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改革研究/京师刑事文库39 法学理论 张远煌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改革研究/京师刑事文库39 法学理论 张远煌 新华正版

法学理论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28.2 7.1折 40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远煌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

ISBN9787811398342

出版时间2010-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字数30千字

定价40元

货号xhwx_11527728

上书时间2023-10-27

念微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历史演变
  节 实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时期
    一、1949~1956年: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定型时期
    二、1957~1966年: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充分运用时期
    三、1966~1976年: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停滞时期
    四、1976~1979年: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全面定化时期
    五、1980~1983年: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进步化时期
  第二节 实施“严打”刑事政策为主的时期
    一、“严打”政策的
    二、“严打”政策实施的阶段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确立与贯彻时期
第二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含义
  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一般表述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官方表述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学界表达
  第二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含义解读
    一、“宽”与“严”的共同前提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宽”的具体含义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严”的具体含义
    四、“济”是“宽”与“严”两方面运行的基本模式
第三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立论根据与时代精神
  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立论根据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政治依据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科学依据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哲学依据
    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依据
  第二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时代精神
    一、宽严相济:和谐社会语境下反犯罪策略的必然选择
    二、宽严相济:对“严打”政策的规正
    三、宽严相济:惩办与宽大政策的新发展
  第三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国际趋势的呼应
    一、“两极化”刑事政策产生的背景
    二、“两极化”刑事政策指导下的西方立与实践
    三、“两极化”刑事政策的启示与借鉴
第四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施条件
  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运行的基础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历史梳理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契合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角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式的完善
  第二节 完善立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制度保障
    一、现行刑关于犯罪的规定不利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方面
    二、现行刑罚结构不利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方面
    三、现行刑罚制度不利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方面
    四、现行诉讼制度不利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方面
  第三节 理是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现实基础
    一、在认识环节上的不适应
    二、在执行环节上的不适应
    三、在评价环节上的不全面
第五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的刑事
第六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的刑事立
第七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刑事制度的创新

内容简介:

本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语境下,基于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立论根据、时代精神、内在要求及实施条件的深刻解读,针对刑事和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实现犯罪的良控制这一超规范视角,对我国的刑改革进行了系统探讨。全书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紧扣新中国刑事政策的发展脉络和刑变革的世界趋势,着力探讨了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理和良立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措施,以期中国刑回归本位,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惩恶扬善、增进安宁的作用。刑作为承载和实现刑事政策价值与目标追求的主要手段和工具,是随着刑事政策的发展而不断调校着自己的变化轨迹。一部刑史也是在科学的反犯罪对策观指导下逐渐走向理定位的历史。

作者简介:

张远煌,男,1961年11月生,重庆市巫溪县人,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导师,学院与刑事律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兼任犯罪学与刑事政策研究所所长。国巴黎第十大学访问学者(1994.91995.8)、巴黎第二大学犯罪学研究所不错访问学者(1999.122000.6)。先后于西南政大学、中国政大学和民大学。曾任职于中南财经政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犯罪学、刑事政策与刑学。

精彩内容: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反犯罪活动对策,是我国新近提出的一项刑事政策。这一政策集中反映了党和在构建和谐社会语境下反犯罪活动的基本主张,是现阶段刑事执和刑事立的灵魂,是党和在长期同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进行斗争中形成并逐步发展完善的,是长期和立经验的科学结。从历史演变的角度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与我国先期贯彻的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和“严打”政策之间,无疑存在着历史的承接和扬弃关系。透过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历史演变,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这一政策的基本内涵和时代精神。
    在新中国成立至今的数十年刑事立和实践中,惩办与宽大相结合、“严打”以及宽严相济三项刑事政策之间,并不存在截然的时间分隔,而是呈现相互补充、交替进行的关系。当然,在不同历史时期,这三项刑事政策的主次地位是有显著差别的。按照居于牌地位的刑事政策的不同,可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演变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时期。靠前节 实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时期“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是由靠前时期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直接发展而来的。
    在靠前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初期,鉴于激烈的阶级对抗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打击敌对势力、维护势力,建立和巩固政权,成为那个时代的中心任务。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