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读中国史 明清 文教学生读物 顾武英 新华正版
  • 简读中国史 明清 文教学生读物 顾武英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简读中国史 明清 文教学生读物 顾武英 新华正版

2.2 0.8折 26 全新

库存17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顾武英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232053

出版时间2020-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164页

字数156千字

定价26元

货号xhwx_1202356595

上书时间2024-05-20

念微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简读中国历史,饱览历史风云。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青需要了解中国历史,明白数千年来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了;需要了解值得认同和骄傲的中国,守护民族之根。

目录:

引言



和尚当皇帝

朱元璋修城

真实的马皇后

建文帝之谜

迁都北京

一部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郑和七下西洋

土木堡之变

于谦和《石灰吟》

荒唐的正德帝

“三全圣人”王阳明

江南四大才子

大礼议之争

不上朝的嘉靖皇帝

清正的海瑞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一代名相张居正

民族英雄戚继光

科学巨匠宋应星

利玛窦和徐光启

东林党人

后金的兴起

宁远大捷

李自成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军入关

千古一帝——康熙皇帝

清朝词人纳兰容若

一代宗师顾炎武

继往开来的雍正皇帝

盛极而衰的乾隆皇帝

曹雪芹和《红楼梦》

大贪官和砷

无力回天的嘉庆皇帝

林则徐虎门销烟

两次战争

魏源和《海国图志》

太天国

洋务运动

左宗棠收复新疆

戊戌变法

镇南关大捷

“一代完人”曾国藩

晚清名臣张之洞

清末新政

明清大事年表

内容简介:

明清时期,中国的皇权达到了封建统治的很好,皇帝贤明与否决定了整个帝国的命运。朱元璋、朱棣,康熙、雍正,勤政而有魄力,带来明、清立朝之初的国力发展;乾隆拒绝了英国的通商请求,把中国和世界交流的后一扇大门关闭。古老的中国不可避地落后于时代,在痛苦的转型中奋力前行

作者简介:

顾武英,大学历史学硕士,现任市秦淮区和旅游局副局长。

精彩内容:

    和尚当皇帝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没有做皇帝之前,曾经正儿八经地当过和尚。为什么朱元璋会当和尚?他后来又是怎样当上皇帝的呢?这要从头说起。
    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原名朱重八,家里靠父亲租种地主的田地为生。因为家境贫寒,朱重八从小给人放牛。在他十七岁的时候,家乡发生了大规模的蝗灾,朱重八的父母和大哥相继悲惨地饿死。在草草地安葬了亲人后,为了活下去,朱重八只能去不远的皇觉寺当和尚,住持高彬收留了他。
    当时,元朝的统治极其黑暗,他们把各族人分为蒙古人、目人(西夏人、回族人、、西域人)、汉人(原金国统治下的汉人、女、契丹人)、南人(原南宋统治下的汉人)四等,各自享有很不等的政治和法律权力,蒙古人可以任意欺压其他等次的人,并在经济上任意掠夺和剥削。不仅如此,朝廷争权夺利,奸佞之臣当道横行,遭殃的是老百姓,他们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1344年,黄河泛滥成灾,河南江北行省(今河南)、中书省济南路(今山东)等地大量的农田房屋被冲垮淹没,许多老百姓流离失所成为无家可归的难民。元朝官府为了堵住黄河,下令地方组织老百姓筑堤修坝。正可谓祸不单行,淮河两岸又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和瘟疫,元朝官府的捐税还是照收不误,反抗终于爆发了。韩山童、刘福通率先在颍州,随后,各地的风起云涌,徐寿辉在蕲州,李二、彭大等人在徐州,一时天下大乱。朱重八当了和尚后不久,被迫出寺化缘,他到信阳、汝州以及阜阳、亳州化缘达三年之久。朱元璋回到皇觉寺后,战争的风雨离他越来越近,元朝军队和军经常在寺庙不远的地方发生激战。朱重八很担心自己的安全,十分苦恼,无计可施之下,朱重八去(一种封建迷信活动),可是的结果告诉他无论去留都不吉利,只有参加军是大吉!于是朱重八决定去投奔军。
    朱重八去了不远的濠州城,投奔当地的军首领郭子兴,郭子兴留他当了亲兵。朱重八当兵后,因为作战勇敢且足智多谋,很快脱颖而出,郭子兴对他十分器重,亲自给他改名为朱元璋,还把干女儿马小姐嫁给了他,这马小姐是后来的马皇后。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发现郭子兴等人都是胸无大志、鼠目寸光的人,于是主动申请带兵出征。朱元璋带着精挑细选出来的几十名心腹士兵外出打天下,他先招募了民兵三干人,然后打下了定远,招募了两万名降兵,以此为根基,又攻下了滁州等地,一步一步地积累实力。1356年,朱元璋占领了集庆(),以此为基地成了他后的帝业。当然,朱元璋的皇帝之路并不坦,他的面前有陈友谅、张士诚和元朝官府三个拦路虎。
    朱元璋面对的可怕的对手,是兵多将广的陈友谅。陈友谅原本是徐寿辉的部将,后来杀了徐寿辉,自称大汉皇帝,占据了处于长江上游的湖北和江西的广大地区,手下兵多将广,是军中实力不错的。1360年,陈友谅带领六十万大军顺流而下,直取。他的军队数量上远远超过朱元璋,还拥有当时不错大的水军,战船足有三层楼高,装备了各式火炮;而朱元璋的军队以陆战为主,不善水战,水军连像样的战船都没有,只有一些渔船。朱元璋急忙召集手下的将领们开会。有人建议在长江边坚守,有人说要带军队迎头痛击,都被朱元璋否定了。他和谋士们制定了一个非常巧妙的作战计划,决定在城北的龙湾歼灭来犯之敌。陈友谅的水军进攻,很好路线是从长江进入三汊河直抵城下,这个路线途中要经过三汊河上的一座叫江东桥的木桥。朱元璋手下大将康茂才和陈友谅是老相识,为了迷惑敌人,朱元璋让康茂才写信给陈友谅,说康茂才将临阵倒戈,在“木桥”(江东桥)和陈友谅会合。陈友谅接信大喜,和康茂才定下了具体时间。朱元璋却连夜叫人把木桥拆掉,改建了一座石桥。夜里,陈友谅按照约定时间到了三汊河,没见到康茂才,还以为走错了地方,连忙点起火把,却看见了一座石桥,禀多疑的陈友谅大呼中计,立刻改变进军路线,从龙湾登陆,而朱元璋早在这里布下了天罗地网。为什么要在龙湾地区设伏呢,因为这里有一片狭窄的滩头,这种有利的地形恰恰是江东桥所没有的,陈友谅大军无法在这片滩头地上展开,仅能分批在这里登陆。陈友谅的军队到达龙湾后,开始上岸在滩头地扎营,这时以逸待劳的朱元璋军队突然杀出,水军也包围过来,陈军猝不及,不由大乱,不得不撤回船上。恰好这时潮水退去,很多大船搁浅了,无法动弹,只能被动挨打。陈军被杀得大败而逃。
    过了几年,陈友谅和朱元璋在鄱阳湖进行了大决战。陈友谅有六十万士兵和两百多艘大型战船,而朱元璋只有二十万人,且与陈友谅庞然大物般的战船相比,他的战船小得像玩具,还有很多渔船在内充数。连打了几天,朱元璋的军队都没打赢,危险的一次,陈友谅手下的勇将张定边突然率船直冲向朱元璋,差点把他活捉,幸亏常遇春一箭中了张定边。这时候,陈友谅犯了他一生中优选的错误: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