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板方 科技综合 david j.anderson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看板方 科技综合 david j.anderson 新华正版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32.7 4.7折 69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david j.anderson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994048

出版时间2014-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262页

字数100千字

定价69元

货号xhwx_1200910995

上书时间2022-07-10

念微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部分 导论
章 解决敏捷管理者的困境
1.1 我对可持续步调的探索
1.2 我对成功变革管理的探索
1.3 从“鼓-缓冲-绳”转向“看板”
1.4 看板方的出现
1.5 看板方被社区采纳的过程
1.6 看板的价值是反直觉的
第2章 什么是看板方
2.1 什么是看板系统?
2.2 把看板应用于软件开发中
2.3 为什么使用看板系统?
2.4 看板方模型
2.5 识别看板方的应用实施
2.6 作为权限授予者的看板
第二部分 看板方的益处
第3章 一种成功秘诀
3.1 使用秘诀
3.2 成功秘诀和看板方
第4章 在五个季度内,从差变为好
4.1 问题
4.2 可视化工作流程
4.3 影响效能的因素
4.4 明确过程策略
4.5 估算是一种浪费
4.6 在制品
4.7 建立输入节奏
4.8 达契约
4.9 实施变革
4.10 调整策略
4.11 寻求进一步的改善
4.12 成果
第5章 持续改进的
5.1 改善
5.2 看板方会加速组织成熟度和能力的提升
5.3 社会学变革
5.4 变革也许是看板方带来的优选好处
第三部分 实施看板方
第6章 价值流映射
6.1 定义控制起点和终点
6.2 工作项类型
6.3 绘制卡片墙
6.4 请求分析
6.5 根据请求分配产能
6.6 工作项卡片详解
6.7 电子跟踪
6.8 设置输入和输出边界
6.9 应对并行活动
6.10 应对次序无关的活动
第7章 使用看板进行协调
7.1 可视化控制和拉动
7.2 电子跟踪
7.3 每站立会议
7.4 会后讨论
7.5 队列填充会议
7.6 发布规划会议
7.7 鉴别分类
7.8 问题志的审查与升级
7.9 现场贴纸代理
7.10 跨多个地理位置保持同步
第8章 建立交付节奏
8.1 交付的协调成本
8.2 交付的事务成本
8.3 交付效率
8.4 确定交付节奏
8.5 通过提高效率来提升交付节奏
8.6 进行随需或临时交付
第9章 建立输入节奏
9.1 优先级排序的协调成本
9.2 确定优先级排序节奏
9.3 优先级排序的效率
9.4 优先级排序的事务成本
9.5 提高效率以支持更频繁的优先级排序节奏
9.6 进行随需或临时的优先级排序
0章 设置在制品限额
10.1 工作任务的限额
10.2 排队队列中的限额
10.3 瓶颈前的缓冲
10.4 输入队列大小
10.5 工作流中不设wip限额的区域
10.6 不要使组织压力过大
10.7 不设置在制品限额是错误的
10.8 产能分配
1章 建立服务水协议
11.1 服务类别的一种典型定义
11.2 为服务类别设置规则条款
11.3 确定服务交付目标
11.4 设置服务类别
11.5 应用服务类别
11.6 根据服务类别来配置产能
2章 度量和管理报告
12.1 跟踪在制品
12.2 前置时间
12.3 准时交付率
12.4 交付速率
12.5 问题和受阻工作项
12.6 流动效率
12.7 初始质量
12.8 破坏负载
3章 使用两层系统扩展看板
13.1 层次化的需求
13.2 将价值交付和工作项的变异解耦
13.3 两层卡片墙
13.4 引入泳道
13.5 应对规模变异的另外一种方
13.6 和服务类别结合在一起
13.7 系统集成
13.8 管理共享资源
4章 运营回顾
14.1 会前准备
14.2 在开始时设置好业务基调
14.3 邀请嘉宾扩大听众范围并带来附加价值
14.4 主要议程
14.5 精益转型的基础
14.6 适宜的节奏
14.7 体现管理者的价值
14.8 组织层面的专注能培育改善
14.9 一个早期案例
5章 启动看板变革
15.1 看板系统的首要目标
15.2 看板系统的次要目标
15.3 理解目标,阐明益处
15.4 实施步骤
15.5 看板方带来新的谈判模式
15.6 启动看板实施的谈判
第四部分 继续改进
6章 三类改进机会
16.1 瓶颈、消除浪费和降低变异
16.2 看板方与公司的适配
7章 瓶颈和非即时可用资源
17.1 能力受限资源
17.2 非即时可用资源
8章 精益的一种经济学模型
18.1 重新定义“浪费”
18.2 事务成本
18.3 协调成本
18.4 如何识别一项活动是否是成本
18.5 破坏负载
9章 变异的根源
19.1 变异的根源
19.2 变异的外部根源
第20章 问题管理和升级策略
20.1 对问题的管理
20.2 问题升级
20.3 问题跟踪和报告
参文献
致谢
索引
关于作者

内容简介:

本书由看板方创始人davidj.anderson亲自编写,是看板方的奠基之作。看板方脱胎于生产方式和约束理论,是精益方的进一步延伸。它将软件开发过程视为一种价值流,并且相信拉动式的管理能产生更好的结果。它通过在制品的数量等一系列简单可行的技巧,发现和缓解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压力和瓶颈,提高生产效率。看板方的奇妙之处,在于它与企业原有的开发流程无缝结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生产效率。换句话说,它是一种渐进式的改良,不是翻天覆地的,因而更容易被企业接受。实施阻力小且切实有效是看板方在软件开发社区中迅速流行起来的原因。

作者简介:

大卫j.安德森(davidj.anderson)有三十多年it行业从业经验,曾在多家大型跨国企业管理软件开发团队,拥有丰富的团队管理经验。他是精益软件和系统协会(leansoftwareamp;systemsconsortium)的创始人,并且创办了davidj.andersonamp;associates咨询公司和leankanban培训公司,致力于传播和推广精益思想和看板方。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