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学与净土 宗教 星云大师
  • 禅学与净土 宗教 星云大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禅学与净土 宗教 星云大师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5.3 1.9折 28 全新

库存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星云大师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2445

出版时间2014-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197页

字数137千字

定价28元

货号313_9787108052445

上书时间2024-06-26

问问熊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谈禅
禅与文人
禅师与禅诗
禅与现代人的生活
禅堂的生活与清规
禅者云游与参访
从风趣洒脱谈禅宗的人物
从守道谈禅宗的特
从衣食住行谈禅宗的生活
生命升华的世界
净土思想与现代生活(一)
净土思想与现代生活(二)
净土思想与现代生活(三)

内容简介:

本套书集是星云大师弘扬实践人间思想之大成,为大师历年的演讲内容,是以下八个选题的丛书名,为整套书销售申请的单独书号。星云大师,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作者简介:

释星云(1927年8月19-,俗名李国深),农历七月廿二生于江苏江都,有星云大师的尊称,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自中国大陆迁居台湾地区地区后加入中国,曾任党务顾问、常务委员。佛光山开山宗长,佛光山寺靠前、二、三任住持。星云因经常介入政治而被称为“政治和尚”,其言行与立场也数度引发争议。

精彩内容:

(三)行与解有人说:佛学是哲学。这是从知识的立场而说。不错,佛学的确有严密的哲学理论,但是佛学真正的特质却是“实践”,从修行上去体证真理。如果只在纯粹理论上来建立佛学的体系,那么佛学将失去它的真精神,与哲学又有什么差别?佛学不仅具有哲学的内容,更有上的体证,佛学高妙的教理,无非是为了契人真理,方便实践。若只是知识上的谈玄说妙,佛学认为是戏论,应该扬弃。所以佛学不可当作哲学来看待,把佛学当作哲学,永远把握不到佛学的精妙。佛学提倡解行并重,尤其是禅,更注重实践的功夫。禅门中,修证是各人自己的事,修得一分,真正体验一分。如果只是在理论上说食数宝,或只是一味地人云亦云,是不会有效果的。唯有透过实践,才不失去的真实意义,才能把握到禅的风光。譬如牵引一匹饥渴的马,到水源处喝水,如果这匹马不张嘴,只有饥渴而死。同样地,三藏十二部经典只是指引我们通往真理的罗盘,我们“如是知”之后,要“如是行”,才能喝到甘露法水。所以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要了解什么是佛法,什么是禅,唯有亲自去参证,实际去修行,别人优势地位无法如实地告诉你。那么禅师如何去参证?如何去修行呢?唯有从生活中去参证,在大众中去修行。古德说:搬柴运水,无非是禅。在每一个人的生活里面,穿衣吃饭可以参禅,走路睡觉可以参禅,甚至于上厕所都可以参禅。譬如描写佛陀穿衣、持钵、乞食的般若生活风光,一样是穿衣吃饭,但是有了禅悟,一个觉者的生活,其意义与境界,和凡夫截然不同。所以说:佛法不离世间法。时我们有一种错觉,以为修禅要到深山老林里才能证悟,实际上,修禅并不需要离开团体,离开大众,独自到深山古寺去苦参,禅与世间并不脱节,“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只要把心头的嗔恨怒火熄灭,何处不是清凉的山水地呢?热闹场中也可以做道场。事实上,如果我们对的道理,有了透彻的了解,依此教理去实践,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的中心义理为“缘起”,天地间的存在,都是由因缘相依相辅而成,因缘和合则万法生成,因缘离散则万法消失。天地间没有一个创世主,任何事物都可以运用人为力量加以促成和止。由缘起的法则,让我们推论到众生等,皆具佛。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这种成佛的可能与过程,接近是一种自我磨炼与创造,由自我的行为来决定自己的未来;所以,能够把握到的教理,则人生是奋发上进的。由缘起的法则,让我们推论到宇宙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差别的万事万象,是相即相入,互依互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相互的,这种理论应用在常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是不正确的,你我的分别是不对的,动静、是非等对立是可以泯除的。如果我们能够透过知解,体证到这种无尽缘起的道理,那么互助互爱都来不及,哪里还会有你我的争执呢?因此我们对于“解”、“行”不可偏废一方,好比做事,如果能够运用双手,事情可以进行得更顺利。我们应该从“解”中去认识万法的事相,从“行”中去印证万法的实相。(四)净与秽自然的事物本来没有净秽、美丑之分,这种分别是我们主观的好恶所引发出来的。维摩诘经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我们的心被五尘所染,迷惑于物象,不能见到万法的清净自;而开悟的禅师,他们的心一片光明,毫无挂碍,所以静观万物莫不自得。在禅师的心中,善恶、美丑、是非、对错都消失了,他的心是佛心,佛心是他的心,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清净的佛土,而凡夫眼中的世界是肮脏的粪土。譬如佛印禅师心中清净,所以他观苏东坡好比佛菩萨一般的庄严;而苏东坡心境迷糊,所以他看禅师好比一堆牛粪般的污秽。禅的境界是不能的,也不是在舌上逞强占便宜的。我们常人通常喜欢清洁,讲究环境卫生,但是禅的世界,并不如此。所谓“净除其心如虚空,令其所向皆无碍”。禅师们的心扫荡了清净与垢秽的对待,无论清净也好,垢秽也好,一起,一起消除,并不是用一般常识来分别净秽。下面我举一件有趣的公案:有一次,赵州禅师和弟子文偃禅师打赌,谁能够把自己比喻成下贱的东西,谁胜利。p16-1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