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程碑文库|活的中国园林:从古典到当代的传统重塑 园林艺术 唐克扬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里程碑文库|活的中国园林:从古典到当代的传统重塑 园林艺术 唐克扬 新华正版

园林艺术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32.2 4.7折 68 全新

库存8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唐克扬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48123

出版时间2021-1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页数248页

定价68元

货号xhwx_1202504583

上书时间2023-09-19

念微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里程碑文库」首部华语原创作品,万千粉丝翘首以盼,迟来的中国声音,不容错过的中国故事。活的中国园林是里程碑前三辑17本书中首部由本土“大家”写给大众读者的小书,回应了万千读者的关注与期待。清华大学教授、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有名建筑师、策展人唐克扬教授十余年心血之作。本书缘起于作者2008年在德国德累斯顿艺术收藏馆策划的“活的中国园林”展览,13年来,唐克扬一直在思索中国园林的当代命运,本书是作者10余年里对这一命题思索的结晶。追溯两千余年中国园林发展脉络,从古典到当代,探讨一种人居的新生与转型。在本书中,作者不仅带我们回望历那些如星辰般耀眼的名园——上林苑、南越王宫苑、金谷园、辋川别业、艮岳、圆明园,还探讨了在近代城市化乃至全球化的浪潮下,园林向校园、公园、博物馆等形式的转型,以及建筑师们在其中所做的尝试。这是无数个“从废园到燕园”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值得细读。

目录:

引言 : 寻找 “ 活的中国园林 ” 1 那些逝去的名园  2 园林的死与生 3 发现苏州 4 园林:建筑还是风景? 5 现实的和想象的 6 当代中国的中国园林  结语:心安何处 注释 译名对照表

内容简介:

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样式,中国园林可谓中国传统的名片。似乎没有其他古典造境,能比它更真实、亲切、优雅,能让我们体认的世界观,领略人与自然相处的哲学。可是,在时代狂澜席卷的巨变中,中国园林似乎离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远,在转换为博物馆的过程中渐失了生活的本味儿。难道这是中国园林终的归宿吗?在本书中,有名建筑师、策展人唐克扬将领我们踏上重寻中国园林之路。从那些早已湮灭的名园,到如今点缀于街头巷尾的亭阁,从文字层面的园林秘境到每天现实面对的环境议题,中国园林的想象力不囿于园墙之内,持久的生命力必也意味着强大的适应力。让我们在古典与当代的碰撞中洞见“中国园林”所具有的另一种可能。

作者简介:

唐克扬,清华大学教授,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北京大学文学硕士。曾担任2010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著有美术馆十讲、长安的烟火、树(与巴士曼合著)等作品。

精彩内容:

        翻开任意一本中国园林史,大部分篇幅都集中在明清两代的园林。而随便走进一个现存的老园子,说明牌上也会发现这样的文字:
    ……始建于……在明代时……××年,经过修葺,对外开放……
    园林,在大多数人心中首先是一件“作品”,其次才是个有年头的空间,这“作品”经年累月,难改变,以至于早不是过去的样貌。直到具有某种现代属,园林才变成了一个地理位置清晰的“场所”,和周遭更多人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难怪中国园林史的写作者十有八九是学建筑设计出身,他们分外关注实地和实物,聚焦于眼前效果而非岁月留痕——但是且慢,“过去”的园林和“眼前”的园林,究竟有怎样的区别呢?是什么样的历史园林,构成了一部有意义的园林历史?
    园林古学的任务特殊,像古城的保护,在逻辑层面上面对着类似的难题。特殊特殊在园林的某一部分——那些本有生命的东西,是无从“保存”的,园林遗址并不像建筑遗址一样,能全然拒绝新生命的轮回。
    其实,我们只要稍加思索,会发现古代的园林难以一成不变地“保存”下来,之花绝非昨之花;但另一方面,所谓的园林,难道不应该是一种不断生长的事物吗?这个逻辑难题暴露了园林史中比较含混的一面:它到底应该是记述已经出现过但不再变化的某些事物,以“物”和人对“物”的创造为中心,还是记述人事,以“事”的连续书写一种不间断的“人”奋斗的历史?如果是前者,传统的继承者往往面对着“有名无实”“所对者何”的尴尬。如果是后者,“园”的所指更加模糊了。建筑的物理面貌会改变,像园林一样,但它的来龙去脉很清楚,哪怕从有到无,它始终有别于周遭事物。而园林算传承有序,它的立意也会随主人变更;即使主人不变,从属于大自然的园林也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变化之后,很难说,它还是原来的那个“它”。变与不变,关系到园林的主体是谁:现代建筑设计往往会设有一个身份中立的使用者,园林可不行。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和朋友惠施出游,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惠施向庄子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按说是这样的。从现代人的认知角度而言,我们不可能理解古代园林之趣,因为园主始终在变化,拥进园子的熙攘人群,断不是初的设计者所期待的此间“主人”。但我们惯称的那个“园林”,分明又是“中国”的。和其他空间艺术不同,中国的书面传统,尤其是文学,和园林有着异常紧密的关系。除了物理层面的遗存,还有跃然文字间的“中国园林”。
    别的先不说,大多数有名的园林一旦没了名字,或者是翻译成其他语言,立刻不知所云了。更不要说那些与园林相系的楹联和诗句,脱离了这些“语象”层面的东西,园林自身的“意象”也会大打折扣。
    p3-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