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借贷风险缓释机制研究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20.7
6.9折
¥
30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沈艳,李苍舒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37144
出版时间2018-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75页
字数60千字
定价30元
货号SC:9787520337144
上书时间2024-11-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了网络借贷可用于分散风险的六类方式:无担保、自行担保、第三方担保、相互保险、保险公司信用保证险和资产证券化,并列举其中符合信息中介定位的方式。我们发现,现有风险分担模式下平台迅速转型为信息中介具有较大困难,单独使用其中某一种符合信息中介定位的风险分散方式都不足以保障我国网络借贷市场风险的释放,需要多管齐下并探索新的风险分担模式。本书从短期内如何消化风险相关存量和长期如何防范风险两个角度来进一步讨论缓释机制。
目录:
序(1)
前言(1)
章中国个体网络借贷行业现状(1)
节网络借贷行业特征(1)
第二节中国网络借贷行业与发达国家差异(6)
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6)
二借贷结构不同(7)
三网络借贷基础设施不同(10)
四监管模式不同(10)
五网络借贷统计标准不同(12)
第二章网络借贷行业模式演化进程(15)
节网络借贷的源起与挑战(15)
一网络借贷的源起(15)
二网络借贷的挑战(17)
第二节网络借贷的发展(19)
第三节网络借贷的异化与野蛮生长(24)
第三章网络借贷的风险应对模式(31)
节英国的风险应对模式(31)
一准入门槛方面(31)
二信息披露方面(33)
三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34)
第二节美国的风险应对模式(36)
一准入门槛方面(36)
二信息披露方面(37)
三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39)
第三节风险应对模式的可行性分析(40)
一无担保(41)
二平台自行担保(41)
三第三方担保公司担保(42)
四保险公司提供信用保证险(44)
五相互/互助保险(46)
六资产证券化(47)
第四章构建风险缓释机制的对策建议(51)
节网络借贷市场的前景(51)
第二节消化存量,缓释风险的短期举措(54)
一设立准入门槛,要求平台持牌经营(55)
二建立网贷准备金制度(57)
三落实资金存管(58)
四设立风险处置预案(
...
— 没有更多了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