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

5.5 2.8折 20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秉文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4-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8一7

上书时间2024-03-27

京豫图书商城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郭秉文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14-03
  • 版次 1
  • ISBN 9787100100014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5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内容简介】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为郭秉文先生教育学代表作,为其英文博士论文,曾于早年翻译为中文,但语言风格偏于文言。本次拟重新翻译为现代文,便于读者使用。《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分八编:上古教育制度之起源、上古教育制度及其退化、汉以后各朝教育之沿革、新旧教育之过渡时代、民国时代所建之新教育等。系统介绍中国教育制度的沿革与影响。
【作者简介】
  郭秉文(1880—1969),字鸿声,江苏江浦人,早年卒业于上海清心书院,1908年赴美留学,191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回国即参与“南高”创办,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校长和东南大学校长。他是在国际舞台上最为活跃的中国教育家,20世纪20年代,他连续3次作为中国首席代表出席世界教育会议,并连续3次被推举为世界教育会副会长。
【目录】
孟禄序

黄炎培序

前言

绪言

第一章  古代教育制度的起源(前2357—前1122)

  原初的教育尝试

  创设考试制度

  设置学官

  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学校和学院

  古代教育内容

  古代教育方法

  古代教育宗旨

第二章  古代教育制度及其衰微(前1122—前206)

  学校的名称、位置与性质

  教学内容

  男子教则

  女子教则

  教育方法

  入学、考试与升学

  学龄、学期及学年

  教育官

  学校数

  教育行政

  考试或选举

  古代学校制度的衰微期及变迁期

第三章  后续朝代教育发展概览(前206—1842)

  汉朝教育的发展

  汉唐间教育的发展

  唐朝教育的发展

  宋朝教育的发展

  元朝教育的发展

  明朝教育的发展

  清朝教育的发展

第四章  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过渡(1842—1905)

  现代学校的发轫

  科举制度现代化的早期尝试

  派遣留学生到西方国家

  中日战争对于教育变革的影响

  张之洞的《劝学篇》与他的教育改革倡议

  戊戌变法及反变法

  义和团运动与日俄战争对现代教育的促进

  政府给新学毕业生科举功名

  革新旧式学校

  鼓励留学的新计划

  第一个现代学制

  废除科举

第五章  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1905—1911)

  设立学部

  新学制的宗旨

  1906年的官制章程

  调查全国教育状况

  预备立宪的分年筹备教育计划

  国家视学制度

  1911年第一次中央教育会议

  省级及地方教育管理制度

  派遣留学生

  文官考试制度与教育考试制度的分离

  学校组织的变化与发展

  教科书的控制

  清末教育状况

第六章  共和体制下的教育重建

  辛亥革命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临时政府的暂行教育政策

  1912年中央临时教育会议

  新教育宗旨

  重建教育管理体制

  修订学制

  新课程

  公布新规程

第七章  当今国民教育的重要问题

  教会教育与公共教育体系的关系

  教育与道德的养成

  校纪与行政

  新教育制度中的财政问题

  普及教育

  教员的培养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第八章  综述与结论

  教育与国民进步

  教育与政府服务

  集权与分权

  学校课程

  教育方法

  女子教育

  教员培养

  教育概览

附录

参考文献

郭秉文先生学术年表

从历史中领悟中国教育的维新变革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