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
  • 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
  • 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

40 5.1折 79 九品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震中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103

上书时间2023-08-30

恒雅书苑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震中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3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17217
  • 定价 7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94页
  • 字数 57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当代中国学者代表作文库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学者代表作文库: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增订本)》将聚落考古学和社会形态学相结合来研究中国文明的产生过程。认为中国文明的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由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大体平等的农耕聚落形态,发展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含有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的中心聚落形态,再发展为城市国家的文明社会。书中对都城的起源、文字的起源、铜器的起源、阶级的起源、王权的产生进行了论述。书中还把中国文明的产生过程与西亚两河流域、古埃及、中美洲玛雅文明的产生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
  王震中,1957年生于陕西榆林市,历史学博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土生导师、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主任、教授委员会委员。兼任河南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榆林学院兼职教授;担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等。
  出版的著作有:《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1994年初版、1997年再版、2013年增订本)、《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索》(2005年初版、2006年再版)、《商代都邑》(2010年)、《商族起源与先商社会变迁》(2010年)、《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合著,1997年初版、1998年二版、2007年三版)、《国际汉学漫步》(合著,1997年)、《民族与文化》(合著,1990年)、《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合著,2012年)等著作。发表论文90余篇。
【目录】
增订版序言
序:一部文明起源的真实画卷
绪论: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农耕的起源与社会组织的变化
一农耕起源的共同性与多样性
二中国农业起源的多中心与农耕聚落的出现

第二章农耕聚落的扩大

第三章聚落的平等与内聚
一聚落的分布、选址与规划
二房屋的组合及其社会结构
三聚落的内聚与向心布局
四聚落的生产、分配、消费和对外交往
五社会性质与权力结构

第四章中心聚落(原始宗邑)与神庙文化
一由平等聚落向原始宗邑的过渡
二原始宗邑与村邑形态的出现
三神庙与宗教中心
四关于酋邦的问题

第五章龙山时代的聚落与生产
一龙山时代的聚落形态
二龙山时代的农牧业生产
三龙山时代的手工业

第六章早期铜器的冶炼
一仰韶时期属于铜石并用时期
二龙山时期属于早期铜器时代

第七章从符号到文字
一仰韶文化中的陶器符号
二贾湖、双墩、大溪等文化中刻划符号
三大汶口文化的陶文
四良渚及龙山时代的刻写文字
五结语

第八章阶级的产生与财富的积累
一父权家族与阶级分化
二财富积累与集中的程序

第九章都邑文明的形成
一都邑的分散与文明的多中心
二龙山时期城邑的建制及其在聚落群中的都邑性质
三虞夏商周四代的政教合一
四西亚、中美洲的都邑与神权政治中心
五环境·资源与对外贸易
六决定都邑规模的诸因素
七都邑的形成机制

第十章祭祀·战争与国家
一国家产生的几种可能途径
二祭祀与管理和统治
三战争在国家形成中的作用
四王权的三个来源与组成
五余论

第十一章文明的道路与区域特征

附录参考文献与征引书目

增订版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