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宓庆翻译论著精选集·翻译美学导论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刘宓庆翻译论著精选集·翻译美学导论

品相核验准确、体验好,不符包售后;下午5点前订单,当日发货

22.58 3.8折 59 九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宓庆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9-05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9787500159513503

上书时间2024-08-26

捞书怪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宓庆
  • 出版社 中译出版社(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 2019-05
  • 版次 1
  • ISBN 9787500159513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8页
  • 字数 333千字
【内容简介】
就中国译学而言,美学对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翻译与美学联姻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翻译美学导论》从翻译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观点出发,探讨了译学的美学渊源、翻译的审美客体与主体、翻译的语言审美价值论、翻译审美意识系统、翻译审美表现的基础层级、翻译艺术创造的综合层级、翻译审美理想和审美再现问题,以及西方美学对中国译学的借鉴意义。翻译美学的功用可以总结为保证语际交流有效地达意传情,而这也是每一位翻译者奋力以求的目标。
【作者简介】
作者:刘宓庆

中国当代知名翻译理论家。

历任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教授或客座教授,并在联合国组织机构任翻译。

后在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国立及台湾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执教,2006年受聘于上海同济大学外语学院任特聘教授及博士生导师。

刘宓庆是国际上的知名学者。 刘宓庆长期从事翻译实务与理论研究,创建了翻译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后期的功能理论观以维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为导向,在国际学术界备受重视。

在本体论层面,刘宓庆就翻译及其理论研究提出“文化战略观”;在方法论层面,刘宓庆提出“本位观照,外位参照”的研究方法。

刘宓庆强调翻译的整体性整合研究,主张建立中国功能主义翻译学派。

主要论著:《新编当代翻译理论》《翻译美学导论》《文化翻译论纲》《翻译与语言哲学》等14 本,其中大部分已收入《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由中译出版社(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

 

2019年,中译出版社推出《刘宓庆翻译论著精选集》,甄选刘宓庆潜心学术40 年来的代表作品6种,包括《文体与翻译》《文化翻译论纲》《新编当代翻译理论》《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翻译美学导论》《翻译与语言哲学》,集中展现其理论发展脉络和思想精髓。
【目录】
修订版前言(2005)

原版自序(1994)

怎样学习和研究翻译美学(2011)

第一章 翻译的科学性

1.0 概述

1.1 翻译的科学性:翻译学是经验科学

1.1.1 翻译科学性的基础:双语所指的基本同一

1.2 意义的复杂性和意义转换的科学性 

1.2.1 意义的多维性

1.2.2 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及其模糊性(Fuzziness)

1.2.3 语境意义(Contextual

Meaning)及其延伸性(Extensibility)

1.2.4 功能意义(Functional

Meaning)及其多样性(Diversifi cation) 

1.2.5 意义的结构层级

1.2.6 功能调节意义表现的形式

1.2.7 翻译学对待意义与形式的科学态度 

1.3 翻译思维形态的科学性

1.3.1 翻译思维的科学性之一:翻译分析必须重概念、判断与推理 

1.3.2 翻译思维的科学性之二:语言表达必须灵活切意

1.4 翻译理论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 

第二章 翻译的艺术性

2.0 概述 

2.1 语言艺术的一般特征 

2.1.1 语言艺术的无限性 

2.1.2 语言艺术的多样性

2.1.3 语言艺术的时尚性 

2.2 翻译艺术的一般特征 

2.2.1 普遍性

2.2.2 依附性 

2.2.3 原创性(实现代偿性变通)

2.3 结语

第三章 译学的美学渊源

3.0 概述

3.1 西方译论发展概略 

3.1.1 古典译论期

3.1.2 古代译论期

3.1.3 近代译论期

3.1.4 现代译论期

3.2 西方译论发展的特点

3.3 美学对中国译论的特殊意义

3.4 “文质相称”与“圆满调和”:文与质的统一调和论是中国传统译论的主流 

3.5 中国传统译论中几个重要的美学命题

3.5.1 “信达雅”的美学内涵

3.5.2 “神”与“形”,“神似”与“形似”

3.5.3 “化境”的美学内涵 

3.6 中国传统译论的美学方法论 

第四章 翻译的审美客体

4.0 概述

4.1 翻译审美客体的属性

4.2 翻译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 

4.3 论翻译的语言审美(一):形式系统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