗示中之间的分歧可能会他们密切的贸易关系,而中国则会扮演德国的角。当然不会喜欢被比作一战中的德国。长于2014年3月“”期间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说,“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本“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但与此同时,长在回答一个本记者关于中关系恶化的问题时也警告说,中国“在历史和领土这两个原则问题上,没有妥协的余地”。中之间的外交紧张情绪似乎已经在全球范围的外交事务中展开,所有人都明白这两个之间的敌对关系。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两国之间的关系在次世界大战期间更为糟糕,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战争期间及之后的局势造成的,因此,中之间目前的关系可以放入一战的历史背景下理解。要了解一战对中关系的重要意义,我们必须明白中之间在一战之前及战争期间发生了什么。此外,要了解一战对中国的重要,我们还要再进一步回顾1894至1895年的中甲午战争,因为正是这场战争为后来中两国相继加入一战埋下了伏笔。要理解中国与一战的关系乃至中国与世界的关联,没有比通过一战华工的视野进行审视更有说服力的了。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笼罩在一片腥风血雨之中,西方文明危在旦夕。在这场决定西方文明生死存亡的大战之紧要关头,14万中国农民在中、法、英等国的安排下,背井离乡,远涉重洋,作为劳工苦力来到战火纷飞的欧洲,来到法国,为英、法的生存,为西方文明的拯救,赴汤蹈火,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东西方文明交融的一曲壮歌。这是人类文明东西方交流的重要一章。虽然这些大多目不识丁的中国农民在次世界大战期间赴法的主要动机是谋生,但他们用自己的血与汗甚至宝贵的生命,参与拯救西方文明,并通过同西方文明的直接接触,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中国观,从而进一步为中华民族逐步走向国际社会,为中国寻求新的认同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然而,中外学术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似乎将这一特殊群体集体遗忘了。西方将他们挤出了历史记忆,也很少知道这一群人,更不用说了解他们的壮丽历程了。标示着东西方文明交流辉煌一幕的这段往事,似乎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在世界史、中国史、世界军事史乃至中外文明交流史中,很少有人提到一战华工。在众多捐躯欧洲的一战华工的墓碑上,大多刻有下列四个成语中的一个:勇往直前、鞠躬尽瘁、虽死犹生、流芳百世。的确,他们在一战西线战场上或后方,固然“勇往直前”“鞠躬尽瘁”,但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虽死犹生”或“流芳百世”,而是被人们所共同遗忘。他们的祖国很少有人还记得这一批特殊的农民,更不用说表彰他们的事迹了。世界学术界对一战华工的系统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大致尚付阙如。相关对一战华工贡献的承认,更是姗姗来迟。早在1925年,中国北洋即要求法国建立一战华工纪念碑,以及为一战华工提供抚恤金和遣散费等,但法国以资金短缺为借一直未能兑现。迟至1998年,法国才在巴黎3区中国城内树立了一座纪念碑,上书“纪念在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和战士”。20世纪90年代,法国影视导演奥列维?纪顿(d’olivierguiton)鉴于法国对这一中法交流的壮丽篇章几乎忘却,拍摄了近一个小时的纪录片一战中的14万(140000chinoipourlagrandeguerre),向法国介绍一战华工及其历史贡献。该片的重要价值在于采访了一些定居法国的华工后代,通过他们的讲述,再现了当年一战华工及其后代融入法国社会的故事。通过这部纪录片,一般法国人才意识到一群中国农民参与创造法国历史的突出贡献。2008年秋,在山东威海市档案局的精心策划组织下,在当年前许多华工跨出国门远赴法兰西的出发地威海,多国学者济济一堂,探讨一战华工的历史。为配合首届一战华工国际学术会议的召开,威海市档案局还同时举办了一战华工图片展览。2009年,中国电视台拍摄的6集纪录片华工军团则次把一战华工的生活及事迹推到国人面前。尽管如此,时至,大多数人仍不太明了:这些华工为何而来、因何而去?在旅途中、在欧洲以及回国后,他们究竟又有怎样的经历?他们对那场“大战”是否作出过任何贡献,他们对中华民族寻求新的认同及国际化又是否发挥过重要作用?他们在中西交流又占有何等地位?本书的目的是向和雇用过华工服务的法国人、英国人、美国人,以及世界上关注人类文明进程的人们,介绍这一群如何用他们的“苦”和“力”参与东西方文明的重建,重写人类文明的新篇章。是在中国,他们也是一群非常普通的人,但他们的经历、他们的人生,创造了人类文明不朽的传奇。他们的命运,甚至他们的生命,无疑同中国及世界前途息息相关。一战中抵达法国的14万华工,在许多人眼里也许只是苦力,在欧洲,他们吃尽了苦、出尽了力。也许他们到欧洲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