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虞和平(1948- ),浙江宁波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内容简介:
1904年,中国第一家商会——上海商务总会成立,随后,商会在中国各地纷纷成立。到了1918年,全国商会总数已增至近1500个,之后不断增加,开始在中国近代经济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较为成熟的工商界团体组织。随着力量的壮大,它们插足“立宪”运动,卷入“辛亥革命”,抵制“二十一条”,支持“五四”运动,影响了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及外交,在中国近代目前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商会史话》为《中国史话》之“近代经济生活系列”之一。
《商会史话》由虞和平编著。
摘要:
就商会的外部组织系统而言,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同一省区内各商会之间的联系。当时,商会的组织形式分为商务总会、商务分会、商务分所(民国以后改称总商会、分会、分所)三级。总会设在各省省城和其他工商业大城市;分会设在各县县城和其他商务较为发达的城镇;分所设在总会或分会所在地区的其他商业小镇。三级之间的组织关系是,分所往往依附于总会或分会,分会除了由部颁章程明文规定为按省分别隶属于商务总会外,而且总是主动把自己所属地区的商务总会作为上级机关。分会和分所的印信要通过总会领取,遇有艰难之事往往请求总会帮助解决。在联络关系上,总会则处于全省商会联盟的领袖地位,如全省性的商会活动常常由它组织领导;各级商会向省政府或中央政府提出的要求经常由它传递;省政府和中央政府有关商界的政策法令也通常由它传达;省与省之间的商会活动更由它联系。因此,在总会一分会一分所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逐级控制体系和信息互传体系,使一个省区内的商会能够有事则合无事则分,灵活地开展各种活动,应付各种局面。但是,这种组织状况也说明,一个省区内商会的组织系统只是一种总会、分会、分所三级之间的纵向联络系统。同级商会之间,即总会与总会、分会与分会、分所与分所的横向联系,虽偶有发生,但没有经常的沟通渠道。尤其是商务总会,由于它是一个省区内优选一级的组织,既没有与别的总会发生经常联系的横向渠道,也没有再向上沟通的纵向渠道。这实质上是一种以各商务总会为首的以省区为单位的半封闭组织系统。这种状态,直到后来全国商会联合会成立以后,才有所改变。
第二种是商会与它的从属团体之间的联系。所谓从属团体,就是由商会发起创办,或由商会成员兼任领导,或由商会资助经费的团体,主要有商团和商学公会(或商学研究会)等。商团是由商会组织和领导的武装治安组织,它以青年商人或商家子弟为主要成员,由商会选派有名望的会董担任直接领导,由商会提供主要经费。如苏州商团由商务总会发起集款创办,第一任会长(团长)洪毓麟、副会长倪开鼎都是商会的议董;议事员尤先甲、杭祖良、彭福孙和蒋炳章等分别是商会的总理、议董和名誉会员。又如上海商团,初创时以商会总理为名誉会长,它的历届会长中,李平书是沪南商会会董;曾铸担任过上海商务总会第二届总理;苏本炎、王一亭、张嘉年、叶增铭均系上海商务总会的会董或会员。再如汉口商团,初建时由商会会员王琴南任会长,武昌起义时则直接由商会总理蔡辅卿、协理李紫云召集组织。商学公会或研究会与商会的关系,虽然不如商团那样密切,但也与商会有着一定的目的相共关系、业务联络关系和人员渗透关系。如杭州商学公会声称,它与商会宗旨相同,凡是本省和外省各城市的商会都应当联络。上海沪南商学公会则由商会直接发起。天津的北洋商学公会、直隶商业研究会、天津工商研究总会,都有不少商会成员参与其中。商会还与其他工商界团体有着各种程度不同的组织联系、业务关系和人员渗透关系,这里不一一列举。
&
...
目录:
引言
一 在商战中诞生
1.商战风云
2.商会先声
3.第一个商会的诞生
4.全国普及
二 新型的工商团体
1.跨越传统
2.商人的大家庭
3.完整的组织体系
4.特定的职责和功能
三 崭露头角
1.领导抵制美货运动
2.维持金融市面
3.召开商法大会
4.开展商人外交
四 初登政治舞台
1.插足立宪运动
2.参加国会请愿
3.卷入辛亥革命
五 全国商会大联合
1.华商联合会的筹建
2.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的成立
3.力争合法地位
六 为振兴实业张本
1.参与经济法制建设
2.兴办实业教育
3.宣传实业救国
4.提倡国货
七 参政要求
&nb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