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限人生【正版库存书 1版1印】
  • 极限人生【正版库存书 1版1印】
  • 极限人生【正版库存书 1版1印】
  • 极限人生【正版库存书 1版1印】
  • 极限人生【正版库存书 1版1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极限人生【正版库存书 1版1印】

198 15 九品

库存3件

山东聊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彦夫

出版社黄河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6-07

版次1

印刷时间1996-07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页数371页

定价15元

货号东北1--1(下)

上书时间2019-12-02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这是一部以作者为生活原型的自传体长篇小说。
朱彦夫1933年出生在沂蒙山区的沂源县张家泉村,1947年参军,打过几百次仗,立了三次功,负了十多处伤。1950年,他又毅然奔赴朝鲜战场。不久,他所在的连队奉命坚守250高地。激战七昼夜,全连将士几乎全部阵亡,朱彦夫头部和四肢负重伤。回国后,朱彦夫经40多次大小手术,被截去了四肢和失去了左眼,成为一个“肉轱辘”,然而他残后不愿享受优待,立志以残躯再为国尽力,于是忍痛拼命锻炼自身潜能,力争做到生活能够自理。可喜的,他学会了装卸假肢、吃饭、穿衣和便解,还学会了认字、读书和写字。
1956年朱彦夫回到故乡。第二年,村支部改选,他当上村支书。结果一干就是25年,他拖着伤残之躯,亲身带领群众改变了一个贫困村的落后面貌。
  1982年,村支书卸任后,朱彦夫又萌发了一个惊人的念头:写书。起初,他只能用嘴含笔而写,后来,他或嘴臂并用,或笔绑臂腕,逐步达到每天写五六百字。写作时间稍长一点,视力只有0.5仅存的右眼就会流出粘液,既痛又晕。没上过一天学,写作更是难上加难,他搬来字典、词典,一查就是十几分钟。苦熬苦写7年,反复修改7遍,30万字的长篇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终于脱稿了。1996年八一建军节,朱彦夫的《极限人生》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文坛的奇绩。铁的交响曲
朱彦夫在抗美援朝最惨烈的时候,昏死在战场上,醒来以后干渴难熬,特别想吃点什么东西,半昏迷状态中的他找到一个湿漉漉的东西,就把它吃了下去,但是,他吃下去的竟然是自己的左眼球。回国后先后他做了59次手术,最后成为一个没手、没脚、没有左眼的人。当时国家已经给他特级残废的待遇,并且,专门配了一个护士照顾他的一生。凭他的功劳,凭他的残废程度,他完全可以什么事都不做的闲着吃,而且,是闲着吃也是要闲累的人,然而,他说自己已经是特级残废了,不需要再来个特级照顾,所以,毅然放弃了国家所给的一切优厚待遇,回到自己的山东农村老家,从整日整夜重复一个吃饭动作开始,一点一滴的学会了生活自理,在一般人想来这种人能够自理已经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了。但是,他随后又学会了农业生产劳动,由于看着乡亲太贫穷,毅然承担起了村支书的重任,他在任的25年期间亲自带着社员填沟造 ......

朱彦夫,1933年出生在人杰  
地灵的沂蒙山腹地——沂源县张家泉村。他从小家贫如洗,14岁时就毅然参了军,1949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他不怕流血牺牲,拼命作战,先后参加了战淮海、过长江、打上海、跨过鸭绿江等上百次战役战斗。1950年12月,朱彦夫参加了在朝鲜争夺250高地的血腥恶战。他所在的一个连,在零下30度严寒的条件下,与装备精良的两个营的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在弹尽粮绝的时刻,仍然坚持与敌人拼搏。最后阵地上只剩下一个遍体鳞伤的人,这就是朱彦夫。当他在长达几十天的昏迷中醒来的时候,已是躺在西安陆军医院的病床上。他这才发现自己已没有了四肢,左眼失明,右眼视力模糊。他嚎啕大哭,高喊,要向敌人讨回残臂残腿!他悲痛欲绝。这时,他期待比一场战斗的胜利更震动人心的战歌。 同志们,记得高尔基说过:艰苦和挫折是人生的老师。有的人在挫折面前倒下去,有的人退缩了;而有的人,他冲上去,战胜了困难,征服了挫折。这样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朱彦夫在战场上是个勇士,在失去四肢和一只眼睛后,在极端困难的生活面前,他挑战生命的极限,决心做个自食其力的生活强者。为了减轻国家的负担,为了不让别人照顾,他毅然要求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战争这个雕塑大师,把沂蒙山雕塑得更加凝重、庄严、显赫。正义战争这透视人类心灵的窗口,又把沂蒙山坚忍不屈、慷慨无私的品格,展现到了极致。然而,沂蒙山毕竟是沂蒙山。张家泉是个小山村。四面群山环抱,前面有南珠山,后靠红崮山,东临油篓崮,西接百草关。真是迈步脚蹬山,出门眼朝天。朱彦夫回到山沟里,才知道全村许多户揭不开锅,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穷得叮当响。面对严酷的现实,他深深感悟到:贫穷才是他们最大最凶恶的敌人!他那一颗被泪水煮过的心又开始激烈地跳动。弗洛伊德认为:人生就是一场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不断搏战的过程。朱彦夫为了练习生活自理,来家8个月,就砸碎了饭碗141个,菜碟盘子23个,茶碗7个,泼掉饭菜上百次,因摔伤、冻伤用药90多次……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他一直与命运搏斗。他终于成为胜者! 1957年,全村8名共产党员,一致选举朱彦夫当了村党支部书记。从此,他肩负重任,又捧出了一篇篇描山写地的绝世文章!他拄着双拐,爬山头,到田间,访贫问苦到家院;他用残臂、用假肢支撑着大干苦干,开山劈岭,治山改水,打机井;他躺在地里,跪在沟里,育苗、拔草、浇水;他带领村民,千方百计,历经艰难,把光秃秃的荒山,变成了绿山果园;向瘠薄的土地,要出了高产;修道路、搞副业,全村用上了电…… 昔日的枪炮轰鸣,化作了醉人的丰收谣、欢乐曲;沂蒙百姓,以勤劳的天性,将战火烧焦的土地,装点得秀美而丰腴。朱彦夫在村支部书记岗位上,经过二十五个春秋,终于把一个穷山村,变成了全乡的先进村,使村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黑格尔说过:“生命是最真实的东西,它比星星更高级,比太阳更高级。”星星是灿烂的,太阳是辉煌的,比星星太阳更灿烂辉煌的是人的生命力。要创造辉煌的人生,就应当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朱彦夫以对“使命”的执着、对命运坚韧的抗争,以悲壮的形式,超越自我的人生极限,又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精神文明建设的凯歌! 1987年5月,时任济南军,区政委的迟浩田同志,看望了朱彦夫。老首长鼓励他把当年在战场上亲眼目睹的我军英勇作战的情况写出来,把重残后信念不倒、意志不减的精神写出来,以缅怀先烈,教育后人。听过他报告的人,也都纷纷要求他写书。首长的鼓励,同志们的关怀,他心中又燃烧起一团圣火。他想,用热血和苦难谱写的历史,往往更能震古铄今,摇魂荡魄。当听说朱彦夫要写书,有的人说,看书都有困难,写书谈何容易?!可是,朱彦夫对自己不丧失信心。哪怕是在山穷水尽的绝境中,他深知天生我材必有用,明天的战功是必然的,当然要花费正常人的十倍、百倍、千倍的努力和求索。当年,他在部队常听说,不怕飞机大炮,就怕总结报告。现在,一部巨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科书,开始动工了。这是一次古今中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写作!朱彦夫的写作,是用嘴咬着笔与用残臂夹着笔交替写作。夏天写,蚊虫叮咬得全身起疙瘩,每天只能写十几个字,口中的涎水,头上的汗水,磨破的残臂上的血水,顺笔流下来,湿透了稿纸;冬天写,双臂麻木了,笔掉在床上,仍无知觉,划拉半天,才发现没写上一个字。该吃饭了,妻子喊了好几遍,他充耳不闻,睡觉了,梦里还构思情节。有一次,他喊叫着冲杀出家门,被家人拖回来,他赶紧抱笔又写起来。为了回忆一个情节,他会不吃不喝呆上一两天;为了一个词句一个字,他搬来字典、词典查半天,光字典就翻烂了四本;光书稿纸,用了够半吨。就这样,朱彦夫支撑着特残、多病的身躯,七度春秋,七易其稿,将一部饱蘸着激情、饱蘸着热血、激荡着共产党人浩然正气的生命之作——33万字的《极限人生》,捧给了世人。
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亲笔题写书名——《极限人生》,并亲笔为朱彦夫题词:“铁骨扬正气,热血书春秋”;中共山东省委的一位领导说:“朱彦夫就是中国的保尔·柯察金。”1996年9月4日,山东省民政厅做出“关于在全省民政系统和优抚对象中开展向朱彦夫学习活动的决定”;11月6日,中共山东省委做出“关于开展向朱彦夫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同志们,朋友们,中国的保尔——朱彦夫,像一面鲜红的旗帜,是一座用钢铁铸成的人生价值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让我们以朱彦夫同志为学习的楷模,牢记江总书记“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勇于创造、自觉奉献”的四句话,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