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农之魂 大地长歌:中国化进程中的当代农业(1949~2009) 财政金融 郭书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神农之魂 大地长歌:中国化进程中的当代农业(1949~2009) 财政金融 郭书田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28.2 1.7折 168 全新

库存56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书田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ISBN9787508259734

出版时间2009-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1114页

定价168元

货号504_9787508259734

上书时间2024-06-25

问问熊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引论 农业帝国的化尝试
章 辉煌的农业文明与帝国的渐衰落
节 世界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
第二节 悠久绵长的农业文明史
第三节 辉煌的农业文明成
第四节 博大精深的农业思想
第五节 帝国渐衰落的农业

第二章 世界化背景下中国的化
节 世界各国的化
第二节 中国的化实践
第三节 传统农业的改造之路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化以及农业的贡献
节 中国化进程概述
第二节 中国化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化取得的成及其原因
第四节 农业对我国化的贡献
第五节 对我国化存在问题的反思
第六节 结语

上篇 制度变革

第四章 农村制度变革的成
节 土地改革与农业生产的恢复
第二节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生产发展
第三节 公社与农业的曲折发展
第四节 改革开放与农业农村发展
第五节 统筹城乡与农村全面发展

第五章 的农业政策
节 改革开放前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政策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非均衡发展观和农业政策
第三节 协调发展观与农业保护政策
第四节 2003年以来的支农政策
第五节 金融危机背景下拉动内需中的惠农政策
第六节 新中国六十年来农业政策的结及展望

第六章 土地制度
节 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与土地制度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与公社时期的土地制度
第三节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第四节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后土地制度的不断探索

第七章 农业经济组织
节 新中国初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及发展
第二节 公社的起落
第三节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中国农业发展的制度台
第四节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第五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八章 农业投入体制
节 农业资金的投入
第二节 农业投入的作用和效益
第三节 农业投入的问题和建议

第九章 农产品流通体系
节 统购统销政策的原因和过程
第二节 统购统销政策的内容及执行过程
第三节 统购统销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第四节 统购统销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第五节 改革开放后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演进回顾
第六节 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第七节 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的对策

第十章 农村金融
节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发展农村金融的构想

第十一章 乡镇企业
节 乡镇企业的由来
第二节 为什么要发展乡镇企业
第三节 农民为什么要发展乡镇企业
第四节 乡镇企业发展时的外部环境
第五节 乡镇企业发展的曲折道路
第六节 对乡镇企业的呵护和扶持
第七节 乡镇企业在发展和管理上的创新
第八节 乡镇企业与时俱进
第九节 乡镇企业在解决物资紧缺中的贡献
第十节 乡镇企业在初步实现化中的贡献
第十一节 乡镇企业在城镇化中的贡献
第十二节 乡镇企业在实现温饱和小康中的贡献
第十三节 乡镇企业在农业现代化中的贡献
第四节 乡镇企业在外向型经济中的贡献
第五节 乡镇企业在城乡一体化中继续做出贡献

第十二章 农民工
节 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民工
第二节 农民工与化、城市化
第三节 农民工的业和工资
第四节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第五节 农民工权益的缺失与保护

第十三章 乡村政治制度
节 乡村政治制度变迁的阶段
第二节 走向的乡镇政治制度
第三节 村级政治制度的化与村民自治
第四节 强农惠农政策和乡村政治制度创新
第五节 乡村政治制度变革的内在机制
第六节 乡村政治制度变革的成与存在问题

第十四章 农业法制建设
节 农业法制建设历程
第二节 重要法律法规对农村改革、稳定、发展的法律支撑
第三节 农业法律建设的成与特点
第四节 农业法制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五节 农业法制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第十五章 农村行政管理体制
节 改革的成效与问题
第二节 行政管理职能的调整
第三节 行政问责制度
第四节 行政诉讼制度
第五节 精简行政审批程序
第六节 接待群众来访制度
第七节 一条龙办事程序

中篇 经济增长(上部)

第十六章 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
节 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历程
第二节 粮食安全生产体系与农业科技发展历程
第三节 粮食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政策
第四节 粮食安全现状与发展展望
第五节 21世纪我国粮食安全形势
第六节 粮食安全基本策略

第十七章 经济作物
节 油料作物
第二节 糖料作物
第三节 棉花
第四节 麻类作物
第五节 茶叶
第六节 桑蚕业
第七节 中草药
第八节 

第十八章 园艺作物
节 蔬菜
第二节 果树
第三节 花卉

第十九章 林业
节 改革开放前的林业建设与发展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林业建设与发展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林业改革

第二十章 畜牧业
节 畜牧业的发展成
第二节 饲料产业的发展
第三节 草地状况和改良建设成
第四节 兽医药的发展成

第二十一章 渔业
节 渔业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渔业的辉煌成
第三节 渔业发展规律的思

第二十二章 农垦企业
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农垦事业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农垦事业
第三节 期间的农垦企业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农垦企业
第五节 农垦企业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十三章 农产品加
节 发展农产品加的重要意义
……

中篇 经济增长(下部)
第二十四章 依靠农业科技进步
第二十五章 农业机械化
第二十六章 农田水利建设
第二十七章 农村电气化
第二十八章 农业技术现代化
第二十九章 农业信息化
第三十章 穿业资源与农业生态环境
第三十一章 农业气象
第三十二章 农村庭院经济
第三十三章 农业对外科技合作
第三十四章 农产品国际贸易
第三十五章 农业业利用外资

下篇 社会发展
第三十六章 农村教育
第三十七章 农村
第三十八章 农村的扶贫开发
第三十九章 农民收入与生活质量
第四十章 农村社会保障
第四十一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结语 结历史经验,改变二元结构
附录
后记

精彩内容:

(一)黄河流域农业起源 北方黄河流域的黄土地带属于春季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因此种植作物以抗旱耐贫瘠的粟为主。中国的农业起源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代。在我国古代传说系统中,继制作网罟和末耜、教民农作的是神农氏。庄子?盗跖记载说:“神农之氏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神农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人物,被尊为农业的始祖。据尔雅?释诂所解:“神,治也。”“神农”二字也可以解释为“治田”,即对农业的治理。先民们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对各种野生植物的利用价值和栽培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试验,逐渐培养出适合人类需要的栽培植物来。神农氏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农业这一时期的特点。  在黄河流域极其附近地区发掘了多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址,遗址中发现许多谷物遗迹和数量众多的动物骨骼。  斐李岗(开封地区文管会等,1978),属新石器时代早期层,在河南中部地区。所发现的石器有扁椭圆形铲、扁长方形铲、扁圆体双面刃斧等。有的遗址中出现炭化粟粒,还有牛、羊、猪、等动物骨骼。  磁山(河北...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