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托马斯·亚瑟·毕森(Thomas Arthur Bisson)的第一部著作是《日本侵华》(Japan in China),于1938年在麦克米兰出版社(Macmillan)发行出版。该部论著是毕森在访问延安的旅途之中撰写的。 早在奔赴延安之前,毕森就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研究领域完成了他的研究生学业。接下来,从1924年至1928年期间,毕森来到中国工作,先后在安徽省怀远县的一所中学以及北平的燕京大学执教。 从1929年起,毕森在美国的“外交政策委员会”中担任远东事务研究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他在“战时经济委员会”里担任经济分析师,为美国政府服务。 1943年,毕森进入“太平洋关系研究所国际处”工作。该机构于1945年出版了他的两部著作:《美国的远东政策》(America's Far Eastern Policy)和《日本的战时经济》(Japan's War Economy)。 从1945年至1947年,毕森在日本居住。他先是任职于“美国战略轰炸调查委员会”,接着又以政府部门主管顾问的身份进行工作。 麦克米兰出版社在1949年出版了他所撰写的《日本的民主前景展望》(Prospectsfor Democracy in Japan)一书。在该部著作中,针对日本的老牌政客与大资本利益集团之间在政权争夺过程中旷日持久、根深蒂固的矛盾纠葛,毕森进行了分析。 从1948年至1953年之间,毕森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系担任教授。1954年,在他离开该校之后,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出版了他的又一部作品《日本财阀的解体》(Zaibatsu Dissolution in Japan)。 在五十年代后期以及六十年代,毕森先生在俄亥俄州牛津城(Oxford,Ohio)的西部女子学院(Western College for Women)任教,为该校创建了适于小规模高等院校开设的国际研究领域的教学科目。 他在近期发表的作品是1966年8月刊登在《公共事务》第391期上的《美国与越南:两种观点》。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极具党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纪实作品,是美国学者毕森1937年6月到访延安的见闻与记录,是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革命实践和思想理论的重要见证。 作者托马斯·亚瑟·毕森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的东亚问题研究专家,是《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的好朋友。1937年6月“卢沟桥事变”前夕,在斯诺的帮助下,毕森与其他几位美国同行一起,悄悄奔赴延安,亲眼见证了当年中国社会的动荡现实与革命圣地的烽火岁月,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红军领袖,并将这些见闻与采访用铅笔记在两个笔记本上,真实记录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理想和奋斗实践。 除了文字记录之外,毕森一行还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有从西安到延安的沿途景象,有延安根据地的日常生活,尤其难得的是捕捉到许多正值盛年的中国共产党领袖们的面容与身姿。 这些珍贵的笔记和照片,不仅能呈现当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容貌风采、精神信念和理想光芒,更是从一位西方学者客观和切实的角度,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初心、中国革命的正义性和历史必然性,是对中国共产党一百年辉煌而艰辛历程的有力补充和证明。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自作者到访延安80多年以来,这些笔记仅于1973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出版过英文版,之后再未出版。本次是首次在中国出版单行本。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