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温情在世间 爸爸丰子恺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46.06
4.7折
¥
9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丰一吟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出版社
ISBN9787520208772
出版时间2021-01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96页
字数402千字
定价98元
货号SC:9787520208772
上书时间2024-12-0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丰一吟,丰子恺先生幼女,1929年5月生于浙江省石门镇(今属桐乡市)。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名人后裔联谊会理事。先后任职于万叶书店、上海译文出版社及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0年开始研究丰子恺生平和创作。已编辑出版《丰子恺文集》《我的父亲丰子恺》《丰子恺漫画全集》等作品。
内容简介:
《但有温情在世间(爸爸丰子恺)(精)》一书是丰子恺的幼女丰一吟所著的回忆性文集,语言明白晓畅,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散文集。本书作者秉笔实录亲身经历,并走访父亲生前好友,以细腻质朴的笔触还原了生活中真实的父亲。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们得以近距离了解这位艺术大师的性情与风骨;丰子恺的人生,也折射出现代中国历史的侧影。书中以时间为线索,顺序收录了许多丰子恺的画作、文学作品,以及其他人回忆丰子恺的文章,是研究丰子恺生平的宝贵资料。
摘要:
爸爸总是有胡子的
“小阿倌,给我到新房子里去拾点发火柴来!”李家大妈递给我一只小篮子。我欣然应命,接过小篮子,踮着一双小脚,“蹬蹬蹬蹬”地跑出后门,穿过梅纱弄,往正在建造的新房子里去拾刨花了。
这是我关于缘缘堂最早的记忆。那一年,我虚龄五岁。以前的事,就依稀仿佛了。
所谓“新房子”,指的是缘缘堂。
1932年末缘缘堂开始施工时,爸爸虚龄三十五岁。爸爸出生于1898年农历九月二十六日,公历11月9日。在造缘缘堂以前,爸爸带着一大家子东迁西搬,用开明书店送的一支红色派克钢笔,写出了二十多本书。1932年,他总算在养家糊口之余,攒够了为自家筑一个安乐窝的钱。1933年春,缘缘堂落成。
爸爸的老师和皈依师——弘一大师李叔同,在1926年时就已经为爸爸的住处取好了“缘缘堂”的名称,这是弘一大师在上海立达学园永义里丰家宿舍里释迦牟尼像前叫爸爸拿了两次阄所得的结果。可那个“缘缘堂”指的是永义里的宿舍。后来“缘缘堂”这名称一直随着爸爸的搬迁而转移。直到六年后,爸爸方始在自己的故乡浙江省石门镇有了自建的这个缘缘堂。(石门镇当时属于崇德县,现在属于桐乡市。)
那时的爸爸,已经长着胡子,不仅嘴唇上有髭,下巴也留着长长的胡须。他在心情悠闲时,常用手捋捋胡须,好像在自我欣赏。我从未见过没胡须的爸爸。所以,后来我看到爸爸没长胡须时的照片,总以为那是我叔叔。其实,我虽然有两个叔叔,却都夭折了。
听说爸爸的胡须是在我祖母钟云芳(1864—1930)去世后开始留的。按当时习惯,服丧期间不可理发,爸爸从此就开始蓄须。那是1930年的事。如果现在我看到一个三十三岁的人蓄须,一定会感到这人老气横秋。可是爸爸留胡须,丝毫没有留给我这种感觉,反而让我觉得他潇洒得很。
祖母死后,按当时习惯,在开吊、出丧期间,爸爸作为专享一个“孝子”必须穿麻衣,还要在麻冠前面挂两个棉花球,表示悲伤得要塞住双眼,什么都不想看了;两侧挂两个棉花球,表示悲伤得要塞住双耳,什么都不想听了。实际上这都是形式主义,哪有人真的塞起来的!这种丧服引起爸爸的反感,他坚决不穿。族中的长辈表示一定要穿,才算孝顺。爸爸为了反抗,把别人为他准备好的麻冠麻衣裁成了数片。族中人拗不过他,只得让他和大家一样,只穿一件白衣服了事。
家里分两派
我长大后,一直在爸爸身边。人家都以为我小时候也一样。其实不然。爸爸经常带我的姐姐、哥哥到杭州去,我和二哥留在家里,同妈妈一起生活。所以我小时候接触爸爸的时间较少。爸爸带兄姐们去杭州是为了让他们上中学,我和二哥当时还在念小学,留在镇上就行。 每逢寒暑假他们回来的时候,我看到长着胡须、戴着墨镜、手持“斯的克”(拐杖)的爸爸,并无亲热之感。虽然爸爸和姐姐、哥哥们有说有笑,但在我看来,爸爸永远是严肃的;而且,爸爸是属于姐姐、哥哥他们的。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可能或多或少体会过这种滋味。爸爸在物质上对我们没有偏爱,但在父爱上就很难说他公平了。
据说妈妈生我时,肚子疼了两天。大概因为我生出来时大头大脑,所以不适。妈妈看见我五官太大,就说:“啊也,难看得来!”当时对我不屑一顾。
P3-5
目录:
第一章 缘缘堂(1933-1937)
爸爸总是有胡子的
家里分两派
李家大妈
接待寺
十二年住十三处
六年“华屋”
一天之内改变了称呼
缘缘堂的夏天
我也住过“行宫”
弟子鲍慧和
丰同裕染坊
满娘
第二章 沙坪小屋(1937-1945)
一天之内石门顿成死市
宁为流亡者 不当奴
晒太阳“偷”萝卜
决心去长沙
到萍乡被挽留住了
以五寸不烂之笔抗敌
《护生画集》
从长沙到桂林
独秀峰前谈艺术
崇德书店
一只新枚酒一杯
泮塘岭村居
宜山用警报欢迎我们
“艺术的逃难”
都匀一月
遵义罗庄
课儿
星汉楼
我家桩喜事
遵义的往事纪实
沙滩上的惨事
贵州访旧
逃难后一站——重庆
风生书店
刘家坟
沙坪小屋
京剧迷
重庆时期的交游
外婆永远离开了我们
终于胜利了
第三章 湖畔小屋(1945-1949)
比逃难还辛苦
终于踏上了江南的土地
湖畔小屋
京剧缘
弟子胡治均
在台湾五十六天
南国之行
第四章 日月楼·上(1949-1966)
共和国诞生
苦学俄文
日月楼中日月长
耳目一新
外公
...
— 没有更多了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