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即是多 北欧意见 新版 外国哲学 ()本田直之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少即是多 北欧意见 新版 外国哲学 ()本田直之 新华正版

从物质中获得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经济低增长时期的全新观;少一点物质占有,多一些精神体验,做足减才会感到;与《断舍离》并提的人生整理术;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亲自讲书

26.7 5.4折 49.8 全新

库存37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本田直之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148935

出版时间2020-05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页数184页

字数140千字

定价49.8元

货号xhwx_1202054192

上书时间2023-08-30

念微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从物质中获得的时代已经结束经济低增长时代的全新观:少一点物质占有,多一些精神体验与断舍离并提的人生整理术:在一个什么都不缺的时代,做足减才会感到北欧“指数”位居世界前列的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亲自讲书这是一本时代潮流,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里能为人们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提供启示的图书。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曾经主动挑中这本书,录制了长达45分钟的讲书视频;报公众号曾经刊发过一篇名为物质时代已经结束,新时代来临的文章,内容正是来自这本书,随即引起强烈的反响。作者本田直之做过企划,是多家公司的董事,生活丰富,在本是妇孺皆知书作家。“少即是多”(lessismore)并非本田直之自创的概念,是有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凡德罗坚持的设计哲学,而“简单生活”的理念,早在二十年前被引入中国。一个在设计界广为人知的哲学理念,一种并不陌生的生活方式,为什么经本田直之阐释后,会引发了人们强烈的共鸣呢?原因在于本田直之犀利地点出了我们正处于从“加时代”来到“减时代”的特殊处境。一方面,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不断做物质加——为家里添置冰箱,买回电视机,购置洗衣机,再买辆车确实曾带给我们的感觉,但在一个物质极为丰富、什么都不缺的时代,占有物质很难再刺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获得长久的满足。另一方面,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时代的大潮决定我们必须进行减生活,因为我们身处的整个社会正逐渐进入减速时代,全球经济将长期处于低增长时代。在未来,都变得不确定,我们身处的企业和机构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破产、,我们的工资可能会变少。如果“买买买”的生活方式不具有可持续,且不能给我们带来,那么,在减速时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获得呢?本田直之从北欧人的生活方式里获得灵感,结出“少即是多”(lessismore)这一自由自在又具有弹的理想生活方式和全新的观。“少即是多”,即主动减少不必要的物质占有,腾出金钱与时间,腾出心灵的空间,将金钱与时间花费在精神和体验所带来的感上。因为“比起金钱和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充实感”,我们宝贵的经历以及从中获得的知识,将较为地入驻我们的生命。当然,“少即是多”不要求人们拼命克制自己,像苦行僧一样过着节约忍耐、了无生趣的生活,它只是鼓励我们认真思自己的生活与人生,仔细甄选对自己来说为重要的东西之后的主动选择,以此摆脱金钱、时间、场所等束缚,享受真正自由的生活。本田直之在书中提出“新”的十个条件,有“享受工作”“有关系亲密的朋友和家人”“拥有能激发创造力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拥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居住环境”“具备有效的思维惯”等。从这些条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本田直之提出的“少即是多”,其含义远比“简单生活”丰富。它并非基于贫穷者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或酸葡萄心理,而是享受过物质丰富、优渥生活,历经繁华之后的主动返璞归真;它抛弃了纯消费的生活方式,注重生命与生活的质量,看重我们与亲友之间的情感联系,珍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它不要求人们清心寡欲到头脑木讷,相反,它视野开阔,极具活力,非常看重我们头脑的活跃和创造力。这是一种“入世”而非“出世”的生活方式。本田直之并没有停留在喊“少即是多”的号上,他从十几年前开始便身体力行、积极实践“少即是多”的生活方式,也是这一生活方式的受益者。也正因为此,他的倡导才更具说服力。此外,身为企业家的本田直之在书中还为读者提供了许多具体、实强的高效工作方,帮助读者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进而获得财务自由,真正过上“少即是多”的优质生活。

目录:

chapter 1

抱持陈旧的价值观不会得到

从物质中获得的时代已经结束20

从加时代来到减时代23

北欧位居世界指数排行榜的原因 26

本如此富足,其国民指数为何屈居第81位 32

为什么要向“草食族”学 38

你得过“消费传染病”吗 41

能够做好自我管理的人更容易提高指数 43

不被常识束缚,感受需要自由 46

尝试工作与生活泾渭分明的双城生活 50

降低“满足感的阈值”,只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 54

“新”的十个条件 58

从“衡工作与生活”到“开心工作,快乐生活” 64

chapter 2

要想自由地生活,得做出改变

从“厉行节约”到“主动选择简朴” 70

拥有金钱or拥有时间 72

与其追逐地位的提升,不如追求自由 76

与其在企业职,不如从事自由职业 78

与其一味推销,不如提供意见 81

做不依赖任何台、靠实力说话的人 83

以愉悦的心态面对辛苦 85

保持独立思的能力 87

小众市场具有更强的购买力 89

比起短期的加薪,更应重视个人品牌的积累 92

在咖啡馆、公园、健身房等场所办公 94

借助生活方式这个共同语言拓展自己的世界 97

比起短暂的大,长久且可持续的“小确幸”更让人感到 99

在方便快捷的时代刻意追求一些“不便” 103

比起金钱,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充实感 105

提高工作效率,改变“重量不重质”的惯 107

从“以他人为中心”转变为“以自己为中心” 110

改变每天既定的生活模式,享受变化 113

chapter 3

为了自由地生活,必须舍弃一些的东西

找到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东西 118

不必为获得丰厚的津贴和福利而从事束缚重重的工作 121

与其决定想做什么,不如决定不做什么 123

与其囤积一堆赘物,不如轻装上阵 126

与其延续惯,不如重新设定 129

生活在多元化时代,不必被他人的价值观所左右 130

不必在意小世界对你的看,应追求更广阔大环境的评价 132

不要依赖金钱,而要多花心思 134

不做“设备控” 136

想要快乐工作,必须优选限度地减少制约 137

将空闲的时间用于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140

运动是让自己获得成长的很好投资方式 142

降低满足感的阈值,体味生活中的小惊喜 144

chapter 4

寻找全新的生活方式

死守在一家公司,不如多创造几个“复业” 150

放弃住宅,享受双城生活 153

通货紧缩的时代是向双城生活转型的不错时机 155

工作与娱乐之间没有界限 158

将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合二为一 160

双城生活的实践心得 162

用“游牧式的移动生活”来提高创造力 164

调到国外去工作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 167

能不能把“喜欢做的事”当成工作 170

感强的人不容易生病 172

模式矩阵图 175

减速生活:一个让人怦然心动的选择 178

内容简介: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时代。一方面,物质极为丰富,什么都不缺的我们很难再从物质中获得长久的满足感。另一方面,整个社会正逐渐进入减速时代,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收入会稳步增长,我们很难再继续“买买买”的加生活。在新的时代,怎样生活才能获得?为了找出,少即是多:北欧意见的作者本田直之前往位居“世界排行榜”前列的北欧各国采访,发现北欧人已经摈弃了传统的物质至上主义,转而实践物质简朴、精神丰盈的“lessismore(少即是多)”简单生活方式,更珍视精神层面的充实感。“少即是多”是一种自由自在又具有弹的理想生活方式和全新的观,它不是要求我们像苦行僧那样过节约和忍耐的生活,而是提醒我们没有必要再追求更多的不必要的物质,应该主动选择、刻意放手,摆脱金钱、时间、场所等束缚,去追求精神与体验所带来的感。

作者简介:

本田直之,于明治大学商学院产业经营系,在美国雷鸟国际管理院获得经营学硕士。本侍酒师协会认定的侍酒师、一级船舶纵士。曾任职于花旗银行,后参与巴克集团的运营,并以常务董事的身份带领巴克集团在本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现任杠杆效益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兼任本财务学会董事、人顾问董事、美国环球视野科技公司董事等职。在东京、夏威夷两地都有居住和办公场所。一年中一半的时间在本演讲;另一半时间在夏威夷冲浪、写作、工作,去其他旅行。著有少即是多:北欧意见杠杆思术杠杆时间术杠杆阅读术等作品。李雨潭,旅心理咨询师,“全民心理狮”社区、“全民心理阅读会”创始人。曾担任一些大型调查真人秀节目的心理顾问,曾获2016本nhk中文播音主持大赛。译有少即是多:北欧意见冻花等作品。

精彩内容:

        从物质中获得的时代已经结束
    为了完成本书,我特意前往指数位居排行榜前列的北欧,与二十几位各行各业的当地居民进行了交流,他们的很多想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次采访,我都会问受访者一个相同的问题,那是:“你有什么想要的东西?”我问的是“东西”,但没有一个受访者告诉我他“想要什么东西”。
    在他们的回答中,我几乎找不到任何和车子或房子相关的具体物品。他们的回答大多是“我希望家人健康”“我希望我的朋友和我认识的人都能取得成功”等。
    下面摘录几则受访者的回答。
    我希望孩子们能有安定、美好的未来。我并不是为了能涨点工资、买栋大房子或者买一辆好车才去努力工作的。
    ——托马斯·弗罗斯特/丹麦/网页设计公司职员
    我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东西。人一旦被奴役,会变得什么都想要,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我只希望家人身体健康,希望自己在工作上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阿尔特·托努纳/芬兰/诺基亚公司职员
    如果我对本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会听到什么样的回答呢?毋庸置疑,时代不同,人们的回答各异,但我想以具体实物作答的人还是会相当多吧。
    从北欧民众的回答中,我切实地感受到“通过物质获得的时代已经结束”。
    这是因为从物质中获得的感是难以持续的。无论是“买了一块名贵的手表”,还是“买了一辆很贵的汽车”,人们在下单购物的那一刻确实能获得强烈的满足感,但这样的满足感很难长久地持续下去。“猎物”到手之后,很少有人会为此每天欢喜不已。
    一年之中将近一半的时间,我会在夏威夷生活。此外,我每年都会去新西兰、澳大利亚等旅游。包括北欧在内的,世界上所有位于指数排行榜前列的和地区,我几乎造访过。我渴望在这些和地区生活,理由是这些的国民普遍觉得,与物质带来的感相比,他们更为珍视那些精神和体验带来的感。
    另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对于北欧人来说,“旅行是人生中非常重大的一个主题”。这和本人所惯的“购物式旅游”截然不同。北欧人对旅行意义的解释通常是“到陌生的街道上去走走”“去海边进行海上运动”或是“到山里去亲近大自然”等活动可以沉淀为生活经验,构建个人的经历。
    我想多出去旅行,旅行能让自己的世界变得开阔。如果是待在同一个地方,生活难会变得无趣。我认为“激发人不同的感觉”非常重要。
    旅行对我来说,不只是到各大景点走马观花地随便逛逛,而是去体验当地的实际生活,这样我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我们的。
    ——提姆·莫尼纳,芬兰,作家、翻译家
    近几年来,旅游行业渐趋饱和,“去米兰购置衣服”“去参观自由女神像”之类的旅游线路越来越难组团。以前,海外旅行尚未流行,那时本人出国旅游一次便会兴奋不已,并经久陶醉其中,但是现在,小时候去过好几次夏威夷的人比比皆是,大多数人都对出国旅游以为常。
    现在以潜水等海上运动为明确目的而来到夏威夷的旅游团很多,来夏威夷“参加檀香山马拉松比赛”或是“参加铁人三项大赛”之类的体验型旅游项目也逐渐增多。
    这和经济高速增长期时大家渴望拥有更多物质的情形是不是非常相似?人们为家里添置了冰箱,买回来电视机,又购置了洗衣机,还买了汽车……从一无所有到什么都不缺,我们购买的物品确实曾带给我们的感觉,可是一旦什么都不缺之后,即便再次购买同样的物品,也很难刺激我们的感官。不管那些更新换代的物品增加了多少全新的功能,它们带给我们的感和满足度并不强烈。
    从物质中获得的满足感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而我们宝贵的经历以及从中获得的知识,将较为地留在我们的生命里。购物只能满足我们暂时的,经历和体验却可以让我们终身受益。
    从加时代来到减时代
    盖洛普曾在世界各国进行过一项民意测验,调查显示:“对于年薪在2.5万美元以上的人来说,通过‘经历’获得的感要比购物所带来的满足感高出2~3倍。”(《的惯》,汤姆吕斯、吉姆赫托著,森川里美译,discover 21出版公司)。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小时候和家人一起去旅行,或是参加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活动,那些记忆是经久难忘,而购物买东西之类的事情,却几乎想不起来。虽然刚买到喜欢的东西时,我们也曾欢呼雀跃……
    p20-23

精彩书评:

少即是多:北欧意见会引起很多人感慨,让人们意识到我们是应该停下来思一下生活了。这本书打动我的,重要的一点,是上面写的“从物质中获得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