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联储(精)
  • 美联储(精)
  • 美联储(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美联储(精)

48 4.8折 99 全新

仅1件

广东深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威廉·格雷德 著;耿丹 译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ISBN9787505731752

出版时间2013-04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99元

货号915-9787505731752

上书时间2024-10-27

大文豪小文航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华尔街的金融大佬,是不是普通人的敌人?他们遵循什么样的金融动力学?为什么说货币是一个神秘的心理操纵术,每个人都深受它的影响?央行通过什么方式影响全国经济系统,美联储为何能够执全球经济的牛耳?政府机构遵守什么原则与资本市场角力?……威廉·格雷德编写的这本《美联储》让您看懂真实世界里的经济学是如何运行的。

目录
第一部分  资本代言人:揭开世界央行的神秘面纱
  第1章  华尔街打了总统一个巴掌
  第2章  美联储是个十足的怪胎
  第3章  “一小撮”货币主义者
  第4章  改革让倒霉蛋雪上加霜
  第5章  资本主义战胜了宗教道德
  第6章  意外的经济崩溃
第二部分  货币的本质:荒诞又合理的心理操纵术
  第7章  货币无罪却洗不干净
  第8章  该死的银行:谁应该管理美国经济
  第9章  美联储:资本家与政客的巨大妥协
  第10章  央行的职责——逆风飞扬
第三部分  改革的代价:被牺牲的人
  第11章  美联储主席和总统打擂台
  第12章  萧条是对畸形繁荣的惩罚
  第13章  被牺牲的都是穷人
  第14章  在经济衰退之前急转弯
第四部分  兜售繁荣
  第15章  赤字与利率的战争:分裂政府的政治奇观
  第16章  贫富分化加剧,谁之过?
  第17章  “美国的又一个早晨”
  第18章  货币的胜利
附录A  美国物价历史数据
附录B  美国历年货币利率和经济指标对照表
附录C  联邦公开委员会会议记录
参考注释
鸣谢

内容摘要
 威廉·格雷德编写的《美联储》是一本开创性的畅销之作!记录了保罗·沃尔克任职美联储主席的8年中,强势扭转美国被通货膨胀吞噬的命运,奠定了迄今为止世界经济形态的基础。《美联储》在对最顶级经济玩家大量采访的基础上,第一次带领我们深入了解这个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中央情报局更机密、比总统和国会更强大的神秘机构。

精彩内容
 1937年,美联储崭新的办公大楼在华盛顿宪法大道竣工落成。干净整洁
、充满古典风情的白色大理石外墙让这座大楼与邻近的美国联邦政府办公楼
看上去十分相似,共同标志着新政时代的繁荣。楼体设计传达了“高贵和持
久”,正如设计师所预想,设计风格不追求华丽装修和宏伟气势,从而保全了毗邻的华盛顿政府老建筑的自命不凡和冷峻威严。白色大理石雕座上的美国雄鹰栖息在巨大的青铜色大门之上,目光正看向位于林肯雕像东侧的华盛顿购物中心大楼外的绿色草坪。楼体大门向前厅延伸的门道上陈列着两尊伟
人雕像,分别是美联储缔造者、美国前总统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Wilson)和1913年带头在美国国会上抛出美联储提案(FederalReserveAct)的弗吉尼亚参议员卡特·格拉斯(CarterGlass)。前厅天花板由希腊钱币样式的石膏浮雕装饰,簇拥着象征“充盈和稳定”的西布莉女神像。整个大楼
的入口处威严庄重,但实用性不强,除了偶尔的某些仪式场合之外,青铜色大门一般都是关闭的。从办事员到政府官员,每个进出美联储总部的工作人员出入大楼都是通过靠C街一侧的后门。
就在美联储总部办公大楼还崭新光亮的时候,美国国会中最后一位留守的真正的平民主义者、来自得克萨斯的众议员赖特·帕特曼(WrightPatman)提出了一个令人心碎的议案。帕特曼才华横溢,为人古怪,观点特立独行,性格死板固执,在其近50年的国会任职生涯中,大多数时间都在不遗余力地主张废除美联储及其神秘特权。就在1939年的一次国会听证会上,帕特曼直言美联储实际上不属于美国联邦政府,而是属于美联储旗下的12家会员银行,而这12家联邦储备银行又隶属并受控于诸多私家商业银行,这些银行均以美联储会员身份持有美联储股份。因此,这位国会议员通过推理认为,美联储的这座办公大楼并不应该像其他公共建筑那样享受免税,而是应该和其他私有建筑一样缴纳地方财产税。
深受帕特曼言论“鼓舞”的哥伦比亚特区税务员将地方财产税单寄给了美联储。后者随即表示拒绝支付。委员会的代表律师们耐心解释了美联储是在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立法折中下诞生的复杂机构,并坚称此机构是隶属于美国政府的一部分。这些律师还引用1913年美联储建立之初的立法经历,同时提供了于次年公布的司法部长意见以及后续的一系列联邦法庭决议,所有这些都可以进一步确认美联储的角色,即为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独立部门”。
哥伦比亚特区的税务员并没有被说服。毕竟,美联储是在1935年花费75万美元从联邦政府手里购得土地,美国财政部也在这份交易契约书上签了字,表示让与“美利坚合众国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切权益”。如果美联储是政府的一部分,那么联邦政府为何要将自己的土地卖给自己?1941年12月,也就是珍珠港遭突袭前4天,哥伦比亚特区政府向美联储寄出税款拖欠通知单,并计划安排一次公开拍卖,他们要将美联储的大理石神殿以最高竞拍价拍卖出去。
拍卖被一再拖延并且从未发生,但这场有关法律问题的口水战耗费了美联储三年的时间,才终于让地方政府确信美联储尽管结构独特,但的确是联邦政府的一部分。最终,12家储备银行被迫在一份“权力让与”的契约上签字,声明他们并不拥有位于宪法大道上的美联储总部办公楼,真正拥有它的是美国政府。
尽管如此,美联储却十分享受外界对自己模棱两可的地位,并喜欢对其大做文章。供职美联储近30年、担任达拉斯储备银行行长及美联储委员的菲利普·E·科德韦尔(PhilipE.Coldwell)如是说道:“从某种程度上说,美联储会把自己看做是美国政府。但有些时候,避过某阵风头之后它又不把自己当做是政府。”赖特·帕特曼却从未心慈手软。25年后,这位众议员站在众议院大厅的地板上宣称:“任何一个稍微熟悉美国宪法制度和职能的人都会从本质上认定美联储就是一个十足的怪胎。”从这一点上来说他是对的。美联储的确是一个古怪的安排,一场公众监督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古怪联姻,从容不迫地游走在由选举产生的美国政府之外,而又始终是隶属于政府的一部分。它享受自己有别于华盛顿任何其他机构的延伸特权,可以在无需获得国会许可的情况下提高自己的收入、拟定自己的财政预算;它的最高领导阶层是7位美联储委员,由美国总统任命,由美国参议院认可,任期14年。而这7位委员要
与12家储备银行行长共享权力,12位行长同时也在各地区私人银行效命,从波士顿到亚特兰大、从达拉斯到旧金山。这些行长的任命并不在华盛顿完成,而是在各区的董事会成员中选举产生。每次由各商业银行在9位董事中选出6位轮流担任行长,这些商业银行同时也是美联储体系下的“会员银行”。每当美联储决定调整货币供给这样的核心问题时,其讨论和投票都是在包含两股“势力”的“杂交”委员会中进行的,即所谓的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OpenMarketCommittee)。在委员会决议中,通常要包含12名成员,即7位美联储委员和5位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后者在12位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中每年轮流产生。其中只有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最为特殊和重要,因其不同于其他11家地区银行行长,其拥有全部决议的投票权。因此,某些批评人士抱怨道,有关国家货币调整政策的决策权在部分上是由私人利益的代表决定的,即银行。3这些商业银行在12家联邦储备银行中各自持有股份,这的确加剧了美联储的复杂性和“阴暗性”,致使许多人误以为美联储是“私有的”。实际上,股票份额问题只是美联储会员银行迷惑和刺激平民主义评论家的退化性特征,其根本没有实际意义。美联储是一个政府,包括12家联邦储备银行,并不是一个私有实体。商业银行享受自己进入并影响美联储的特权,但其内部的权力关系是掌握在7位委员手中的,而这7位委员的任命诞生于华盛顿,其权力要远大于12位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当地区储备银行董事会选举出他们的新行长时,位于美联储总部办公室内的美联储主席是有权否决这个选举结果的。
美国的这种安排与其他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完全不同,后者的地区储备银行根本不存在任何附加权力。不过最大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甚至是典型的英国银行,在某种程度上被过度政治民主化,而美联储却不是,美联储的运行机制遵循于统一的金融原则,而其他国家中央银行的运行秩序直接受命于由选举产生的政党。例如当英国银行希望提高利率时,不可能在没有首相内阁许可的情况下强制调动利率。类似毕恭毕敬的关系也
同样适用于日本、法国和意大利。唯一例外的就是德国中央银行,其政治独立性与美联储相似,并且理由充分;经二战重建后,这家崭新的德国中央银行在运行机制上完全追随美国范本。
帕特曼的改革运动失败了。这位终生致力于游说对美联储实施改革的得克萨斯国会议员从来没能说服国会多数议员对美联储实施任何程度的“手术”。年复一年,身为众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的帕特曼举行过无数次精心准备的听证会,推出改革立法,希望使美联储变得更民主、更不受制于各大主要
银行的影响。他主张缩短美联储委员的任期,这样一来总统就可以拥有更多的任命机会,从而提高其影响力。他认为应彻底废除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中各地区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的位置,因而只有行政官员任命、国会认可的公务人员才有权决定美国的货币政策,从而国会才能得以实现迫使美联储公开其独立财政账目的目的,让美联储的财政预算受制于财政拨款进程中常规的国会监察体系。最重要的是,必须要彻底废除私人银行家的特权地位,在帕特曼眼中,他们不过是“一群贩卖货币的小贩”。帕特曼还说,美联储“借助银行家俱乐部之手确立其在美国货币事务上的独裁地位”。然而他的这些立法提议从未被实施过。
从帕特曼去世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仍有一些人持续对美联储提出异
议。每年国会都会收到许多有关美联储改革的提议,发起人既有自由人士也
有保守人士,不过除了1978年通过的美联储账目应向国会公开议案外,其余的全部夭折。美国几乎每年都有地区发起反对美联储的新诉讼,或抨击其隐秘性,或质疑其合法性,但却没有一例诉讼成功立案。
无论是狂热的平民主义学者,还是谨慎的学术评论家,都没有对美联储产生过任何影响。带着其独特而怪异的特点,美联储始终平稳且高调地存在于美国各政治机构中间。70余年来,与美国财政政府中运转的其他重要职能相比,从五角大楼到邮政服务,美联储的基本运行机制几乎从未改变;大多数主要财政机构和部门都曾经历过数次重组和整改,然而美联储的“改革”却只有一次,即20世纪30年代华盛顿的美联储委员加强其在美联储的决策控制权,与当时其他新政改革下对国家资本的加强控制一样。无论其看起来多么怪异,美联储始终平稳且明显地作为美国政治机构之一而“运转”,也就是说美联储似乎可以提供给美国体系所需要的全部。否则,想必其早就经历多次“手术”。
然而,美联储的可疑和神秘也一直在“运转”。开始时,美联储被牵连进了本土主义者的阴谋论之中。大量的手工传单和爱挑起争端的书籍将其描述为与世界范围危险力量相关的秘密纽带;它是“权力”机关,通常被认定是“国际银行”的代表机构,偶尔也代表了“光照派阴谋论”(Illuminati)和“国际犹太人阴谋论”(ZionistConspiracy),与自中世纪基督教时代以来发展形成的与金钱有关的狂热反犹太主义遥相呼应。据说,美联储是一
张神秘大网的运作中心,虽不可见,却拥有无比强大的力量,控制他的人是为达到其个人目的而操控美国社会,进而操控整个世界。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加剧,有关美联储的阴谋论也迅速抬头且疯狂生长,大量自制传单和个人印刷书籍广泛流传。1979年8月,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正式确定由保罗·沃尔克出任美联储主席,随即一个弗吉尼亚民间组织就公开表示对沃尔克的抗议和不满,他们出具证词证明其与彼尔德伯格会议(BilderbergConference)的“高度机密”有关,与大通曼哈顿的大卫·洛克菲勒来往密切,与国际关系委员会和三边委员会(TrilateralCommission)“有染”,而所有这些“标签”均与当时普遍流行的“同一世界”阴谋论密切相关。
从政治角度看,这些阴谋论微不足道;但从文化角度看,这却至关重要
。这些理论包含着一个十分露骨的信息,即其表达了美国社会民众的精神焦虑。与所有阴谋论一样,针对美联储的“诽谤”旨在说明其是美国抵抗更神秘生活的混乱尝试,其解释了美联储具有某种绝缘于普通凡人监督的强大力量,但同时又能控制这些凡人的生活,就像是能够解读神谕和判决社会发展命运过程的古老神父所诵读的神殿咒语。从一个扭曲的角度去看,对大型阴谋论的信仰就是对宗教顺从的表现,是人们承认某人或某事在以一种遥远且不可解释的力量控制他们。这些信仰者们搜集零散的所谓“事实”,然后将其“拼凑”成一个可以解释善良和邪恶的宇宙的理论,与大多数宇宙论一样,这个宇宙对于信仰者来说似乎是合乎逻辑的,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则是十足怪诞的。他们躲在阴暗的某处密谋控制一切,妄图篡夺和霸占只有上帝才拥有的力量。
P41-4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