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练习共情:如何成为一个有同理心的人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练习共情:如何成为一个有同理心的人

品相核验准确、体验好,不符包售后;下午5点前订单,当日发货

17.89 3.4折 52 九五品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彼得·迈克尔·巴克 著;阳光博客 出品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原同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1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978754773839913

上书时间2024-08-19

捞书怪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德]彼得·迈克尔·巴克 著;阳光博客 出品
  •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原同心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11
  • 版次 1
  • ISBN 9787547738399
  • 定价 52.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160页
  • 字数 102千字
【内容简介】
为什么我们总是被别人误解?
  为什么有的人总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心理学上有一个“虚假共识效应”,即认为我们活在同一个世界里,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和需求,只是偶尔在一个共同的点上相聚而已。所以,同理心并不是常有的,我们只是偶尔动用一下。
  本书作者是德国科隆工业大学的认证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教授,他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共情是从别人那里认识和体验自己的能力。我们通过共情进入对方的世界,从中看到自己原本的样子以及可能会是什么样。
  因此,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在于认识我们自己。当对自己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和完整时,我们对与他人关系里的种种情绪情感和想法感受也会越来越丰富和深入。
  从别人那里辨识自己,在自己这里理解别人。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彼得·迈克尔·巴克博士(Dr. Peter Michael Bak),是德国科隆工业大学的认证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教授。此外,他还任教于德国及欧美其他国家的高等院校,专业领域极为广泛,同时担任各公司和组织机构的教练与咨询顾问。

译者简介

孙雁超,青岛大学德语语言文学硕士,曾获“鲁巴教育合作项目”全额奖学金,研修于德国拜罗伊特大学。毕业后成为高校德语教师,长期从事德语语言相关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业余时间爱好汉德、德汉书籍文献等的翻译。
【目录】
前言  

为什么误解常在?

误会和不理解是由于我们与沟通对象处于完全不同的情境中。

1为什么说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 001

两人在交流过程中都说了一些对方不喜欢的话,那是因为,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2你知道吗,沟通效果取决于对方的回应? / 015

信息是否按原有的含义被理解,只是一个概率问题。

3为什么说沟通是一种情绪体验? / 025

我们绝大多数的沟通不是由语言部分决定的,而是由非语言部分。

4人际沟通的四个维度 / 033

共同经验越多,相互理解的可能性就越大。

5为什么说沟通需要仪式感? / 047

仪式让参与其中的人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并对共同的情境产生共鸣。

对仪式越熟知,越有归属感。

6为什么我们会选择性失明? / 057

一般而言,我们会自动关注那些对我们重要、有意义的事情。

7为什么会有感知偏好? / 069

我们可以有意地控制思考的方向,从而决定性地影响我们的经历。

8为什么说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 077

同理心是从属的结果,其实我们从未真正了解别人的感受和想法。

9为什么互联网能操控我们的行为? / 089

对观点、态度、想法和感受来说,行为是很好的预测器。

10为什么会有“情绪感染”? / 101

共情只能发生在一个与自己有关联的人身上。

11为什么会有“曝光效应”? / 109

一个人熟悉、了解的东西,会让他产生信任感和好感。

12为什么说没有知识,就没有感知? / 119

知识背景不同的人,可以体验到完全不同的真实性。

13共情:如何做出一个好的决定 / 127

共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交能力,而是能够从别人那里认识和体验自己的能力。

14从别人那里辨识自己,在自己这里理解别人 / 133

无论我们在哪里,我们遇见的始终是自己。

结语 

为什么人们总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与人? / 141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甚至都没有注意到他是多么受限。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