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向花园安放灵魂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应向花园安放灵魂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4.68 5.1折 68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澳)达蒙·扬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1158629

出版时间2021-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72页

字数160千字

定价68元

货号SC:9787541158629

上书时间2024-10-14

问典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达蒙·扬(Damon Young):澳大利亚哲学家、作家和评论员,墨尔本大学荣誉院士。著有《分心》《武术与哲学》《伏尔泰的葡萄藤和其他哲学》,目前与妻子、女儿生活在墨尔本。
主编推荐:
"★ 思想与自然的共鸣:中西方的作家、诗人和思想家都从自然中获得慰藉,在一个加速前进、充满过度刺激和干扰的现代社会,本书呼应了我们对自然的向往,让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喧嚣的现代生活中获得心灵的安宁。

★ 13位作家、哲学家的人生剪影:13位伟大作家、哲学家,13种自然人生,当你阅读《应向花园安放灵魂》,一切并没有什么改变,你只是踏上了从自然到自我的追寻之旅,你只是从此发现另一个更真实的自我。

★ 文笔优美,如在自然中漫步:已被7国出版,译成6种语言。文笔自然优美,又蕴含深刻的思想,读这本书就像和一个博学的朋友在繁茂的花园里散步。封面设计清新,开本精致小巧,搭配诗意插画,这本书将带你步入春天的花园。"
媒体评论:
"读这本书就像和一个博学的朋友在繁茂的花园里散步。
——澳大利亚《时代报》
达蒙·扬的写作技巧流畅而潇洒,没有陷入陈词滥调之中。他的真诚,是对生活在刺耳言语中的我们的解脱。他知性的探索,也将我们拯救于矫揉造作之中。
——《澳大利亚人报》
就像是步入了春天的花园……精彩的思想回顾。
——英国《每日电讯报》
令人愉悦且富有启发性。
——英国《旁观者》杂志
达蒙·扬的写作非常讨喜地将幽默与洞察力结合了起来。 
——英国《文学评论》杂志
发人深省……不错的书。
——英国《园艺画报》 
对于那些渴望在户外学习古老的教学、写作和思考传统的读者来说,这本精炼的书会让他们心满意足。
——美国《出版人周刊》
令人愉悦且学识丰富。
——美国《洛杉矶书评》"
内容简介:
在文学目前,花园与写作者之间的关系从来都密不可分。对一些人来说,花园是个工作之余躲清闲的地方;对另一些人来说,是独处的安静顾问。但对他们所有人而言,花园都扮演了某种哲学角色:为他们的思想赋予新的生机。

在本书中,澳大利亚哲学家、作家达蒙·扬,带领我们走近普鲁斯特、卢梭、奥威尔、狄金森、萨特等十三位作家、哲学家,看他们如何在花园、公园甚至是盆栽的滋养中,成为思想的巨擘。

摘要:
        亚里士多德是鼎鼎有名的时尚潮人。据古罗马传记作家第欧根尼·拉尔修所言,这位科学哲学之父时髦地咬着舌头说话,并以夸张的服饰闻名天下。在世人眼里,他就是锦衣玉食的大都市人,而他与马其顿王室的密切关系更加深了这种印象。从历史上看,这种印象很合理,正如亚里士多德本人所说,哲学兴起于富庶的大都市,为文雅的上层人士提供了交谈与写作的闲情雅趣。不过,亚里士多德的学校不在马其顿王宫,不在雅典声望颇高的郊区(如凯拉米科斯),也不在繁忙的集市,这位哲学家更喜欢在园林里发表有名演讲。
    亚里士多德的学府名叫吕刻昂学园,这个名字源于他租用的校舍所在的那片绿林。学园位于城市东郊,供奉的是宙斯之子、狼神阿波罗·吕刻俄斯。学园里有人行道、跑道、更衣室、角斗场、神庙和“斯多亚”(柱廊,一种遮风避雨的场所)。这是一所集体育、宗教、政治和哲学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学校,可举行阅兵式和祭祀礼。亚里士多德和学生在柱廊下一边散步,一边上课,他们因此被称为“漫步学派”。他的吕刻昂学园里还有世界上第一座植物园(可能是归马其顿王室所有),显然这座植物园为亚里士多德已失传的《论植物》提供了灵感。在这一点上,亚里士多德效仿了他的老师柏拉图,后者的学园也建在一片祭祀林里,也是一边散步一边教学。(剧作家亚历克西斯开玩笑道:“我经常想不通问题,也像柏拉图似的走来走去,可结果只是累坏两条腿罢了。”)这种对花园的热爱渗透于古典哲学当中。亚里士多德的学生、继承者提奥夫拉斯图斯写了第一部植物学专著,并将吕刻昂学园留给了他的同僚,“他们可能希望在这个熟悉、友好的氛围中学习哲学和文学”。此后的二百多年,吕刻昂学园和柏拉图学园一直是地中海知识分子生活的中心。伊壁鸠鲁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希腊主义批评家之一,他蛰居雅典家中,过着简朴宁静的生活(也许带着点酸葡萄心理)。他的学园被称为“花园”,这是他心中独立的象征,也是实现独立的手段。普菲力欧斯引用伊壁鸠鲁的话说:“追随自然的人,总能自给自足。”罗马的文人雅士也将花园作为学习和交谈的场所,此举往往是在向他们的希腊前辈致敬。西塞罗被罢免公职后写到,要在自己的塔斯库姆别墅里建一所“学园”。西塞罗和他的学生们一边在户外散步一边工作,记录了观察植物生长的雅趣。在《论老年》中,西塞罗笔下的加图说:“我非常喜欢观察大自然在蔬菜生长过程中所展现的力量。”古典时代末期,距亚里士多德开设学园七百多年时,柏拉图式的神学家奥古斯丁在某座花园里皈依基督教。他在《忏悔录》中写道:“我躺在一棵无花果树下,尽情让泪水夺眶而出。”哲学往往产生在户外。
    之所以这样,原因有很多。显然,花园是一座抵御烦扰的堡垒,而哲学则是一种社交性的追求,在社会关系的土壤中茁壮成长。然而,过多的刺激会导致疯狂,而非沉思。即便在古希腊时期,城市也是熙来攘往、难得宁静的。雅典的街道弯曲狭窄,从早到晚都有人走来走去(往往是在宴会上喝得酩酊大醉,跌跌撞撞地回家)。马车整日隆隆驶过,如果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所言不虚,那时的马路简直就是垃圾场,人们随地小便,到处都是便壶里倒出来的排泄物。但是,雅典人回到家里也没法远离嘈杂,因为他们往往与驴子、山羊和其他牲畜同处一室。吕刻昂学园让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学生远离了城市生活的喧闹,专注于逻辑和形而上学的精华。
    P3-6
目录:
第一章亚里士多德:诞生于户外的哲学

1.自然和第二自然

2.虔敬与冲突

第二章简·奥斯汀:乔顿农庄的慰藉

1.白光

2.南安普顿的丁香

3.心慌意乱

4.专享永不犯错的“教皇”

5.差强人意的愉快生活

第三章普鲁斯特:盆景与逝水年华

1.“好多日本人”

2.我的房间里应该有一片辽阔的森林

3.放逐归来

4.寻觅

5.拯救转瞬即逝之物

6.重新发现

第四章伍尔夫夫妇:蒙克屋的苹果树

1.生之苦

2.丛林

3.婚姻与战争

4.花儿与骨灰

第五章尼采:思考的柠檬树

1.游览于我们内心的城池

2.自由精灵

3.成为你自己

4.漫游者

第六章科莱特:欲望与玫瑰

1.巴黎皇宫

2.演奏大师

3.致命的匮乏

4.对植物的冷静热情

第七章卢梭:植物学的忏悔

1.欣喜若狂

2.天才的流浪儿

3.自然状态

4.纯粹出于好奇心的研究

5.自愈草

第八章乔治·奥威尔:手持镰刀,颠沛流离

1.可谓一个圣徒

2.猪肚蘸醋

3.作家、园艺师与科学家

第九章艾米莉·狄金森:可能的疆域

1.花束

2.脑海中的花朵

3.我一无所知

第十章卡赞察斯基:枯山水与生命

私人西奈半岛

第十一章让-保罗·萨特:栗树与虚无

1.脏货!脏货!

2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