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国荣著作集:道论
  • 杨国荣著作集:道论
  • 杨国荣著作集:道论
  • 杨国荣著作集:道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杨国荣著作集:道论

正版实拍内页少量笔记划线

55 九品

仅1件

河南信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国荣 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C-7-3

上书时间2023-06-24

美廉美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国荣 著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6
  • 版次 1
  • ISBN 9787561767733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0页
  • 字数 251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道论》主要内容包括了:哲学总是一再地向开端回溯。这不仅表现在哲学的沉思每每以古希腊或先秦为历史之源,而且在于哲学往往以反思自身的方式,不断地追问何为哲学或哲学究竟是什么。无论是史的考察,抑或是理论的思与辨,都以不同的方式指向何为哲学的问题。历史地看,哲学的不同形态、不同进路,也常常相应于对哲学本身的不同理解。哲学究竟是什么?这一追问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展开,而形上之维无疑是其中重要的方面。然而,自实证主义对形而上学提出种种质疑后,冷落、蔑视、嘲弄、拒斥,便渐渐成为后者时常遭遇的厄运。随着形而上学渐遭疏离和拒斥,哲学究竟是什么也越来越成为问题,与此相应的现象之一,便是哲学与具体领域的知识开始呈现某种趋同之势。从历史的演进看,这种状况的出现当然与近代以来哲学研究本身渐趋职业化、专业化相关。哲学本质上是智慧之思,从事哲学思考的哲学家,首先是志于道的思想者。但是,一旦哲学成为某种职业或专业,那么哲学家也就容易由智慧的追求者,转化成仅仅从事某一层面、某一个方面思考的专家。职业化、专业化的工作涉及的主要是存在的特定领域、特定方面,专家的关注之点,也每每限于某一领域或方面,哲学的职业化与专业化以及哲学家的专家化,既将形而上的沉思推向了哲学的边缘并相应地悬置了对存在本身的追问,也在历史与逻辑双重意义上导致了哲学的知识化。
【作者简介】
杨国荣,1957年生于上海,浙江诸暨人。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儒联理事、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等校的客座教授,美国比较哲学杂志Dao:AJournalofComparativePhilosophy编委。先后在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已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其中10部同时出版于海外;在《中国社会科学》、Philosophy:EastandWest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多种论著被译为英、德、韩等文在国外出版与发表。
【目录】
自序
导论
第一章形上之域与存在的具体性
一、存在之思与形上之域
二、形而上学的抽象形态
三、人与世界图景
四、存在之序
五、时间、过程与历史

第二章存在的价值之维
一、是什么与意味着什么
二、价值和评价
三、价值、规范与世界的变革

第三章认识、存在与智慧
一、认识的本体论前提
二、“知”(knowing)与“在”(being)
三、知识客观有效性的形上根据
四、知识、智慧与人之“在”

第四章存在与方法
一、当然之则和必然之道
二、思维的秩序、行动的秩序与存在的秩序
三、理解与涵养

第五章语言的形上内蕴
一、以名指实和以名喻道
二、解释世界与变革世界
三、语言与人

第六章美的本体论意义
一、审美秩序
二、存在的完美
三、美与自由
四、美与真、善

第七章道德与存在
一、规范、义务与伦理关系
二、道德主体
三、行为情景与存在境域
四、社会整合的道德前提

第八章日常存在与终极关切
一、日常生活与日常存在
二、日常生活中的人
三、已然与自在
四、终极关切:存在的自觉
五、极高明而道中庸

第九章形上视域中的自由
一、存在的统一之境
二、自由与自因
三、自由的价值内涵
附录哲学何为
后记
新版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