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劳动监管制度的重构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66.64
6.8折
¥
98
全新
仅1件
作者郑丽珍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67177
出版时间2014-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08页
字数445千字
定价98元
货号SC:9787509767177
上书时间2024-10-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郑丽珍,1977年生,福建漳州人,厦门大学2014届同际法学博士。现任教于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主要从事同际经济法与劳动法的交叉研究。已在《国际经济法学刊》《国际经贸探索》《国际商务》《国际金融研究》等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之《国际法学》(2014年第6期)、《国际贸易研究》(2014年第6期)、《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06年第4期、2014年第1期)全文转载,并有论文被收录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摘要》(2013年第6期)。读博期间曾获“北大国际法博士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2013年)、“中国国际经济法学年会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2012年)、“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青年优秀论文三等奖”(2011年)。
主编推荐:
《跨国劳动监管制度的重构》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贸易大国,中国不可缺位于跨国劳动监管制度的重构。中国可以继续坚持对公力硬法监管的审慎态度,但应争取尽快具备批准更多核心劳动公约的国内条件。面对当前参与或重点关注的几个主要的BIT或FTA谈判中较严格的劳动标准要求,中国在谈判中应首先强化谈判方之间在软法机制方面的共识,其次应尽力削弱其中的硬性规定。现在的中国应以更具建设性眼光看待劳动标准问题的国际合作。
内容简介:
借鉴反思法理论蕴含的“公力硬法监管的克制”、“法律的实验与学习精神”、“导引私人自我监管”以及“构建沟通与交流的渠道”的基本监管框架,郑丽珍编著的这本《跨国劳动监管制度的重构》认为,跨国劳动问题的根源在于以跨国企业为主体的跨国经济子系统的自利性扩张,有效回应这一问题的跨国劳动监管应将重点放在建构能够导引跨国经济子系统进行自我的外部压力机制之上。较之传统的以国家为直接对象的硬法监管模式,符合反思理性的跨国劳动监管制度的新框架将是一个以跨国企业自我监管为基础,以政府间组织、国家、非政府间组织为外部压力的金字塔模型。反思性跨国劳动监管制度的新框架总体对中国有利,但也将带来一定的挑战。中国可以继续坚持对公力硬法监管的审慎态度,但应争取尽快具备批准更多核心劳动公约的国内条件。面对当前参与或重点关注的几个主要的双边投资协定(如中美BIT、中欧BlT)或自由贸易协定(如TPP)谈判中较严格的劳动标准要求,中国应首先强化谈判方之间在软法机制方面的共识,其次应尽力削弱其中的硬性规定。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贸易与投资大国,中国不可缺位于跨国劳动监管制度的重构。
摘要:
第一层的核心功能是为MNEs自我监管设置基本底线,推动MNEs的自我监管整体向上发展(第五章第二节)。
4.当前跨国劳动监管制度距离反思理性有多远以及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以反思性跨国劳动监管的框架观之,现有的跨国劳动监管制度存在“部分实践的基础对象不当”“公力监管者之间缺乏协调”“部分实践监管标准不一致”“NGOs的合法性与问责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以ILO为主导,通过促进性措施逐步改变国家观念(第五章第三节)。
5.跨国劳动监管的整体发展趋势之于中国的意义、挑战与对策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贸易大国,中国不可缺位于跨国劳动监管制度的重构。反思性跨国劳动监管的新框架总体对中国有利,但也将带来一定的挑战。通过分析中国对传统的公力硬法监管模式的态度(第六章第一节)以及面对公力软法和私人机制的选择(第六章第二节),论文认为,中国可以继续坚持对公力硬法监管的审慎态度,但应该结合本国的发展规划,继续争取来自ILO和其他方面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援助,争取尽快具备批准更多核心劳动公约的国内条件。这样,中国可以更加靠近反思性跨国劳动监管框架对国家的定位,成为重构跨国劳动监管新框架的力量之一。
当前中国参与或重点关注的几个主要的FTA或BIT谈判中较严格的劳动标准要求,反映了目前部分发达国家的单边措施和条约实践在国家经济利益驱动下,不当地将发展中国家作为跨国劳动监管的基础对象的问题。这样的实践将严重背离反思性监管的精神。为了减少这些协定的劳动标准实践对反思理性的偏离,同时减少对中国国内实施能力可能带来的冲击,中国在这些已进行或将来可能进行的劳动标准问题的谈判中,应首先强化谈判方之间在软法机制方面的共识,其次应尽力削弱其中的硬性规定。反过来,现在的中国也应该以更具建设性的眼光看待劳动标准问题的国际合作。这不仅是外部的贸易环境和投资环境的要求,也是中国内部的发展动力和结构性改革所必需的。中国可以借这些协定中劳动标准问题的谈判契机,适度倒逼国内深化劳动法实施方面的改革(第六章第三节)。
目录:
导论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问题的研究现状
三 改变现状的资源
四 问题的研究规划
第一章 跨国劳动监管制度的变革
——反思法理论之视域
第一节 反思法理论的提出
引 言
一 反思法理论创立的初衷
二 作为反思法理论起点之“回应型法”
三 反思法理论的要义
第二节 从反思法(理性)到反思性监管
引 言
一 反思法理论中国家监管与私人自我监管(自治)的辩证关系
二 反思法理论中程序化规范与程序性和实体性规则的辩证关系
三 反思性监管的基本框架
四 反思法理论的定位
第三节 反思法理论与跨国劳动监管制度的变革
引 言
一 跨国劳动监管面临的挑战
二 跨国劳动监管可能的主体
三 反思法理论契合跨国劳动监管制度的变革需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跨国劳动监管中的政府间组织实践
第一节 政府间组织跨国劳动监管的创新策略
——以跨国企业为对象的软法机制
引 言
一 直接针对跨国企业的劳动监管安排之特点
二 以软法监管跨国企业劳动问题的成因
三 针对跨国企业的软法监管安排之规范性
四 针对跨国企业的软法监管安排之实效与作用机理
五 三大软法安排中反思理性的异同
第二节 国际劳动组织硬法监管模式的改革
引 言
一 1998年前ILO硬法监管模式的实践
二 1998年后ILO硬法监管模式的改革及其初步效果
三 ILO硬法监管模式改革中的反思理性
第三节 国际金融机构回应跨国劳动问题的促进性安排
引 言
一 国际金融机构推进核心劳动标准的实践
二 劳动标准纳入国际金融体制的特点<
...
— 没有更多了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