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

品相核验准确、体验好,不符包售后;下午5点前订单,当日发货

51.58 5.8折 89 八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荷兰]H·弗洛里斯·科恩 著;张卜天 译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535773760014

上书时间2024-10-08

捞书怪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荷兰]H·弗洛里斯·科恩 著;张卜天 译
  • 出版社 湖南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10
  • 版次 1
  • ISBN 9787535773760
  • 定价 8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756页
  • 字数 60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a historiographical inquiry
  • 丛书 科学源流译丛
【内容简介】
  《科学源流译丛8: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是唯一一部关于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著作,出版后即确立了其经典和地位。它如同一部百科全书,系统地考察了自19世纪以来科学史家们关于科学革命的实质和原因的大约60种观点,并对其特点和不足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科学源流译丛8: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不仅涉及如何解释和看待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人的科学成就,而且也涉及科学革命根植于哪些哲学、宗教、社会土壤,如何永远改变了我们理解自然界的方式,以及为什么科学革命发生在17世纪的西欧而没有发生在古希腊、中国和伊斯兰世界等诸多议题,从而大大有助于我们对近代科学的思想、社会和文化起源的理解。《科学源流译丛8: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是科学革命研究者的必读著作,也可供关心现代世界兴起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H•弗洛里斯•科恩(H. Floris Cohen),1946年生,荷兰科学史家,曾任莱顿布尔哈夫博物馆馆长(1975-1982),特温特大学科学史教授(1982-2001),2007年起任乌德勒支大学比较科学史教授。其代表作有:《量化音乐:科学革命第一阶段的音乐科学》(Quan tifying Music. The Science of Music at the First Stage of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1580-1650,1984)、《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A Historiographical Inquiry,1994)、《世界的重新创造:近代科学是如何产生的》(De herschepping van de wereld. Het ontstaan van de moderne natuurwetenschap verklaard,2007)、《近代科学如何产生:四种文明,一次17世纪的突破》(How Modern Science Came Into the World. Four Civilizations, One 17th Century Breakthrough,2010)等等。
【目录】
致谢
重要作者列表
第一章“一个近乎全新的自然”
第一部分定义科学革命的实质
第二章大传统
2.1“诸科学革命”与科学革命
2.2理解近代早期科学起源的最初尝试
2.2.1康德的“思维方式的革命”
2.2.2开始向科学的过去学习:威廉?休厄尔
2.2.3关于近代早期科学起源的实证主义图像:恩斯特?马赫
2.2.4迪昂论题
2.3塑造科学革命概念
2.3.1重新考察原始材料:安内莉泽?迈尔
2.3.2戴克斯特霍伊斯与自然的数学化
2.3.3“从‘大约的’世界到精确的宇宙”:柯瓦雷的科学革命观
2.3.4伯特与自然的数学化
2.4概念的拓宽
2.4.1四位伟人:观点的比较与交流
2.4.2新问题与新一代
2.4.3巴特菲尔德与霍尔夫妇:英国的看法
2.4.4库恩与科学革命
2.4.5科学革命作为一个过程:韦斯特福尔对近代早期科学起源的构想
2.5结论:连续与断裂的权衡
第三章更大背景下的新科学
3.1新科学及其新方法
3.1.1科学方法史中的陷阱
3.1.2从证明性科学到试探性科学
3.2新科学及其新时间框架
3.2.1权威在科学中的作用逐渐消失
3.2.2科学朝着未知的未来重新定向
3.2.3科学何时变成了累积性的?
3.2.4从自然哲学到科学
3.3新科学与旧魔法
3.3.1近代早期科学的“玫瑰十字会”观念
3.3.217世纪科学中的玫瑰十字会员、化学家和炼金术士
3.3.3难以把捉的争论核心
3.3.4科学革命与世界的祛魅
3.3.5关于近代早期科学理性的争论
3.4新科学与“人造自然”的产生
3.4.1近代早期实验的本性
3.4.2科学仪器的兴起
3.4.3科学的应用:观念与实在
3.4.4对女性自然的征服
3.5社会背景中的新科学
3.5.1新的科学规范
3.5.2社团和大学
3.5.3赞助
3.6欧洲历史中的新科学
3.6.1科学革命与17世纪的危机
3.6.2科学革命与封建制度的解体
3.6.3“科学革命在西方文明史中的地位”
3.7结论:从“自明的光环”转向“杂乱的偶然性”

第二部分寻找科学革命的原因
第四章近代早期科学从先前的西方自然思想中产生
4.1第二部分导言
4.2为什么科学革命没有发生在古希腊?
4.2.1希腊科学的某些主要缺陷
4.2.2跨越门槛所需的帮助
4.2.3衰落问题
4.3中世纪科学与科学革命
4.4近代早期科学从文艺复兴思想中产生
4.4.1哥白尼主义
4.4.2人文主义的影响
4.4.3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变革
4.4.4赫尔墨斯主义与新柏拉图主义
4.4.5怀疑论的复兴
4.5“内部”路线的收获
第五章近代早期科学从西欧历史事件中产生
5.1宗教与近代早期科学的兴起
5.1.1霍伊卡与《圣经》世界观
5.1.2默顿论题
5.2近代早期欧洲的积极生活
5.2.1奥尔什基与柯瓦雷论科学家对欧洲萌发活力的回应
5.2.2赫森论题:近代早期科学与资本主义
5.2.3默顿论17世纪的科学与技术
5.2.4齐尔塞尔与近代早期科学的社会根源
5.2.5霍尔对“外部”解释的反驳
5.2.6近代早期科学的工匠起源:一种临时评价
5.2.7时间革命:兰德斯与柯瓦雷
5.2.8霍伊卡与航海大发现
5.2.9爱森斯坦:科学从抄写走向印刷
5.3本-戴维与新科学的社会合法性
5.4“外部”路线的收获
第六章近代早期科学未在西欧以外产生
6.1恰当定义问题的最初尝试
6.2伊斯兰科学的衰落
6.2.1关于伊斯兰科学的一些基本事实
6.2.2冯?格鲁内鲍姆与穆斯林共同体在律法之下的维护
6.2.3萨耶勒与科学和宗教的调和失败
6.2.4桑德斯与蛮族破坏的影响
6.2.5一些结论和建议
6.3李约瑟作为跨文化科学史的先驱
6.4非西方科学对科学革命的贡献
6.5为什么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
6.5.1中西方科学的异同
6.5.2李约瑟的关键问题及其回答
6.5.3李约瑟的批评者提供的其他观点
6.5.4一些结论和建议
6.6比较路线的收获

第三部分总结和结论:“真理的盛宴”
第七章科学革命概念50年
7.1第三部分介绍
7.2科学革命概念的兴衰
7.3对未来科学革命观的想法
中译本补遗(2012年)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