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代史(共11卷)
  • 商代史(共11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商代史(共11卷)

920 九五品

仅1件

河南信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镇豪、《商代史》课题组 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11-2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宋镇豪、《商代史》课题组 编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7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89283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55页
  • 字数 59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历史考古研究系列
【内容简介】
商代是中华古文明的早期阶段,中国历史画卷在商代史的永久记忆上前赴后继地拉开。以古为镜,可知兴替。商代文明的发展时空,下启中华文化演进的先河,十一卷本《商代史》用断代史著述体例,通过有商一代历史事象与制度名物的研究,寻绎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元素的由来、特征、品格与传承,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
《商代史论纲(商代史·卷1)》为全书总纲,概述《商代史》的著述体例,商代史研究的回顾,重建商代史的课题立项与意义,有关商代史的史料问题与研究方法,总叙商朝的历史年代、政治区划地理、社会人口规模与人口构成、国体与政体、社会组织、人物事件、社会形态、经济生活、文化信仰、周边方国及军制战争等。
【目录】
第一章商朝的历史年代与政治地理架构
第一节商代的积年与王年
第二节商朝的政治地理架构
一商邑的择立要素及“经济生物圈”
二商畿的地域范围
三商国的政治疆域“四土”
四商国的周边“四至”

第二章先商文化与商代都邑
第一节商族的起源及其早期迁徙
一商族的发祥
二成汤之前的迁徙
第二节汤居亳及甲骨文中的“商”与“亳”
一甲骨文中的商与亳
二鄣薄(亳)即内黄之亳邑亦即甲骨文之亳
第三节先商的文化与年代
一早商文化与先商文化划界的前移
二先商的文化类型
三先商文化与商先公先王的时段对应
四契至王亥时期的先商文化
第四节先商社会形态的演进
一商契至王亥时期的中心聚落形态
二上甲微至成汤时期的邦国形态
三成汤时期由邦国向王国的转变
第五节早商和中商时期的王都
一早商王都的形成过程
二偃师商城与郑州商城的建制和功用
三中商时期小双桥王都离宫遗址
第六节晚商王都
一盘庚、小辛、小乙时期的洹北商城
二武丁至帝辛时期的安阳小屯殷都
第七节商代的都鄙邑落的结构关系
一商代侯伯方国的都鄙邑落结构
二商王畿内的都鄙邑落结构

第三章人口
第一节早期人口清查统计
第二节商代人口总数估测
一文献所见商代人口数
二商代人口总数的考察
第三节商朝王邑人口分析
一王邑人口规模
二王邑人口的自然构成

第四章商代国家与社会
第一节商王朝的社会构成
一商王朝的建立
二商代的社会分化
第二节商王朝的国家结构
一商王朝的国家管理形式
二商王朝的职官制度
第三节商王朝的法律制度
一商代法律沿革
二商代法律的依据与实施
三商代法律的律条
四商代的刑罚
第四节小结

第五章《殷本纪》订补与商史人物徵
第一节关于《殷本纪》殷商世系及商族史迹的一般认识
一《殷本纪》对商代史研究的价值
二《殷本纪》的时代局限
三订补《殷本纪》的历史契机
第二节商族先公史略
一自黄帝至帝喾世系的传闻
二自契至王亥世系的订补
三自上甲至示癸世系的订补
第三节商王及其配偶纪略
一前期商王及其配偶
二中期商王及其配偶
三后期商王及其配偶
第四节商王朝臣正纪略
一文献所载商王朝的臣属
二甲骨文所见官僚臣正
三贞人

第六章商代地理与方国
第一节商代生态环境与气候
第二节商代政治区域地理与地名考订
一商代政治疆域中的点、面、块
二王畿区和四土地名考订举例
第三节商代的经济地理
一农业地理
二田猎地理
三贡纳地理
第四节商代的交通地理
一道路交通网络
二商代“铜路”问题
第五节商代方国
一判断方国的标准
二商王朝与方国的关系
三商代的方国

第七章商代社会经济
第一节商代的农业经济
一农业是商代的主要经济部门
二商代农作物的种类
三农业生产技术
第二节商代畜牧和渔猎经济
一商代家畜的种类
二畜牧业生产技术
三渔猎活动
第三节手工业
一青铜器铸造业
二玉器制造
三丝绸纺织业
四骨、牙器制造业
五陶、瓷器制造业
六木、漆作业
七酿造业
第四节商业
第五节商代的财政
一商代的财政收入
二商代的财政支出

第八章商代宗教信仰
第一节宗教分野
一商氏族鸟图腾崇拜的远古残遗信仰
二上帝崇拜
三诸神系统
第二节自然神的祭礼
一日神崇拜
二东母、西母之祭
三风神、方神与雨神崇拜
四雷、云、虹蚬崇拜
五雪、寒、煖、雹崇拜
第三节其他自然神祗的崇拜
一巫神与“四戈”
二土地神崇拜与社祀
三山川诸神祗的崇拜
第四节祖先神的祭礼
一河神、岳神的神性与其他高祖神
二先公、先王的崇拜与祭祀
三先妣的崇拜与祭祀
第五节“示”的祖先神主属性
一大示
二小示
三上示
四下示
五它示、□示
六□示、元示、二示
七□示
八集合庙主“若干示”
第六节对异族神的祭祀
一对伊尹的祭祀
二对伊夷的祭祀
三对黄尹的祭祀
四对黄爽的祭祀
五对成戊的祭祀
第七节商人系统祭祀的个案研究
一周祭制度及其规律的认识
二枋祭卜辞的祭祀规则
第八节祭地与祀所
一先公、先王、先妣的宗庙
二集合的宗庙
第九节商代宗教的性质和社会作用
一商代宗教的性质
二商代宗教的社会作用

第九章商代战争与军制
第一节商代前期的战争
一商汤灭夏
二商代早期的四方拓展
第二节武丁振兴商王朝的战争
一对周边小国的用兵
二对多方用兵
三抗御畜牧族内侵
第三节廪康武文时期的战争
一伐羌方
二伐絴方、版方、产方
三伐方
四伐召方
第四节乙辛时期的战争
一伐夷方
二伐盂方、二邦方、三邦方、四邦方
三牧野之战
第五节武装力量体制
第六节兵种及军队组织编制
一车兵和骑兵
二步兵军行及军队组织编制
三舟兵
第七节兵农合一的“族兵”
第八节军事训练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