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oCAD&MDT 2009机械工程制图和界面设计基础
  • AutoCAD&MDT 2009机械工程制图和界面设计基础
  • AutoCAD&MDT 2009机械工程制图和界面设计基础
  • AutoCAD&MDT 2009机械工程制图和界面设计基础
  • AutoCAD&MDT 2009机械工程制图和界面设计基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AutoCAD&MDT 2009机械工程制图和界面设计基础

正版实拍内页无笔记划线

52 九品

仅1件

河南信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龙震工作室 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11-2

上书时间2023-08-25

美廉美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龙震工作室 编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5
  • 版次 1
  • ISBN 9787302199557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49页
  • 字数 70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AutoCAD&MDT2009机械工程制图和界面设计基础(配光盘)》是《AutoCAD2009机械图学基础》的延续,共分三篇15章,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工程制图的基本概念,AutoCAD的属性块与数据库连接,AutoCAD的布局应用和出图,机械专业的尺寸标注惯例,MDT(AutoCADMechanical)实务,表面符号、公差/配合和焊接符号,螺纹和紧固件,弹簧、齿轮、轴、轴承、凸轮和皮带/链条,AutoCADMechanical的BOM表,AutoCADMechanical结构的实务应用,AutoCAD的动态块设计,界面设计布局规划以及工具栏、幻灯片、工具选项板、分类快速工具栏、ACAD.PGP文件、快捷键、线型、剖面图案、型文件的设计,AutoCAD的菜单设计,AutoCAD与数据库连接篇电子书的使用说明等。
【目录】
第一篇机械工程制图篇
第1章机械工程制图的基本概念/1
1.1概述/2
1.2本书所使用的软件版本/3
1.3本书的内容方向/3
1.4图纸的概念及挑选的原则/4
1.4.1挑选图纸的概念/6
1.4.2挑选图纸的原则顺序/6
1.4.3改为计算机绘图后的变化/7
1.5需预先了解的国家制图标准/7
1.5.1图框标准/8
1.5.2标题栏格式标准(GB/T10609.1~10609.2—1989)/8
1.5.3图线格式标准(GB/T4457.1—1984、GB/T17450—1998、GB/T14665—1998)/9
1.5.4字体格式标准(GB/T14691—1993)/11
1.5.5尺寸标注法标准(GB/T4458.1—1984)/13
1.5.6制定颜色﹑线型和笔宽的关系/13
1.6机械专业的图框样板文件/14
1.7调用图框以后的操作/16
1.7.1设置画图比例(SCALE命令)/16
1.7.2LTSCALE命令和DIMSCALE命令的调整/18
1.8图框样板文件的应用概念误区/19
1.8.1逆向式图框应用法/19
1.8.2爱用借尸还魂大法/20
1.9工程图的定义/20
1.10生产工程图面的程序/20
1.11工程图的分类/21
1.11.1零件图/21
1.11.2表格图/22
1.11.3标准图/22
1.11.4装配图/23
1.11.5标准零件和零件表/26
1.12工程图变更、补充时的处理/27
1.13工程图的蓝晒/28
1.14工程图的归档和保存/29

第2章AutoCAD的属性块和数据库连接/31
2.1概述/32
2.2AutoCAD数据库发展的故事/32
2.2.1AutoCAD初始的数据库概念/32
2.2.2AutoCAD扩展的数据库概念/33
2.3AutoCAD的属性块(数据库转换)/34
2.3.1ATTDEF(属性定义)命令/34
2.3.2BATTMAN(属性编辑管理器)命令/41
2.3.3ATTDISP(显示属性值)命令/42
2.4属性的提取与转换/42
2.4.1属性提取格式的常识/42
2.4.2DATAEXTRACTION(数据提取)命令/43
2.4.3后段和数据库软件的衔接/47
2.5AutoCAD的新数据库连接/47
2.5.1一个数据库连接的实例/47
2.5.2实作前的认识/48
2.5.3在AutoCAD里操作数据库连接(使用DBCONNECT命令)/50
2.6结语/55
2.7本章读者常见提问探讨/56

第3章AutoCAD的布局应用和打印/59
3.1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60
3.2操作AutoCAD布局/61
3.2.1新建布局/61
3.2.2复制与移动布局/63
3.2.3选择布局来打印/63
3.2.4循环选择布局/64
3.3创建布局图框样板文件的操作/64
3.4定义视口(VPORT命令)/65
3.5同图但不同绘图比例的应用实例/68
3.6布局的打印/71

第4章机械专业的尺寸标注/75
4.1概述/76
4.2惯用的尺寸标注方式/76
4.2.1尺寸标注三要素/76
4.2.2尺寸标注的符号/80
4.2.3简化标注法/82
4.2.4倒角、退刀槽、滚花注法/85
4.2.5各类孔的旁注法/86
4.3机械专业的尺寸标注样式设置/87
4.4相关尺寸标注的命令简述/90

第5章MDT(AutoCADMechanical)实务/97
5.1为什么要学MDT/98
5.2AutoCADMechanical2009的安装提示/98
5.3MDT2009的界面/100
5.4MDT的系统环境设置/100
5.5踏出MDT的第一步/104
5.6MDT的工作空间/109
5.7本书讲述MDT功能的结构/109
5.8MDT基本操作中的独特功能/110
5.8.1存盘类型与图形交换格式/110
5.8.2加强型的捕捉功能/111
5.8.3加强型的复制工具(AMPOWERCOPY命令)/113
5.8.4加强型的删除工具(AMPOWERERASE命令)/114
5.8.5MDT的填充图案/114
5.8.6中心线、对称线、剖面线、打断线和锯齿线/115
5.8.7矩形的绘制功能(AMRECTANG命令)/118
5.8.8加强的倒角与圆角功能/118
5.8.9MDT的局部详图/120
5.9MDT的尺寸标注功能/122
5.9.1MDT的增强尺寸标注/122
5.9.2MDT的自动尺寸标注/125
5.9.3MDT的尺寸标注编辑/128

第6章粗糙度符号、公差/配合和焊接符号/133
6.1概述/134
6.2表面粗糙度/134
6.2.1名词定义/134
6.2.2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GB/T3505—2000)/134
6.2.3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135
6.2.4表面粗糙度符号/136
6.2.5表面粗糙度的标注位置/139
6.2.6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向/141
6.2.7表面粗糙度标注的省略/141
6.2.8分段不同加工的表面粗糙度标注/142
6.2.9表面处理表面粗糙度的标注/143
6.2.10使用代表字的表面粗糙度标注/143
6.2.11表面粗糙度标注时应该避免的情况/144
6.2.12常用机件的表面粗糙度标注/144
6.2.13代用的表面粗糙度/145
6.2.14MDT的表面粗糙度符号操作/145
6.3公差、配合和形位公差/146
6.3.1互换性和精度的概念/147
6.3.2一般公差和配合的定义/148
6.3.3一般公差和配合的名词术语/148
6.3.4配合/151
6.3.5公差和配合的标准/152
6.3.6一般公差标注实作/152
6.3.7形位公差/156
6.3.8形位公差的标准/158
6.3.9形位公差的标注(AMFCFRAME命令)/158
6.3.10形位公差的基准要素标注(AMDATUMID命令)/160
6.3.11基准目标符号(AMDATUMTGT命令)/161
6.3.12形状识别符号(AMFEATID命令)/162
6.3.13公差列表/162
6.3.14配合列表(AMFITSLIST命令)/163
6.4焊接和焊接符号/163
6.4.1焊接的方法和种类/164
6.4.2焊接的形式/166
6.4.3焊接和焊接的基本符号/166
6.4.4焊接辅助符号/170
6.4.5焊接符号和标注方法/170
6.4.6基本符号的标注位置/171
6.4.7辅助符号的标注位置/172
6.4.8焊缝的尺寸符号及其标注位置/172
6.4.9焊接符号的标准/175
6.4.10MDT绘制焊接符号的功能(AMWELDSYM命令)/176
6.5拾漏/177
6.5.1锥度和斜度标注(AMTAPERSYM命令)/177
6.5.2边符号标注(AMEDGESYM命令)/178
6.5.3增加引线(AMSYMLEADER命令)/179

第7章螺纹和紧固件/181
7.1概述/182
7.2螺纹/182
7.2.1螺纹原理/182
7.2.2有关螺纹的名词/183
7.2.3螺纹类型/184
7.2.4MDT的螺纹绘制/187
7.2.5普通螺纹标记/188
7.2.6管螺纹标记/188
7.3螺纹紧固件/189
7.3.1使用MDT绘出螺纹紧固件(AMSTDPLIB命令)/189
7.3.2画螺纹紧固件联接(AMSCREWCON2D命令)/191
7.4螺柱和螺钉/195
7.5垫圈/197
7.6挡圈/198
7.7键和键槽/200
7.8销/204
7.9铆钉/208
7.10MDT的螺栓计算(AMSCREWCALC命令)/212
第8章弹簧、齿轮、轴承、轴、凸轮和皮带/链条/215
8.1弹簧/216
8.1.1弹簧的作用/216
8.1.2弹簧的种类/216
8.1.3和弹簧有关的名词/217
8.1.4MDT里的画弹簧工具/218
8.2齿轮/225
8.2.1齿轮的种类/225
8.2.2齿轮的术语/226
8.2.3齿轮的模数/228
8.2.4标准直齿轮各基本尺寸的计算公式/228
8.2.5单个圆柱齿轮的画法/229
8.2.6圆柱齿轮啮合的画法/230
8.2.7齿条的画法/230
8.2.8锥齿轮的画法/231
8.2.9蜗轮和蜗杆/232
8.3轴/234
8.3.1轴生成器(AMSHAFT2D命令)/235
8.3.2轴计算(AMSHAFTCALC命令)/241
8.4轴承/246
8.4.1滑动轴承/247
8.4.2滚动轴承/250
8.4.3线性轴承/251
8.4.4轴承计算器(AMBEARCALC命令)/251
8.5凸轮/253
8.5.1有关凸轮的名词/254
8.5.2凸轮的运动曲线图/254
8.5.3凸轮从动件的位移线图/257
8.5.4MDT的凸轮绘图操作实例/262
8.6皮带/链条的绘图和计算/267
8.6.1链轮和链条/268
8.6.2皮带轮和皮带/272

第9章MDT的BOM表/275
9.1组装图中的零件球标(AMBALLOON命令)/276
9.2材料明细表(BOM表)/280
9.2.1制作明细表(AMPARTLIST命令)/280
9.2.2BOM表的再编辑(AMBOM命令)/285
9.2.3零件参照(AMPARTREF命令)和编辑零件参照(AMPARTREFEDIT命令)/285
9.2.4BOM表的系统设置(AMOPTIONS命令)/287
9.3孔特征图表/288
9.3.1绘制孔表(AMHOLECHART命令)/288
9.3.2编辑孔表(AMPOWEREDIT命令)/289
9.4自定义MDT的图框和标题栏/293
9.4.1自定义标题栏/293
9.4.2自定义图框/295

第10章Mechanical结构的实务应用/297
10.1概述/298
10.2Mechanical结构的概论/298
10.2.1Mechanical结构的组成/298
10.2.2Mechanical结构的优点/299
10.2.3Mechanical浏览器/300
10.3准备工作区域/301
10.4准备零件/302
10.4.1创建零件/302
10.4.2创建视图/303
10.4.3创建文件夹/304
10.4.4创建零件的隐藏位置/304
10.5创建部件图/306
10.5.1创建部件图/307
10.5.2浏览器与目录结构的提高操作/310
10.5.3无图部件/312
10.5.4Mechanical结构中的标准零件/313
10.5.5创建部件的隐藏位置来画隐藏线/314
10.5.6循环选择/316
10.6虚拟件和参照零部件/318
10.6.1虚拟件/318
10.6.2范例(在当前工程图中设置虚拟部件)/319
10.6.3参照零部件/320
10.6.4在MDT中的BOM表/321
10.7注释视图/321
10.7.1布局中的零件注释视图/322
10.7.2布局中的部件注释视图/326
10.7.3将外部参照零部件作为注释视图插入/326
10.8本章提供的练习题/327

第二篇界面设计篇
第11章动态块设计/329
11.1设计动态块的基本程序/330
11.2动态块实作范例/335
11.2.1移动动态块/335
11.2.2缩放动态块/338
11.2.3拉伸动态块/340
11.2.4极轴拉伸动态块/342
11.2.5旋转+查寻动态块/345
11.2.6翻转动态块/347
11.2.7阵列动态块/349
11.2.8对齐动态块/350
11.3中级动态块设计/351
11.3.1法兰动态块的设计/351
11.3.2动态块的可见性应用/354
11.4专业的动态块设计/355
11.4.1事先的动态块规划/356
11.4.2在块编辑器绘制几何图形/357
11.4.3了解块元素的协同工作方式/358
11.4.4加入参数和动作/358
11.4.5定义动态块的操控方式/361
11.4.6保存并测试块/361
11.4.7讨论/363
11.5和工具选项板的界面结合/364
11.6动态块点评/364
11.7乘数的补充范例/365

第12章界面设计规划(一)——工具栏、幻灯片、工具选项板和分类快速工具栏的设计/369
12.1重要的设计布局规划概念/370
12.1.1布局考虑/370
12.1.2创建专业性需求的绘图环境加载流程/371
12.1.3简化AutoCAD现有的命令菜单选项/372
12.1.4加强或增添AutoCAD现有一般性命令功能/372
12.1.5创建专业性命令功能/372
12.1.6与点选设备的匹配/373
12.2TOOLBAR/TBCONFIG/CUI(自定义工具栏命令)/374
12.3幻灯片设计/380
12.3.1MSLIDE(创建幻灯片命令)/381
12.3.2VSLIDE(放映幻灯片命令)/381
12.3.3幻灯片配合脚本文件的自动放映实作范例/381
12.3.4供图像菜单用的幻灯片制作/382
12.4好用的SCRIPT命令/386
12.5工具选项板的设计/387
12.5.1选项板的自定义方式/388
12.5.2块的工具选项板设计实务/388
12.5.3图案填充的工具选项板设计实务/391
12.5.4创建命令工具(包括宏程序)/391
12.5.5工具选项板的其他功能/393
12.6自定义分类快速工具栏/393

第13章界面设计规划(二)——ACAD.PGP文件、快捷键、线型、填充图案和型文件的设计/397
13.1ACAD.PGP文件的设计/398
13.2定义要使用的外部程序调用/398
13.3定义常用命令的缩写/399
13.4定义快捷键/400
13.5创建及修改线型文件(ACAD.LIN)/402
13.6创建填满图案/403
13.6.1如何制作与使用自定义图案/403
13.6.2自定义图案实例/405
13.6.3如何使用自定义图案/406
13.7创建型文件/407

第14章AutoCAD的菜单设计/409
14.1自定义AutoCAD概论/410
14.1.1菜单文件的类型和新旧版变化/410
14.1.2主CUI文件与局部CUI文件的意义/411
14.2CUI文件的内部结构/411
14.2.1菜单文件名称定义区/412
14.2.2自定义工作区/412
14.2.3工具栏定义区、图像菜单定义区和屏幕菜单定义区/414
14.2.4下拉式菜单定义区/414
14.2.5功能区选项卡和功能区面板/414
14.2.6快捷特性和鼠标悬停工具提示/415
14.2.7快捷菜单定义区/415
14.2.8快捷键定义区/416
14.2.9双击动作定义区/416
14.2.10按键定义区/417
14.2.11LISP文件加载区/419
14.2.12数字化仪菜单定义区/420
14.2.13数字化仪规划命令(TABLET)和描图设置/423
14.3全局范例的实作/426
14.3.1目录数据夹的架构/426
14.3.2菜单的划分/426
14.3.3主CUI文件/427
14.3.4NEWADD.CUI局部CUI文件/432
14.3.5MM.CUI局部CUI文件/434
14.3.6工具栏的设计实务工艺/437
14.3.7数字化仪的面板设计工艺/438
14.3.8LISP程序的加载/442
14.3.9局部CUI文件的加挂/444
14.4本章全局范例的运作方式/444
14.4.1文件搜寻的设置/444
14.4.2安放工具栏/444
14.4.3设置数字化仪/445
14.4.4运行的方法/445
14.5设计心得/446

第15章AutoCAD与数据库连接篇电子书使用说明/447
15.1概述/448
15.2注意事项/448
15.2.1学习背景条件/448
15.2.2电子书、范例和解答所在的目录/448
15.2.3软件所用版本差异提示/448
15.2.4版权和服务方面的注意事项/449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