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弟子规 中国哲学 堪布 述 新华正版
¥
18.9
4.8折
¥
39
全新
库存27件
作者堪布 述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ISBN9787551801638
出版时间2015-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317页
字数250千字
定价39元
货号xhwx_1201200191
上书时间2024-09-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特价新书
- 商品描述
-
目录:
弟子规(原文)
叙
入则孝
出则悌
谨
信
泛爱众
亲仁
余力学文
结语
内容简介:
这本漫谈弟子规是堪布写给每一个人的。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无论是否学佛,都能够从中获益。弟子规是古人的经典启蒙读物,是中国传统的树根。这些孝敬父母、诚实守信、待人接物的道理,看似基础,然而实际上,当今人们的很多问题,都能在弟子规里找到解决之道。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学弟子规,都有助于提升人生的品质和层次,培养起完善的人格,为工作、生活打好根基。本书中,堪布旁征博引,通过大量世间故事和格言、公案与教证,不仅对这部儒家经典进行了深入浅出、通俗风趣的讲解,而且从业果、依师、无限生命、大乘菩提心等佛法观念角度进行了补充,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作者简介:
堪布:全世界具有影响力的藏传大德。堪布对藏传的传统法义学修甚深。为了让更多人了悟佛法精髓,他试图用现代方式向人们传递生命,是一位在哈佛、耶鲁、斯坦福、哥廷根、清华、北大等近百所高校的讲台上留下过身影的心灵导师。三十多年来,身体力行地引导大众实践佛法的学修传统,同时,利用空余时间互译汉藏经典,从事慈善事业。参与举办过多次论坛会议,与海内外学者交流跨、道德、环保、和等问题,探讨人类的发展方向,希望提升生命的福祉。他认为,时代在变迁,但的宗旨没有变,人们可以从中找到解决现代问题的真正,这是应该去提醒大家的。对于外界的种种赞誉,他说:“我只是一名老师,教传佛法的老师。”已出版书籍: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能断不离有求你在忙什么等。
精彩内容:
我很喜欢弟子规。
根据藏传的传统,学和讲解一部论典需要传承,但弟子规我是自学的,没有传承,感觉内容好学了一遍。这里面讲的不是佛法,但与不相违,可以帮我们完善人格,很值得学。
过去传统上我们重视人的教育,弟子规作为古人的启蒙读物,孩子们从这一本书里便奠定了人生基础。但遗憾的是,在从前的一段时间中,传统一度遭受严重打击,以致后面成长起来的一代与这种理念无缘,因而内在也少了些根基。
我曾问过许多年轻老师:“你学过孔孟之道吗?”
回答全是一样的——“没有”。
既然这些传统在老师那里都是生疏的,更不要说或其他人了。可能我们太重视物质进步,忽视了心灵继承。的人们很多都不太知道怎么孝顺父母、怎么诚实守信,那有必要提醒大家:其实我们有好传统,接受它可以。孔孟之道里没有的轮回思想,没有菩提心、空以及如来藏的甚深教言,但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讲得确实好。
许多人以为弟子规只是给小孩子学的,成年人没必要学,徒没必要学,出家人更没必要学。没错,古代是如此,但古代孩子所受的教育、所具有的德行,我们这些大人有吗?不见得。没有,那是孩子,要学,诚如戒律花鬘论所说:“不知理,六十岁也如孩童。”我们大,是大在年龄上,如果道德学问不是那么踏实,甚至一片空白,为什么不学呢?
而且,大人学了,才有资格引导孩子。学校重视分数也罢了,做家长的必须要给孩子补上德育课程,否则,孩子的智慧你放心吗?没有德行,智慧又依靠什么成长?
还有人想:“那我们出家人不用学吧,这是世间学问,又是童蒙教育,我都看破了、出家了,何必学呢?”
出家了,人做不好的话,即使待在僧团里,也不会守规矩的,要发心利他更难,要成佛,那太遥远了。
所以,我的建议是,人人都要学弟子规。小孩子要学,大人也要学,在家人要学,出家人也要学。这本漫谈弟子规是我为每一个人写的。在这里面,我除了从字面上做简单解释外,还借用了世间的故事和格言、的公案和教证,来印证它所阐述的道理。
我认为,弟子规及其背后的传统智慧不会过时,即使是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因为它讲的是如何做人,这些根本的东西,只要是人,离不开,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犹如一棵树的根,上面的枝枝叶叶长成什么样都可以,常换常新也可以,但是树根不能动。这棵树长得越大、时间越久远,要越重视根的力量。
弟子规的内容,是人的树根、时代的树根。掌握了它,比熟悉什么技术都管用,它能让你懂得如何说话、如何做事,如何管理事业、如何经营家庭,如何与各人交往、如何远离各种现代病
尤其对汉族人来讲,这些道理并不陌生,它是你骨子里的dna,从父母长辈身上常会看到它的影子。毫无疑问,这是一大笔财富,而且与生俱来,不能轻视。
我作为一个藏族人,以前对汉地的国学知之甚少,后来看到这方面的典籍,很吃惊,觉得许多道理非常殊胜,每个人都要学。特别是这部弟子规,我不但自己学、给别人讲,还把它翻译成藏文,给藏地的大人和孩子。
当然,弟子规也不是学问的,有了它全有、离了它全无,没有这种高度。它是一部好论典不,集中讲述了做人应该有的基本品和行为,但是,和的胜义世俗理论相比,还是有距离的。有些人推崇孔孟之道,认为儒教思想是学问之,甚至学了佛又搁下佛法,觉得有孔孟思想够了,这显然是不明智的,不了解佛法。
我也看过四书等儒教经典,今生的道理讲得是好,但对缘起、业因果、前世后世以及宇宙人生的真理,我详细看过了,没有提及;禅宗的悟道、见成佛,更没有。所以,不能把儒教思想跟看成一回事,尤其是学佛的人,不能把这个当,用它规范人格行为倒是很好。
在中国的传统中,一般认为,儒教入世、道教出世,而是以出世的心入世,这样看来,义理要深刻和包容得多。
为什么学过经论的人,一看道教儒教观点,一目了然?我想,这跟尤为擅长对心的认知有关。有学者指出,儒教的作用是治世,道教修身,而治心。治心是对治内心的烦恼,这是的特,能了解如何治心的人,你想想,看修身治世之理,应该不难。
对于有闻思基础的人来说,这些道理好懂;但有些在理论上不是特别专业的人,可能要调整一下认识分寸。
弟子规的作者是李毓秀,清朝康熙年间秀才,祖籍山西,清初学者和教育家。自学时,我感觉这个人了不起,用语简练,说理准确,同时又蕴含深意。
本论初名为训蒙文,后经贾有仁先生修订,更名为弟子规,从此沿用至今。
所谓“弟子”,狭义上是指父母的孩子、老师的;而从广义上理解,所有人都可称弟子,徒是三宝弟子、上师的弟子,非徒是老师的弟子,普通人活到老、学到老,永远是弟子。弟子常的行为规范叫“规”。之,不论年龄大小,想做个合格的弟子,要学本论。
本论只有九十颂,三字一句、两句一韵,读着顺而且好记,所以好让孩子每天早上读一遍。
对小孩子来讲,这里面的内容有些好懂,有些不好懂,但没关系,只要先记在心里,将来言身行,是自己的东西能用上。能用来帮我们断恶修善的,不论是佛法还是世间格言,我认为,都是善妙之理。
所以,弟子规也是佛菩萨的加持。
我在2009年简单讲过一次弟子规,近期拿出来重新翻阅,忆起这个时代的种种,又有了一些更深的体会。谁都知道,弟子规是儒教经典,而我在此结合了理念进行解读,也许会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但也许对有些人来说,会带来另一番滋味、另一种启示。
如果你对此感兴趣,可以泡上一杯茶,找个舒服的地方,打开来看看
藏历木羊年六月初四
释迦牟尼佛初转之吉祥
2015年7月20
— 没有更多了 —
正版特价新书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