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方法及应用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92.16
7.2折
¥
128
全新
库存20件
作者刘虎威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431325
出版时间2023-06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64页
字数606千字
定价128元
货号SC:9787122431325
上书时间2024-12-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刘虎威,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质谱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秘书长,北京色谱学会理事长,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 和 Journal of Analysis and Testing副主编,色谱责任副主编,同时还担任国内外多种分析测试类期刊编委。长期从事生物分离与检测技术研究,包括色谱、毛细管电泳、质谱以及联用技术(如LC-MS,CE-MS),应用领域包括药物分析、植物激素检测、蛋白质组学和脂质组学分析。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三部,还为10部书籍撰写了章节。主持完成或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科研仪器专项、面上项目等多项。担任《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化学通报》、《中国药学.英文版》、《分析测试学报》、《分析科学学报》、《分析试验室》、《现代科学仪器》、《岩矿测试》、《现代仪器》和《色谱》等杂志编委。
主编推荐:
1.本书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色谱技术丛书”中专门介绍气相色谱的分册。
2.本书作者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为色谱领域的知名学者,书中总结了他多年的研究经验,同时汇总了气相色谱在理论、仪器及应用方面的新进展。
3.本书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把作者的经验娓娓道来,让读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快速掌握GC知识。
4.本书内容全面系统,介绍了气相色谱的基础理论、仪器设备、方法开发、典型应用,同时以独立的章节介绍了顶空气相色谱、裂解气相色谱以及超临界流体色谱的方法和应用,对气质联用也做了系统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是“色谱技术丛书”的分册之一,从实用出发,结合应用需求,系统介绍了气相色谱(GC)技术。本书首先概述了气相色谱的发展史、特点和分类、与液相色谱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分理论、仪器、方法和应用四部分阐述了气相色谱技术。理论部分为第二章,对气相色谱基本原理、理论和数据处理方法做了简要介绍;仪器部分包括第三至六章,对气相色谱仪器的组成及选购、色谱柱、进样技术、检测器做了详细阐述,其中对质谱检测器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做了重点介绍;方法部分包括第七至九章和第十五章,对顶空气相色谱、裂解气相色谱和超临界流体色谱的方法原理、装置和应用做了阐述,并对气相色谱方法开发展开讨论,包括样品制备和方法认证,以及实验结果的评价和仪器的校准;应用部分包括第十至十四章,结合标准和实例,系统介绍了气相色谱在石油化工、化妆品、材料、环境、农药残留、食品、生命科学、药物、保健品、法庭鉴定和兴奋剂检测等领域的典型应用。本版在内容结构上较第二版做了较大调整,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均有提升,增加了气相色谱柱、气相色谱检测器两章,在方法开发部分增加了样品制备内容,大幅扩充了应用内容,介绍了各类标准方法及国内学者开发的优选方法,总结了气相色谱特别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新进展。本书融合作者30多年从事气相色谱研究和教学的经验,内容实用,可作为化学、化工、材料、环境、食品、医药、农业、生命科学等领域气相色谱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本科和职业院校分析化学、分析检验技术等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气相色谱的发展与分类 1
一、气相色谱的发展 1
二、气相色谱的特点和分类 3
第二节气相色谱与液相色谱的比较 3
一、流动相 4
二、固定相 4
三、分析对象 4
四、检测技术 4
五、制备分离 5
第三节气相色谱文献 5
一、参考书目 5
二、发表GC 文献的主要期刊 6
参考文献 7
第二章气相色谱基础
第一节气相色谱基本原理 8
一、气相色谱分离过程 8
二、气相色谱基本概念 9
第二节气相色谱基本理论 14
一、色谱的塔板理论 14
二、影响谱带展宽的因素 17
三、色谱速率理论 17
四、分离条件的优化 24
第三节气相色谱数据处理 28
一、基本要求 28
二、数据处理基本参数 29
三、色谱定性分析方法 30
四、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31
参考文献 34
第三章气相色谱仪器
第一节仪器的基本配置及选购 35
一、仪器的基本配置 35
二、仪器的选购 36
第二节气路系统 38
一、气源 38
二、气路控制系统 39
三、电子气路控制和微板流路控制 41
第三节进样系统 43
一、进样口的结构与技术指标 43
二、进样口对谱带展宽的影响及其消除方法 45
三、常用进样口的特点及其选择 47
四、手动进样与自动进样 49
第
...
— 没有更多了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