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灭的灵魂:叔本华及其惊世哲学
  • 不灭的灵魂:叔本华及其惊世哲学
  • 不灭的灵魂:叔本华及其惊世哲学
  • 不灭的灵魂:叔本华及其惊世哲学
  • 不灭的灵魂:叔本华及其惊世哲学
  • 不灭的灵魂:叔本华及其惊世哲学
  • 不灭的灵魂:叔本华及其惊世哲学
  • 不灭的灵魂:叔本华及其惊世哲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不灭的灵魂:叔本华及其惊世哲学

品相如图以图为准!店铺里是有实拍图的哦!

2 九品

仅1件

河北沧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婧怡、唐亚微 译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D1

上书时间2024-05-21

古芳书斋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婧怡、唐亚微 译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1
  • 版次 1
  • ISBN 9787514126631
  • 定价 2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8页
  • 字数 21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叔本华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论哲学的创始人,是意志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是历史理性的怀疑者,是悲观主义的哲学家。《不灭的灵魂:叔本华及其惊世哲学》从三个部分对叔本华及其哲学观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主要向读者介绍叔本华的家世经历:他的父亲是成功的商人,但却自杀而死;母亲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与歌德关系甚好,但却与叔本华存在很深隔阂,较终母亲关系破裂;他有一个妹妹,但却从未真正履行过兄长的责任;他感情生活未修得正果,他风流不羁,情人不断,有过几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但却终生无妻,孤独终老。第二部分主要将叔本华的哲学观和理想内涵阐述给读者:他与所生时代格格不入,哲学观点备受争论和忽视,他曾经自讨腰包印刷著作,发表言论得不到世人的认同,但较终却成为影响世代人的伟大哲学家。这部分内容从生存的意义、道德的基础、快乐和痛苦、宗教与哲学、女人和男人、情爱与性爱、生命力的艺术、冒犯的艺术、心理观相术以及人生的智慧多个方面来深入阐述叔本华哲学观。第三部分为读者梳理了叔本华的哲学精髓和思想荟萃,给读者较简洁精炼的叔本华微博微哲学。较后,《不灭的灵魂:叔本华及其惊世哲学》还选摘了叔本华的灵魂不死对话录,为读者展现叔本华较原汁原味的《不灭的灵魂》。

【作者简介】

  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华,生于自由之城但泽的一户商人家,属于但泽的名门望族,海因里希崇尚自由和共和,读了许多卢梭和伏尔泰的书,并且还长期订阅《泰晤士报》,是个不服强权的人。他40多岁时才取了年轻的约翰娜为妻,他的妻子比他小20岁,是个中产家庭的孩子。他们之间的婚姻似乎没有多少爱情的成分,约翰娜十分尊重海因里希,知道他是城内有影响的人物,她起初也对他抱有某种程度的爱意,但就如她自己所说的:“最初的爱恋中生出的是柔弱的花朵”,这花朵很轻易就陷入了凋零的状态,她对于丈夫的感情剩下的可能仅仅是迫于的服从。

  海因里希如此向往英国生活,以至于本打算让叔本华出生于英国,可是当年轻的妻子留恋于社交生活后,他再也无法淡定,在妻子身怀六甲的时候宁肯多花些钱也要回到德国去待产。这使得约翰娜对他的怨恨又加深了,她不理解这个男子是因何焦虑,但显而易见这焦虑的源头就是她本人。

  叔本华降生后,海因里希很少陪年轻的妻子,将她安置于但泽附近的乡村别墅中,周末才去看望这对母子,对此约翰娜是不满的,这种不满转嫁于小亚瑟,使得幼小的亚瑟没有感受到丝毫母爱。作为生意人,海因里希当然希望叔本华子承父业,他为亚瑟设计了一条人生道路:读商科学校,当学徒,成为生意人。他起初并没有考虑亚瑟的意愿,将年幼的孩子置于法国,又将其安排到商业的私立学校中,他做事情十分自信,并且饱读诗书,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叔本华很尊重父亲,虽然他并不认同父亲为自己选择的道路。

  亚瑟不喜欢在商科学校读书,他多次跟海因里希抱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海因里希非常巧妙地让儿子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要么转到文科学校,要么跟着父母一同去游历欧洲,回来到商铺去当学徒。15岁的少年很少会作出第一种选择,这一切其实都在海因里希的掌握之中。当儿子结束了两年的欧洲之旅后,乖乖地回到了但泽当学徒,而后又来到了汉堡继续学徒生涯,但此时海因里希却逐渐远离了商界。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偶尔会有失忆的状态,并且在1804年的冬天得了黄疸病,此时的海因里希再也不复往日的雄心壮志,他的身体日渐衰老,所有见过的人都惊叹于他的状态如此之差,他整日只能坐在靠椅中,服侍他的只是仆人,他的妻子没有空搭理这个老家伙,这让他的心情越来越差。欧洲大陆的封锁政策让海因里希的生意也陷入了困境,在内忧外患之下,他终于崩溃了,1805年4月20日,人们在叔本华家的仓库后的运河里发现了他的尸体,他是从仓库房顶坠落的,人们怀疑他是自杀的,因为他在那个时刻是不应该出现在仓库的。

  海因里希的死对于妻子约翰娜来说是一种解脱,其实对于叔本华来说也是一种解脱,但他自己并不承认这一点,父亲的死对于他来说是悲痛的,他宁愿忤逆自己的意愿,也不愿意反抗父亲的意志,他认为即便父亲死了,也有责任继续下去自己的学徒生活,尽管这生活早晚会把他逼疯。老海因里希虽然过世了,但他仍然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力,他的死成为了母子关系恶化的导火索,叔本华把父亲的死归咎于母亲,这使他对于婚姻和女人有深深的厌恶之情,他评价自己母亲的行为时这样写道:“我知道女人是什么。他们把婚姻当做为自己提供吃穿的补给站。我的父亲久病不愈,十分可怜,整日坐在病椅上无法起身。他被独自撇在一边,身边连一个能恪尽职守照顾他的老仆人都没有。当母亲举办沙龙时,父亲却沉浸在孤独之中;当母亲欢愉享乐之时,父亲却痛苦不堪。这就是女人的爱。”

  作为父亲,海因里希对于叔本华有着很高的期待,他完全是一位受到尊敬的父亲,虽然他一直让儿子陷入矛盾之中,他赠与叔本华一本克劳荻乌斯的书——《写给我的儿子》,这本书一直被叔本华珍视,他认为这书中体现的是父亲的遗志,这本书也对叔本华的价值观有很重要的影响,当他深陷学徒的无聊生活时,这本书慰藉了他的心灵。


【目录】
第一篇 叔本华的人生之旅
第一章 叔本华的家世 
故乡但泽:以玩偶的身份降生 
父亲:母子关系恶化的导火索 
母亲:丈夫的死,成为她的解脱 
妹妹:因丑陋而与爱情无缘 
第二章 求学的岁月 
勒阿弗尔的第一课 
汉堡隆格私学 
欧洲之旅:并非一次对理想的背叛 
从哥达到魏玛:从春风得意到寂寞暗恋 
哥廷根与柏林:哲学情结的摇篮 
撰写博士论文:自掏腰包印刷成书 
第三章 爱情与友情 
格雷瓜尔一家:曾经的兄弟,终究分道扬镳 
艳遇:哲学家也有风流艳史 
一生的情人:卡洛琳娜 
第四章 哲学路上的喜与悲 
与歌德的色彩学“交情” 
德累斯顿:创作力的巅峰4年
失意柏林:失败的复仇 
定居法兰克福:恐惧内心映射出的仪式生活 
悲剧人生,喜剧收场:成名于风烛残年 
第五章 叔本华的哲学旗帜 
《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哲学的根基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对康德哲学的批判 
《论自然界中的意志》:将哲学建立于科学验证之上 
《伦理学中的两个基本问题》 
《附录与补遗》 
第二篇 叔本华的精神世界
第一章 人类与生存 
作为自然人的生活 
作为社会人的生活 
人类生存的内在意义 000
第二章 道德的基础 
“康德是用一味药治疗百病的医生” 
道德的基础及证据 
道德别论 
第三章 快乐与痛苦 
意志:快乐与痛苦的根源 
生活的本质就是痛苦 
不同的人生同样的结局 
第四章 当宗教遇上哲学 
基督教有相当独特的缺陷 
宗教与哲学的对话 
一神论与泛神论 
第五章 女人的价值 
女人:既无所事事,又无远见 
美丽:年轻女性俘获男人的法宝 
薄弱的理性:女人精神上的软肋 
虚伪和佯装:女人的天性 
女人的地位:低劣的“第二性” 
第六章 情爱与性爱 
性爱的普遍性 
性爱的本质:繁衍后代 
同性之爱 
为什么人们对性事搪塞躲避 
第七章 保持生命力的艺术 
思考:勿做书籍哲学家 
阅读:切忌“买而不读,读而不精” 
发现文学中孕育的人生哲学 
争辩是一门艺术 
第八章 冒犯的艺术 
自杀:意识的毁灭 
死亡:一种个体永被遗忘的睡眠 
批评的现象 
第九章 观相的艺术 
相由心生 
观相术 
第十章 生命余晖下的思考 
幸福的真谛 
人生应该怎样走过 
生命的任务 
第三篇 叔本华名言荟萃
第一章 关于财富 
第二章 关于意志 
第三章 关于道德 
第四章 关于求学 
第五章 关于人生 
第六章 关于社会 
附录1叔本华:《灵魂不死:对话录》 
附录2叔本华大事年表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