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师的国学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师的国学课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52.9 5.3折 99.8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振铎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9273006

出版时间2014-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782页

字数764千字

定价99.8元

货号SC:9787539273006

上书时间2024-10-15

问典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字西谛。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著名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诂家。五四运动期间,与瞿秋白、耿济之创办《新社会》杂志,倡导新文化运动,后来先后担任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教授与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局长、中科院文学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
主编推荐:
《中国文学史》是作者郑振铎在北平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完成的作品。在这部书里,他首次把历来不为文人雅士们所重视的弹词、宝卷、小说、戏曲等,被“正统文学”视为不能登入文学殿堂的所谓“俗文学”,以三分之一的篇幅写了进去,以他独到的见解,为“俗文学”正了名,不仅填补了我国文学史的空白,并为“俗文学”争得了文学殿堂中的应有席位,堪称为“少有”之壮举。书一经问世,便在社会上激起了强烈反响。
内容简介:
《中国文学史》郑振铎在北平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完成的,这部作品在郑先生的诸多著作可谓个中翘楚,它在写作精神上受到了中国传统史学著述精神和西方史学研究思想的影响, 在叙述方法和艺术标准上以文学本位观念为出发点,他的文学史研究是带有史学精神影响痕迹的对文学发展进行自主叙述的研究。在这部书里,作者首次把历来不为文人雅士们所重视的弹词、宝卷、小说、戏曲等不能登入文学殿堂的所谓“俗文学”,以三分之一的篇幅写了进去,以他独到的见解,为“俗文学”正了名,为“俗文学”争得了文学殿堂中应有的席位,堪称为“少有”之壮举。书一经问世,便在社会上激起了强烈反响。
摘要:
    但甲骨、钟鼎刻辞等,以不成篇章者为最多。其较为完美的文籍的最古的记载,几全在《尚书》里。编集《尚书》者相传为孔子。据说全书原有一百篇,今存五十八篇。然此五十八篇却非原本,其中多有伪作。可信为原作者仅由伏生传下的二十八篇而已。其余三十篇,有五篇系由旧本分出,有二十五篇则为伪作。伏生的二十八篇亦称为“今文本”,五十八篇则亦称为“古文本”。今文本由伏生传下,传其学者,在汉有大小夏侯及欧阳。古文本相传系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以广其居时,由壁中得到。《汉书?儒林传》:“孔氏有《古文尚书》,孔安国以今文字读之。因以起其家,逸书得十余篇。盖《尚书》兹多于是矣。”又同书《艺文志》:“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国献之。遭巫蛊事,未列于学官。”又同书《楚元王传》亦言:“得古文于坏壁之中,逸礼有三十九,书十六篇。”由此可见在西汉之时,逸书或《古文尚书》,较之今文仅多出十六篇。此《古文尚书》十六篇,大约在东晋大乱时已失不见。到了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忽上《古文尚书》,增多二十五篇。这个增多本,初无人疑其为伪者。到了宋时,方才有人觉得可疑。到了清初,阎若璩著《尚书古文疏证》,从种种方面证实,增多的二十五篇,实为梅赜所伪造,不仅“文辞格制,迥然不类”而已。这成了一个定谳。
    
就伏生本的二十八篇而研究之,《尚书》的内容是很复杂的,但大约可分为下之三类:
    
第一类 誓辞 这个体裁《尚书》里面很多,自《甘誓》起,至《汤誓》、《牧誓》、《费誓》都是。这是用兵时的鼓励臣民的话。我们在这些古远的誓辞中,很可以看出许多初民时代的信仰与思想。譬如《甘誓》,是夏启与有扈氏战于甘之野时的誓语,他对于六卿所宣布的有扈氏罪状乃是“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八个字;(有人据此八字疑其为后人所伪作。但至少当经后人的改写。)于是他便接下去说:“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称天以伐人国,乃是古代民族最常见的事。凡当双方以兵戎相见的时候,无论哪。一方,总是说,他是“恭行天之罚”的,他的敌人是如何如何的为天所弃。不仅启如此而已。汤之伐桀,亦日:“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又日:“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武王伐纣亦日:“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总之,无论哪一方,总是告诉他的部下说:“我们是上天所保佑的,必须顺了天意,前去征伐。”他们又是奉了庙主或神像前去征伐的,所以“用命”便“赏于祖”,不用命便“戮于社”。这很可看出古代如何的崇奉神道,或利用神道,无论什么事,都是与神道有关系的;与一个民族有生死存亡的休戚的战争,当然更与神道有密切的关联了。如果我们读着《甘誓》(约前2196年)、《汤誓》(约前1777年)及《牧誓》(前1122年)的三篇便很可以看出其中不同的气氛来,神的气氛是渐渐的少了,人的气氛却渐渐的多了。其为不同时代的东西无疑。不过,像《甘誓》、《牧誓》的写出,可能要比较晚些。
   &
...
目录:
自序
例言
绪论
上卷 古代文学
第一章 古代文学鸟瞰
第二章 文字的起源
第三章 最古的记载
第四章 诗经与楚辞
第五章 先秦的散文
第六章 秦与汉初文学
第七章 辞赋时代
第八章 五言诗的产生
第九章 汉代的历史家与哲学家
第十章 建安时代
第十一章 魏与西晋的诗人
第十二章 玄谈与其反响
中卷 中世文学
第十三章 中世文学鸟瞰
第十四章 南渡及宋的诗人们
第十五章 佛教文学的输入
第十六章 新乐府辞
第十七章 齐梁诗人
第十八章 批评文学的发端
第十九章 故事集与笑谈集
第二十章 六朝的辞赋
第二十一章 六朝的散文
第二十二章 北朝的文学
第二十三章 隋及唐初文学
第二十四章 律诗的起来
第二十五章 开元天宝时代
第二十六章 杜甫
第二十七章 韩愈与自居易
第二十八章 古文运动
第二十九章 传奇文的兴起
第三十章 李商隐与温庭筠
第三十一章 词的起来
第三十二章 五代文学
第三十三章 变文的出现
第三十四章 西昆体及其反动
第三十五章 北宋词人
第三十六章 江西诗派
第三十七章 古文运动的第二幕
第三十八章 鼓子词与诸宫调
第三十九章 话本的产生
第四十章 戏文的起来
第四十一章 南宋词人
第四十二章 南宋诗人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